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小记者站 > 衡阳 > 衡南县 > 详情

【衡南站】李雅茹:笔尖跃动青春志 童心浸润成长路

2025-05-06 17:35:1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雅茹

自从戴上小记者证的那天起,我的校园生活便被赋予了新的色彩——用文字丈量成长的足迹,用镜头捕捉童心的光芒,更在实践中触摸新时代少年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3.png

今年3月,我第一次独立完成采访任务,对象是学校“学雷锋”演讲比赛。台上,高年级选手们慷慨激昂地讲述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六年级王同学用“为同学补课”的故事诠释“平凡中的伟大”,让我眼眶发热;台下,观众席上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像星星般闪烁。活动结束后,我深吸一口气,走向校长王芳。“雷锋精神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对每件小事的敬畏心。”她的话被我郑重写进稿件,也烙进了心底。

最难忘的,是参与“童声童韵·诗魂永驻”诗歌读书会的经历。在洛夫文学艺术馆,我和40名同学以朗诵、舞蹈和情景剧演绎诗歌的魅力。我负责报道四年级的原创诗《星空下的对话》,那些稚嫩的诗句里藏着对星空的遐想与生命的叩问。采访罗诗斌馆长时,他说:“诗歌是心灵的种子,你们是播种人。”回校后,我不仅写下新闻稿,还悄悄创作了一首《风与蒲公英》,贴在班级墙报的角落。

校园体育节是我的“战场”。去年11月,我穿梭在田径场与跳长绳区域之间:五年级接力赛的逆风翻盘、低年级同学摔倒后被扶起的瞬间、陈峻熙冲刺时涨红的脸与浸透汗水的校服……“坚持比输赢更重要。”体育老师读完我的报道后竖起大拇指。那些照片和文字里,藏着少年们最赤诚的热血。

清明节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让我对“铭记”有了新的理解。纪念碑前,我们齐唱国歌,歌声在山间回荡。一年级的小队员踮脚整理花篮缎带时,我按下了快门。采访党支部书记贺俊杰时,他说:“铭记历史不是重复伤痛,而是传承勇气。”这句话让我反复推敲稿件,最终以《红领巾与白菊花的对话》为题,将童真视角融入庄严仪式。

小记者的身份让我学会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校园:科技活动中,废旧材料变身的卫星模型;双语朗诵会上,中英文交织的诗意;甚至图书馆窗边那个总在安静读书的女孩,成了我笔下《书香伴我行》的主人公。原来,新闻不仅是记录事件,更是打捞琐碎日常中的星光。

如今,我的采访本已写满两册。从最初提问时的结结巴巴,到如今能从容提炼主题;从机械记录到学会用文字传递温度,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鼓励。校长说:“阅读、锻炼、实践,才能让生命丰盈。”这句话成了我笔记本扉页的座右铭。

站在明德小学的操场上,春日的梧桐正抽出新芽。我悄悄许愿:愿像那些我笔下的人物一样,既做时代的记录者,更做温暖的播种人。因为笔尖流淌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世界的思考与回应——真诚、炽热,生生不息。

(作者 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衡南县明德小学小记者 李雅茹 指导老师 吴帅俪)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