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权威发布 > 详情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关系孩子们的就学大事

2025-04-30 11:02:38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李俊博 路晗

原标题:这些改革项目关系孩子们的就学大事

4月27日,教育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暨优化资源配置现场推进会,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陆续启动,共设立13个改革试点项目,涵盖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中考改革、县中发展振兴、综合高中建设、科学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热点。这些改革举措重点解决家长们关心的哪些教育难题?一起来看——

中考改革怎么改?

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扩面”,聚焦强化育人导向、淡化升学竞争、缓解教育焦虑的目标,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改革考试方式、优化招生方式、改进评价方式。

从“分数竞争”到综合发展、多维度评价。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多元化招生录取,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升学;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唯分数论”,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减轻学业负担,缓解教育“内卷”焦虑。

县中如何振兴,综合高中、科学高中如何建设?

大力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聚焦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要创新机制建设一批综合高中,完善注重文化基础、强化职业技能、支持自主选择职普升学渠道的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要积极推进科学高中建设,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振兴县中,重点帮扶县域普通高中提高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也能接受良好高中教育;综合高中,促进职普融通,让学生既能学文化知识,也能掌握职业技能,未来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能力,选择职教高考还是普通高考;科学高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特殊教育如何改进?

要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切实增加普惠学位供给,将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端拓展,将孤独症孩子纳入特殊教育服务对象,进一步提升送教上门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从普惠到精准帮扶。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覆盖学前和高中年龄段,尤其关注孤独症孩子,送教上门,让教育更个性化、更便利。

人口在变,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应变?

当前,各学段学位供给呈现盈亏交替状态,为应对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有降有升情况,保障学位总体供需平衡,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前瞻性精准研判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超前布局、动态调整学校规划;创新性贯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打破壁垒、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战略性办好农村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兜住底线、抬高农村学校底部。

以黑龙江、江西、宁夏为例,三地已经进行了相关探索。

黑龙江优化学校布局,推进133所中小学合办幼儿园、680所中小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62个学区实行“师资统筹、教研同步、质量同测”,创建183个教育集团,46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错峰统筹共享优质资源和短缺学科教师。

江西按照“一县一策、一校一案、一生一档”要求,宜撤则撤、宜并则并、宜留则留。目前已有3200多处腾退校园用于学前教育、“一老一小”幸福院等,有效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方面,江西省新增床位9388张、浴位2598个、餐位30141个,配备生活老师,全面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求。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足教师,实现“小而美、小而优”。

宁夏全面摸排学龄人口和现有资源,打通资源、分类优化、分步实施,“一县一案”制定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强闲置资源统筹利用。

编辑:李薇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