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锻造新时代工匠,澧县职业中专探索双创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11-20 15:28:5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段宝程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段宝程)机电实训中心里,学子们潜心调试“电动车智能充电”项目技术;操场上,“傩狮薪传”团队在精研舞狮动作;课堂上,“心手相连”实践小组热烈讨论着空巢老人心理服务方案……冬日暖阳下的澧县职业中专,正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办学方向,锐意革新教育教学,致力于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兼具精湛技艺、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工匠人才。

微信图片_20251120152617.jpg

深化专业根基,厚植双创沃土

澧县职业中专深知,作为地方职教主力,专业建设必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学校紧密对接本地产业布局,精心打造了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工艺、界面设计与制作、会计事务四大特色专业群。目前,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大力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76间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室,包括机电实训中心、汽车整车实训大楼等,提供超3000个实践工位,成为学生锤炼技能的“练兵场”与孵化创意的“梦工厂”。同时,学校与萌恒服装等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订单班”,确保专业设置紧贴产业脉搏、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融入生产流程。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阵地,必须敏锐应对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培养懂技术、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校方负责人强调,“我们不仅要传授谋生技能,更要激发创新潜能,塑造综合素养。”

为此,学校格外注重创新引领,积极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各级各类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点燃潜能与创造活力。学校连续多年承办市级职教创新创业大赛,并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整合赛事组织、电商实战、项目培育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非遗焕新:“傩狮薪传”开辟文化传承新赛道

在学校众多双创项目中,“傩狮薪传——基于产教融合的非遗活态传承与学生成长”项目格外亮眼。该项目创造性地将澧水流域濒临失传的古傩戏与学校积淀十余年的舞狮社团有机融合,这一创意源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师生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市场对特色民俗文化展演需求旺盛。一个既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社团“自我造血”,又能主动“抢救”地方文化遗产的想法应运而生。

“傩文化与舞狮艺术,核心都在‘驱邪纳福、象征祥瑞’。”校创新创业中心负责人刘新介绍。项目融合二者,首创“非遗传承+职教改革”社会化学习模式,构建“表演服务、技艺创作、研学课程”三位一体的实战平台。团队与文化、教育部门合作,深入乡镇和中小学开展公益演出;设立傩面雕刻小组,由学生主导设计制作文创产品用于馈赠或销售;开设小学生非遗体验课堂,吸引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精心创排了舞台剧《傩狮·天命》。

相较于传统班社,“傩狮薪传”充分发挥职教体系化优势,同时依托学校运动与训练专业,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和项目运作机制。“项目已承接商业演出产生效益,并积极参与澧县殡葬文化改革等移风易俗工作。”刘新表示。

产业赋能:学子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始终锚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蒲艺新生”项目便是精准对接澧县特色农业的典范。石菖蒲作为当地地理标志产品,种植规模达8000亩,年产值超1.2亿元。面对石菖蒲在销售渠道和精深加工上的瓶颈,项目团队从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寻求突破。

项目联合学校园林专业,尝试将石菖蒲艺术造型设计为盆景;与县中医院合作开发标准化药方,由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制作驱蚊香囊、提神香包等文创产品(已有公司意向量产);携手本地企业兰妆,利用石菖蒲提取物开发系列化妆品、护肤品。这套“组合拳”有效激活了石菖蒲产业潜力,助力地方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学校双创教育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在荣获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的“‘肥’同凡响:羊粪深度开发利用”项目中得到生动体现。该项目聚焦农业废弃物羊粪,通过技术创新高效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不仅科学解决养殖污染,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创造经济效益,也为服务“三农”、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望未来,澧县职业中专将继续以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己任,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学子搭建更坚实广阔的出彩舞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职教动能。

编辑:黄佳莉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