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四融合”新范式 打造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新高地

2025-05-16 15:38:1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 郭纪斌 王铭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袁雪琼  谭立新  高维  熊英)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湖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自2015年开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以来,践行“四融合(德技融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内外融通)”人才培养改革,立足高质量建设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充分发挥湖南省机器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应用中心、机器人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功能,实现了机器人技术人才从“知识型技能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的转型升级,为产业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素质硬,岗位适配强,创新能力优,国际视野广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一、德技融聚:党建引领、名师示范,用匠心育复合型匠才

以党建平台建设为引领,在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谭立新教授、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张平华教授的指引下,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安全意识、爱国精神等德育元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机器人系统装调、机器人编程与维护等技术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及教学方法四个环节进行优化,实现德技深融,用匠心育复合型匠才。

十年间,立项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级高校党建“标杆院系”、省级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打造了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长沙市智能机器人教学团队1个,立项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名师工作室1个;专业教师获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1项、首届星城优秀青年教师奖1项、长沙市优秀教师2项,受长沙市事业单位记功表彰6人次、嘉奖表彰12人次。

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测评成绩高于其它专业5%以上,共有10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和国家奖学金。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超95%;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励32人次,省级以上奖励76人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励12人次,省级以上奖励32人次;其他省市级奖项共60余人次,获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2人。专业为机器人产业链输送了500余名毕业生,其中在高端产业就业的毕业生有300余名,专业学生专升本升学率位于全省前列。2021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题库获省级双优秀。

二、产教融合:平台支撑、校企共建,强实践育应用型匠才

以产教平台为支撑,通过校企共建教学创新团队,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实践基地、教材及行业标准,实现产教密融,强实践育应用型匠才。

十年间,立项了湖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成为了全国机器人及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单位,与兆兴博拓共建了“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立项了“楚怡”工坊,立项了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立项了湖南信息产业职教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立项了长沙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

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40余次,8人被评为双师型教师,聘用企业导师6人;与湖南科瑞特、蓝思科技等企业共建《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机器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基础与应用》等9门专业课程,开发专业教材9部,获国家规划教材与湖南省优秀教材7部,项目开发20项,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个;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产教融合展中,学校“人工智能与制造产业学院”荣获“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先锋奖”、机器人专业谭立新教授荣获“产教融合特别贡献奖”。

三、科教融汇:科研攻关、资源整合,促转化育创新型匠才

以科教平台为支撑,以科技项目开发为纽带,实现政府、产业及学校资源的优质整合,持续提升教师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并将机器人视觉、机器人信息感知技术、智能算法优化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教精融,促转化育创新型匠才。

十年间,立项了湖南省机器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应用中心,与湖南省机器人产业聚集示范区、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湖南艾博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共建了“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心”,立项了机器人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案例22项,横纵向课题到账200多万元;专业教师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41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53篇,著作11部,出版教材12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5项,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2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4项。

学院积极走进农村中小学和城乡社区,助力青少年儿童科技启蒙教育,开展“烛光义教”“取忠公益课堂”等校园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科技探索热情。出版科普教材12册,累计开展科普活动27次,受益人群8000余人次;2024年学校被认定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在校生和社会人员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鉴定8次600余人次。

四、内外融通:赛事领航、战略架桥,以全球视野育国际型匠才

以世界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国际机器人相关赛事为窗口,以国际交流活动为纽带,以“职教出海”战略为桥梁,全方位输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与产业技术规范,积极投身海外建设与产业合作,输出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实践经验,扩大中国职教影响力,以全球视野育国际型匠才。

十年间,专业教师参加国际访学6人次,加入国际学术组织2个,参加国际学术交流9次,在国际赛事上获奖10人次。专业师生积极参与了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服务工作,获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管委会的致谢与认可。专业联合华自科技,共建国际多能物联产业学院,共同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场地等基础建设、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建设、行业标准制定与输出、国际现代学徒制班等,有效输出专业建设成果,扩大专业影响力。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