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清晨,雨滴沿着"忠诚、严格、科学、勤奋"的校训墙滑落。这场与强军梦的相遇,犹如光与影的量子纠缠,在认知维度编织出使命的拓扑结构。
活动开始我们在国防科技大学的音乐厅,听各位领导和教授讲解思政教育,讲授国防的含义和意义,还有兵哥哥的真人真事,让我受益匪浅,深刻地感受到了国防的意义,和军人的不易,感受到了自己可以为国防事业出一份力,坚守国家秘密,不让国家受到侮辱。
随后在兵哥哥的宿舍里,里面陈列着三大队的荣誉,听着他们讲述他们的训练经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对他们崇高的敬意,当然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为国家奋斗和努力的种子。
最后我们来到校史馆,智能交互展厅的环形光幕上,抗美援朝时期的密码本正与量子密钥分发装置进行跨时空对话。泛黄的《航空工程讲义》扉页钤着陈赓大将的私章,银河-Ⅲ超级计算机的原始电路板陈列在脑机接口作战系统旁,这些展品如同莫比乌斯环上的刻度,记录着强军征程的螺旋式上升。在激光陀螺实验室的原址,防爆玻璃内陈列着三十八种失败的原型机,那些布满划痕的钛合金外壳,恰似勋章镌刻着永不言弃的军工。
我们这代人注定要在智能边疆构筑新的长城。此刻方知,强军路上的"诗与远方",原是数据洪流中坚守的信仰坐标,是代码世界里不灭的忠诚火种。
编辑:熊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