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一场走向深度的校本研修实践

2025-10-28 18:18:5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黄杰 陈雨诗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杰 陈雨诗)10月24日,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迎来了一场以“学习共同体视角下‘五阶循环’校本研修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教学展示活动。特邀专家与天心区各校副校长、骨干名师及校内老师齐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与实践对话中,共绘一幅教育研修的生动图景。

图片1.png

“唯有直面教师成长与课堂转型中的真实困境,才能走出校本研修的实效之路。”校长唐玲娟表示,在湖南省黄佑生主题式校本研修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学校从“一校一问”出发,精心设计“一校一课表”,最终达成“一校一品”的学校特色,借鉴学习共同体理念,学校构建出多元而立体的研修目标体系,并创新提出“五阶循环”研修路径,以“问—变—创—评—推”为闭环。学校的研修模式不仅关注课堂,更系统性地覆盖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优化,建立起更精准的梯度评价体系。整个过程以研修成果为导向,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校本研修全面落地,赋能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集团办公室主任白斯昕在《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协同发展》中谈到,组织不仅是研修的“骨架”,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他从“各自为战”到“众行致远”的转变谈起,描绘了研修共同体如何打破学科与年级的壁垒,让教师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实现智慧的交融与专业的共生。

活动上,教师吴东婷执教的《桥》,不仅是一堂语文课,更是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她以小组共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言语与思维的交汇处自由行走。孩子们在讨论中倾听,在表达中成长,展现出学习本该有的温度与深度。

教研主任唐玲以《筑一座通向深度学习的“桥”》为题,带领教师从教学现场走向教育本质。她指出,深度学习不是知识的堆叠,而是思维的觉醒、智慧的萌发。教师应从“教什么”走向“为何教”,让学生在探索中建构意义,在思考中走向辽阔。

“教育评价不应只是分数的高低,而应是生命成长的多维映照。”信息部主任杨芳表示,学校构建的“学习共同体”评价体系,关注学业更关注人格,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在定量与定性、个体与群体之间,寻找教育评价的平衡与完整。

教师宋欣怡分享的GRASPS任务设计模型,以真实情境为土壤,以成果导向为风帆,让学生在学习中既是探索者,也是创造者。该模型在校内外广泛推行,如一粒种子,在不同的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六顶思考帽”的沉浸式研修中,程书莉等六位教师带领大家换位思考、多维对话。颜色不仅是思维的符号,更是认知的翅膀,让教师在校本研修的天空中,看见更高、更远的风景。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管理科科长黄佑生充分肯定“五阶循环”模式的探索价值,并提出“三层六步”的整合路径,为校本研修注入系统性思维。他表示,研修的终点不在活动本身,而在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成长与每一堂课的真实改变。

长沙市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书记余战勇则从“四课递进”的角度,明确了课例研修的核心地位。他期待学校能进一步融通模式与课堂,让研修扎根教学现场,静待教育之花自然绽放。

此次,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的校本研修展示,不仅是一次阶段成果的凝望,更是一次教育理想的远航。

编辑:吴瑞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