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智库 > 智库·专题 > 详情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25-04-02 16:37:1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琪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度契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指出要在激发兴趣和实践互动上下功夫,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质效。

在小学科学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充分认清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早在2001年版小学科学课标就指出,探究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把探究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标在延续2001年版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把探究的步骤改为探究的要素,突出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不再拘泥于把探究作为步骤进行教学。2022年版科学课标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不仅继承了探究的要素,还将工程实践与探究并列,指出探究实践是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并对探究实践核心素养的界定做了具体描述。从小学科学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相关表述的变化,就可以明显看出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已经从一种具体学习方式抬升到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来培养,每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在小学科学课堂深入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敏于总结的良好习惯,高度契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深刻把握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内涵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探究式学习作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明显特点。我认为,一方面,探究式学习着重强调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来,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具体方法和技能,了解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再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解释其他类似的现象,逐步加深对所学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的理解,从而形成正向强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式学习要求以问题导向为指引,首先尝试提出科学问题,而后针对该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聚焦关键要求设计论证性实验,全面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得到关键结论,并复盘总结整个探究过程和结果。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具有其他学习方法所不具备的独有优势。

三、强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性爱玩,让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可以起到正向反馈的良好效果。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通过丰富多彩、切实可行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知识、激发兴趣。比如,我在讲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内容时,通过前期调查发现,虽然我们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在品尝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之时,很少会有学生去观察食物在口中的变化,往往是囫囵吞枣、不知所然。为此,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美食,并提出问题:“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探究兴趣。然后,在教学主体环节设计两大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地“玩”。一是吃麻花。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器材观察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二是吃牛肉干和吃米糕。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不同牙齿的具体功能。学生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有了切身体验,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去分析和思考牙齿、唾液的作用,感受牙齿、舌头、唾液的协同配合,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并进一步理解口腔的初步消化对整个消化过程的重要性。

四、切实发挥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开展好探究式学习,我认为要信任学生,充分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要大包大揽,防止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既动手更动脑。要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把教学设计的重点聚焦到学生参与上来,采取各种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动”起来。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预设一些情境,抛砖引玉般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具体解决,并提供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引导其他的学生针对解决的过程和具体的答案进行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后表明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并且要注重尽可能调动多名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氛围活起来,使学生大脑动起来,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实效。

总之,在小学课堂深入开展探究式学习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不仅应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起来,更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通过深入开展探究式学习,必将有力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开动脑筋中提高思维层次,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进步。

参考文献:

1.时俊卿 丘苑银 姜晓波,《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指导》,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

2.喻伯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

作者简介

李琪,2013年湘潭大学环境工程硕士毕业,现任浏阳市长郡·浏阳实验学校小学一部专职科学教师兼职综合组教研组长。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四年,致力于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探究式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和项目,引导学生在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总结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范典

二审:王玉洁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