湖南教育新闻网 记者 黄佳莉 王轶诺 通讯员 徐敏
这是一支战斗力“满格”的精锐之师:在团队27名成员当中,有23人为共产党员,23人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平均专业工作经验超过15年,“80后”成员则占到半数以上。
这也是一支满载荣光的“工匠之师”:近年来,团队先后获得28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主持了6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所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中车“高铁工匠”和全国全路技术能手的多达56人。
这就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湖南铁道职院”)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教师团队。作为教育部认定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群教师始终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为引领,数十年如一日地为轨道交通“强国梦”奉献着青春与智慧。
榜样领航:从头雁到群雁的示范力量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见证了学校多年来与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同频共振的奋斗历程。”2022年1月,得知所在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团队负责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学院院长段树华感慨道。
时间回溯到2006年,这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十一五”规划加大了对轨道交通产业的布局,带动相关产业迈入大发展时期。
产业的加速崛起,呼唤着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职院校,湖南铁道职院从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大刀阔斧地新开、调整一批专业。在这个过程中,一群有闯劲、敢担当的年轻教师冲锋在前,汇聚成领航团队发展的“头雁”。
如果要为他们集体画像,“实干”无疑是最突出的关键词。
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翻开段树华的履历表,每一项成绩都代表着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专业建设早期,段树华才三十出头,每天不是在学校,就是在车间,总想着怎么能多干一点,“只要是轨道上跑的车,基本上全都研究过”。直到今天,这股“拼劲”仍然保留在段树华身上,构成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和段树华同行的还有团队教师罗伟。2007年,国内第一列动车组列车开行,28岁的罗伟心潮澎湃,为牵头组建全国高职院校的第一个动车专业到处奔走考察。“记不清熬过多少夜”,终于完成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材编写等一系列重任。2008年,动车专业正式招生,罗伟主持编写的教材也被作为全国铁路院校规划教材推广。
“中国的轨道交通要振兴,离不开‘高精尖’的科技攻关,但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才同样重要。”这是团队教师唐亚平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唐亚平主持制定了全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标准,并指导团队获得30多项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荣誉。
团队教师莫坚也是这样一个锲而不舍的人。莫坚在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从事过13年的机车调试工作,进入学校后,他将工作经验转化为教学优势,不仅主持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国家教学标准,还组织了对省内外一百多所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设计师资培训。
……
在这群榜样教师的引领之下,更多新生力量开始陆续加入。协作至上,不计“小我”,“传帮带”的精神贯穿在团队发展的脉络之中。
签订时间长达半年的“师徒协议”,为每名新进人员“一对一”地安排指导教师,并将协议履行情况纳入考核,这是湖南铁道职院自建校以来就坚持的做法。团队在沿用传统时,又加上了新的要求:协议到期之后,指导教师也要为“徒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真正当好“引路人”。
团队教师李华柏始终记得,根据学校安排,他在进校时和比自己还小4岁的段树华签订了“师徒协议”。“我都36岁了,而且也有工作经验,‘段师父’能行吗?”李华柏多少有些疑虑。
没过多久,疑虑就被彻底打消——刚走上岗位时,李华柏对职业教育特点还不熟悉,段树华便手把手地教他做课题、带比赛。在段树华的带动下,李华柏一点点啃下了教学路上的“硬骨头”。2020年,李华柏主编的《电子技术(第三版)》还入选了“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除了日常教学以外,我们还有两张特殊的‘任务表’。一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每年团队都要对照规划开展集体‘诊断’,互相督促改进。二是团队成员每周四下午的学习课表。单周学习政治理论,双周组织集体教研,全员参与,雷打不动。”团队教师谢永超说,“有了前辈们的倾囊相授,我们青年教师才能加速成长。”
“青蓝”之间传承的不只是教学经验,还有对责任和使命的理解。谢永超告诉记者,自己进入学校不久,便参与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啃资料、绘图纸、测数据,大家每天一忙就到了下半夜。有一次加班到凌晨两点多,学校突然停电,为了不耽误进度,唐亚平等前辈带着团队成员来到校外宾馆继续工作。就是那一天,谢永超在心里埋下了敢拼敢闯的“种子”。
头雁引领,带动群雁齐飞。近年来,这支“青蓝”携手的教师团队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有10名“80后”成员先后评上副教授,3个名师工作室被认定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团队还主持了46项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出版了11本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追梦路上,27名成员都在加速度奔跑。
立足需求:从课堂到实践的深度融合
2021年,段树华牵头的这支教师团队迎来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团队教师龚娟主持的“铁道概论”课程入选了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对于这一门课,我打磨了8年以上。”龚娟说,“铁道概论”是理论课程,晦涩难懂。在过去,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兴趣不大。
直到2014年,龚娟第一次接触到了微课。“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就能浓缩需要九十分钟才能讲完的内容,而且形象生动。如果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就能解决学生‘抬头率’不高的问题吗?”一个念头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说干就干。龚娟根据知识点整理出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并将镜头对准真实的工作岗位,按照翻转课堂的特性制作出一个个精致的微课视频。她还在课堂中融入多名“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让学生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匠心、锤炼匠技,团队里潜心钻研课堂改革的又何止龚娟——
早在2016年,团队教师刘小春就把基于游戏互动的3D虚拟实训系统引进教学。学生可以在虚拟生产车间中不断“练级”,直到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做到“既有趣,又有效”。
团队教师刘红兵的课堂又是另一番景象。刘红兵将教学内容布置成工程项目,再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根据项目要求投标。小小的教室变身招标会现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团队共主持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其中仅“铁道概论”一门课程,便吸引了校内外15.1万余人学习。
第二件事,是在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团队教师陶艳带领学生拿下了城市轨道列车司机学生组第一名。
在陶艳看来,技能竞赛就是职业院校的“大考”。这些年,团队“大考”成绩显著——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得23项国家级荣誉、62项省级荣誉。每一次的拼搏与超越,都让更多青年学子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意义。
殷理杰是团队中最年轻的“90后”,也是湖南铁道职院的毕业生。关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他有两次特别的经历。一次是在2011年,殷理杰作为学生参赛,获得了二等奖;另一次是2018年,担任指导教师的他带领学生拿下了一等奖第一名。“两次参赛,两种身份,始终如一的正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殷理杰说。
走出校园,以赛促练的理念仍在无形中塑造着新一代的“湖湘工匠”:刘鹏毕业仅2年,便在全国铁路动车组机械师技能竞赛中夺得“全能冠军”称号;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中,魏陆军摘得机车电工比赛桂冠,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彭琛、朱江民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新项目交通运输行业选拔赛中分别获得第三名、第九名……
第三件事发生在学校举行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发布会现场。
会上,学校招生就业处提供了一组数据:在2020年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列湖南省第一名。团队培养的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率更是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1.8%,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3.5%。就业季还没开始,就有800多名学生被全国各铁路局、地铁公司等单位提前录用。
毕业生“走俏”的背后,是团队教师坚持深入一线、深耕实践的探索。
2010年,株洲西站正式运营第二年,罗伟在走访时碰到了站长罗群。交流时,罗群偶然说了一句:“马上就要春运了,车站人手还是不够。”罗伟马上提出:“我们能否帮忙?”
两人一拍即合。当年寒假,罗伟带着132名学生出现在株洲西站的各个岗位上。为了让学生安心实践,罗伟专门向学校打报告,为他们解决住宿、饮食问题,还将因值班无法回家的学生带到自己家里过年。在罗伟的陪伴下,这群学生圆满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并得到了车站和旅客的高度认可。
这次实践也架起了更多校企合作的“桥梁”——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听说之后,开始主动招聘学生参加春运顶岗实习,人数最多的一年达到了2800人。截至目前,已有12 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锤炼了专业素养。
三件大事,串联成了一份生动的答卷,记录着团队多年来育人育才的成绩。
“好的教育一定要立足两个需求,一是学生成长需求,二是社会发展需求。我们为人师者,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培育更多有家国情怀、宽广视野、阳光心态、火车头精神的‘湖南铁道人’。”段树华说,这是团队所有成员的共识。
服务全局:从聚合到辐射的发展跨越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这段著名的“黄大年之问”,是黄大年生前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时写下的。如同黄大年追忆邓稼先那样,这支教师团队时刻以“黄大年之问”叩问初心,为服务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全局迎难而上、勇毅前行。
当前,湖南省已经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光是学校所在的株洲市石峰区,周边15分钟车程内就分布着电力机车所有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正成为‘湖南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需要充分发挥产学研聚合优势,在开放合作中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段树华说。
对以中国中车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来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堵点,就是技术工人“跟不上要求”。
前不久,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引进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懂得运营维护的员工却屈指可数。为此,公司专门邀请段树华“量身”设计了一套技术培训方案。
聚焦“智造湘军”转型需求,团队所有成员都在思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历经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由段树华主执笔起草的国家“1+X”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通过并发布,其推广力度、培训规模在该行业位居前列;团队开发的地铁车站机电设备3D虚拟仿真测控系统上线,因机电设备昂贵而无法广泛应用于培训教学的问题得以解决;团队还面向多家轨道交通龙头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年培训员工近1000人次……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中还有大量配套企业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雨刮器,也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在段树华看来,配套企业对关键部件的生产、研发,关系到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为这些企业做好技术支持,同样意义重大。
在学校周边不少企业,流传着“五块钱救活一条生产线”的故事:一天夜里,一家电热厂生产线上的带锯机出现故障,如果送到厂家维修,加上来回的时间,起码要停工一个多月。情急之下,主管给段树华打来了求助电话。段树华二话没说,立刻赶往车间。经过逐一排查,最终发现是电源模块存在设计缺陷,运行时容易短路。“这个好办,去市场买一个五块钱的芯片换上。”段树华指导员工装上芯片,故障迎刃而解。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近年来,团队及时响应集群配套企业、基层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21项核心技术攻关与开发服务,授权专利100余项,创造了约5000万元的经济价值。其中,由团队牵头开发的港铁牵引电机综合智能测试试验系统,成功在相关领域突破了关键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家轨道交通公司。
团队前行的脚步不止于此。在中国高铁加快“走出去”的今天,为了助力“中国标准”辐射海外,这群教师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实。
参与开发动车组技术等两个专业国际化培养标准;牵头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铁道机车专业教学资源库,覆盖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教师远赴海外,为蒙内铁路、亚吉铁路、拉卡铁路培训当地员工400多人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团队一次次实现了新的跨越。
“重任在肩,绝不能退。”2019年,团队教师谭传武来到万里之遥的肯尼亚,为蒙内铁路培训61名当地通信员工。水土不服、文化差异、学员基础薄弱、教学设备落后……面对重重困难,谭传武白天坚持授课,晚上加班加点调整培训方案,最终完成了一天八节课、为期半个月的超高强度培训。准备回国的那一天,当阳光照耀在来自祖国的轨道之上,谭传武能感觉到,有一种振奋、强劲、自豪的情感在胸中奔流。
更让谭传武欣慰的是,在新的壮丽征程中,他们培养的学子留下了越来越多的“高光时刻”:有人赴沙特阿拉伯参与轻轨项目建设;有人在中国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首台电力机车的组装中,完成了全部电器、电气线路组装任务,受到乌方的嘉奖;在出口伊朗、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的轨道交通产品的售后服务人员中,团队培养的毕业生几近一半……助力轨道交通“强国梦”的使命,正由新一代“湖南铁道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