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益阳市人民路小学:构建全维度阅读生态 让书香浸润成长

2025-05-15 19:09:06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何丹 尹智慧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何丹 尹智慧

“妈妈你看!我用《昆虫记》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蚂蚁搬家的秘密!”日前,益阳市人民路小学“阅读成果分享日”现场,二年级学生刘思语举着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本,向家长展示阅读带来的新发现。

这一幕,正是该校构建“全维度阅读生态”的生动实践。

“让每一本书都成为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的星光。”校长郭超一语道破核心理念。

课程筑基,从课程到生活的全域渗透

清晨的人民路小学教室,总会响起琅琅读书声。学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打造“基础课程+拓展活动”双轨阅读体系,让阅读从碎片化浏览变为系统化成长。每周两节专属阅读课上,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问题情境。六年级3班的《西游记》课堂上,“唐僧为何三打白骨精时念紧箍咒”引发热烈讨论,有同学认为“肉眼凡胎难辨真伪”,还有同学则从佛教教义角度分析“怕破杀戒”,思维碰撞中经典名著的开放性魅力得以彰显。

碎片化时间同样被赋予阅读温度,每周四的班级好书分享会,成为学生的“阅读T台”,周五“书香小憩”广播里,学生身着汉服诵读《少年中国说》,激昂童声化作校园流动的文化符号。

数据显示,系统化阅读推进三年来,学生年人均阅读量从3本跃升至15本,85%的家庭建立固定亲子阅读时间,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早餐”。

图片2.png

活动激趣,从输入到输出的立体生长

四月的校园成为“书香嘉年华”,阅读活动月以沉浸式体验点燃师生热情。古典美德故事比赛现场,“小孔融让梨”的奶声演绎让“谦让”美德深入人心,跳蚤书市的“卖书小掌柜”们边推销边分享《夏洛的网》感动,在“做中学”中实现阅读体验升级。

班级阅读展板成为创意集散地,从主题选定到版面设计,从插画创作到文字排版,全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有的班级以《海底两万里》为主题,用手绘海洋生物搭配读书感悟;有的围绕《老人与海》,用思维导图呈现“硬汉精神”解析。

德育副校长申平感叹:“孩子们在体验中与经典对话,让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融入血脉的文化认同。”

图片1.png


家校协同,从单向传导到双向奔赴

“每天晚饭后的亲子共读,是我们全家最温暖的时光。”三年级学生王浩的妈妈指着客厅里的“书香角”,家庭阅读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共读《老人与海》的感悟。

人民路小学通过“家长阅读沙龙”“书香家庭评选”等机制,将校园阅读延伸至家庭场景。教育专家走进阅读沙龙分享“亲子共读三法”,让一年级家长赵先生茅塞顿开:“原来和孩子读绘本可以边演边聊,阅读兴趣就是这样培养的!”

假期成为阅读的“延伸课堂”,学校按年级制定寒暑假书单,既有低段的趣味绘本,也有高段的经典名著。五年级张雨桐制定“晨读散文+晚诵家书”计划,开学后带着《朱自清散文集》摘抄本和《傅雷家书》读后感登上班级分享会。“孩子不再沉迷电子产品,反而主动和我们讨论书中的故事。”家长们的反馈印证着阅读的魔力——它不仅提升了写作水平,更让亲子关系在书香中升温。

从晨光中的诵读到夜幕下的亲子共读,从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到操场上的书市喧嚣,益阳市人民路小学用“全维度阅读生态”证明:当阅读成为生活方式,知识便化作成长的养分。正如校长郭超所言:“我们不仅要教孩子读书,更要让他们在书香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成长为有底蕴、有温度、有思想的时代新人。”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