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雪娟)4月27日上午,南县明山头镇中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吼哈”声。体育教师黄淑英身着运动服,站在队列前方示范动作,两百多名学生紧随其后,时而叉步翻腰、抡臂砸拳,时而歇步亮掌、虎爪发声,一招一式间尽显少年英气。
这套名为“旭日东升”的武术操,由教育部推广,以长拳为基础,融合虚步亮掌、虎爪发声等动作,配合刚柔并济的音乐,节奏明快、趣味十足。黄淑英介绍:“每节操不到4分钟,但能锻炼协调性、爆发力和耐力,还能让学生感受武术文化的精气神。”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明山头镇中学的体育资源有限,但创新步伐从未停歇。校长汤锦坦言:“农村孩子更需要多元化的体育教育。”近年来,学校将大课间活动作为突破口,在保留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均进行了‘自选动作’的创意改革:2023年引入“网红健身操”,2024年尝试“Tabata体能训练”,今年则聚焦传统武术。
推广武术操并非易事。起初,部分学生动作生硬,甚至害羞不敢发声。黄淑英和同事们便利用午休时间逐班指导,还将武术历史故事融入教学。如今,学生们的动作愈发流畅,“吼哈”声也愈发响亮。七年级班主任王老师感慨:“有些内向的孩子练操后变得更自信了,连上课回答问题都大声了许多。”
校长汤锦表示,未来,学校还将持续开发校本体育特色课程,深化文体融合,让体育不仅是锻炼,更成为传承文化的纽带,这才是乡村教育的生命力。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