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24年深耕!湖南一农村科技教师在教育部发布会作代表发言

2025-11-12 18:01:5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鑫宇)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2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耀祥中学科技教师胡国柱受邀介绍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有关情况。

P020251112429394456627.jpg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耀祥中学科技教师胡国柱介绍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东安县耀祥中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中学。尽管地处乡村,但这里的师生始终都有一颗向往科技的心。”胡国柱投身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已经有24年,亲眼见证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与渴望,也亲身经历了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面临的诸多困难。

在农村学校,科技教育曾长期处于“边缘化”。一方面,孩子们对科技充满懵懂的好奇;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又受限于资源短缺,一路走来颇为坎坷。“曾经,我要带领学生用2000元的设备对抗价值20000元的设备,还得用3D打印机自制买不起的零件。尽管这些自制零件的功能强度只有原装的一半,但我们也心满意足。”胡国柱感叹。

但近年来,东安县十分重视科技教育,积极开展“三进三提升”活动。耀祥中学作为“机器人进校园,提升科创意识”活动的试点学校,获得了一定的资源支持。胡国柱最初使用的是由50平方米废弃乒乓球室改造而成的科技活动室,如今已发展为与企业共建的300平方米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科技装备也从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机器人、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人机都颇具规模。

在胡国柱看来,此次《意见》的发布,让广大科技教师尤其是乡村科技教师倍感振奋。特别是《意见》强调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让农村科技教师意识到农村科技教育无需照搬城市模式,完全可以依托乡土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要立足乡土实际,挖掘本地资源,注重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注重多学科融合。农村科技教师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项目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探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意见》为科技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立足农村实际,不断探索契合乡土特色的教学方式,让科技教育在田野间落地生根。”胡国柱坚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农村孩子同样能够在科技的世界里绽放光彩,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筑牢基层根基。

【人物报道】胡国柱:为留守学生播下创新种子

编辑:曹鑫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