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思言 赵玲玲)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工匠精神培育、现场工程师……4月2日下午,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楚怡工匠班”建设座谈会,着力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本科学子成长护航计划。党委书记、校长曾自立,党委委员、副校长倪士勇,航空制造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楚怡工匠班”师生代表齐聚一堂,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为种好本科班“试验田”集思广益。
“楚怡工匠班”建设座谈会现场
教师分享育人智慧,学子讲述“成长密码”。座谈会上,航空制造学院院长胡细东从强化人才培养实效、打造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示了“楚怡工匠班”的专业建设成果和未来规划。班主任李铁军教授从班级管理、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楚怡工匠班”的班级建设情况。学生代表结合学习实践积极建言,分享在联合培养模式下的成长收获。获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的刘家琳用“成长、融合、奋进”三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对学校全方位关怀的感谢和对成为未来工匠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以最好的师资、最佳的实验实训条件以及最优的服务保障,为本科班学生搭建坚实的成长阶梯。”曾自立在座谈会上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楚怡工匠班”学子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勉励同学们铸匠心践使命,用奋斗致青春,以传承书华章,传承“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教精神,做到心中有国、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努力成长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绝技傍身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开学第一课”活动
校企协同育英才,联合培养显成效。作为湖南省教育厅“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项目,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吉首大学联合培养,两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师资与实训资源。当前,学校已与中航工业、通用航空多家企业共建“楚怡工匠项目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案例融入教学,并聘请技术骨干授课。联合中国航发南方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培养“楚怡航空现场工程师”。目前,校内机械基础实训室改造、数字化工厂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为学生提供“学-训-赛”一体化成长平台。
该校与吉首大学召开“楚怡工匠计划”人才培养交流会
赴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开展专业认知实习
精细管理促学风,班级建设结硕果。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学校特邀从教30余年的李铁军教授担任“楚怡工匠班”的班主任,班级以“一丝不苟、从善如流”为文化内核,确立了“七大主题”内涵,通过《细节手账本》记录、职业生涯规划等特色活动,浸染培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班以来,共召开了8次班干部及寝室长会议、14次主题班会,组织了4场入学教育专题讲座,个别谈心谈话50人次。班级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期末总评成绩优秀,学生累计获校级活动奖项70人次,16人通过初级党课培训。
前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思政实践教学
下一步,学校将重点优化“数字工匠”培养体系,深化与头部企业的产教融合,及时调整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管理模式,落实“楚怡工匠计划”的相关培养要求,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努力打造好“楚怡工匠班”这块“试验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打造高水平高职学院、更好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保障。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