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付佳阳)作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的骨干教师,张敏敏老师不仅以精湛的声乐专业功底培育了大批艺术人才,更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师德情怀,成为学生口中 “像姐姐一样温暖的老师”。尤其是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用细腻的关怀筑牢班级 “家” 的根基,用无私的帮扶为贫困学生点亮逐梦之路。

张敏敏(左四)和22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湖艺音乐厅
以 “文化聚心”,让班级成为学生的 “成长港湾”
“一个好的班级,不是靠‘管’出来的,而是靠‘暖’出来的,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感受到被重视。” 这是张敏敏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核心理念。在 2014 级音乐教育班的管理中,张敏敏老师则把 “学风建设” 与 “文化熏陶” 结合起来。她每周组织 “古典诗词演唱分享会”,建立 “学业帮扶档案”,对挂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甚至联系自己的朋友 —— 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在她的带领下,这个班级不仅学风浓厚,获评 “音乐学院优秀团支部”,多名学生毕业后成为当地中小学的骨干教师。
以专业立身,以师德立心
在学生眼中,张敏敏老师的 “师德”,不仅体现在对班级和学生的关怀里,更融入在她对专业的执着、对教育的敬畏中。作为深耕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学者,张敏敏老师从未停下精进的脚步。2018 年,她被学院公派至中国音乐学院访学,师从知名声乐专家专攻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2019 年 6 月,她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 “恬传古风 敏传雅韵” 个人独唱音乐会,用当代声乐技术演绎《关雎》等古典曲目,赢得满堂喝彩;同年,她代表中国音乐学院赴美国巡演,用中国古典音乐征服海外观众,还获美国当地政府表彰,成为文化交流的 “桥梁”。这份对专业的严谨,也延伸到了教学中。她紧扣就业市场需求,主持立项3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让教学更精准高效。在 “德” 的践行上,张敏敏老师始终以行动诠释责任。2025 年 6 月,她参加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 “雅韵三湘・好戏连台 —— 儿童唱古诗” 原创作品音乐会,担任独唱,用歌声让古典诗词走进大众视野;她还赴人民医院开展音乐疗愈调研,探索艺术与医疗的跨界融合,用专业服务社会。
张敏敏说:“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德’是根,‘艺’是枝。没有好的品德,再精湛的技艺也无法传递正能量;没有过硬的专业,再好的初心也无法培育出优秀人才。” 2015 年,她获评 “湖南省文化厅先进工作者”;她发表省级国家级论文20余篇,参编 4 本国家级、省级教材,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