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详情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②】枫树山小学:八亩校园如何突破空间局限?

2025-04-14 16:11:3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2024年8月,湖南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在长沙市雨花区积极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的实践中,“空间限制”“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化提升效率”等问题成为焦点。这些难题并非雨花区所独有,而是众多地区在推广全员文体活动时普遍面临的挑战。为了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联合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深入10所学校展开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主要问题和难点,同时挖掘出这10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创新举措。这10所学校在场地利用、安全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特色打造等多个方面的经验,为各地各校推进全员文体活动提供了清晰也实用的参考路径。

体能操比赛.png

图为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开展体能操比赛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枫树山小学:八亩校园如何突破空间局限?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王诗蕾 余杏 通讯员 何嘉僖 陈红 陈强

在长沙市中心城区,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尽管校园占地仅8亩,却容纳了47个班级、2265名学生。面对人均活动空间不足4平方米的挑战,该校通过空间重构、时间再造、技术赋能三大创新策略,构建起“处处可运动、人人能展示”的全员文体育人体系,为城市中心学校突破空间局限提供了生动案例。

ai跳绳.png

图为学生正在进行AI跳绳

向空中要空间:三维立体空间重构

踏入枫树山小学,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教育意义。学校走廊被打造成了“1分钟运动角”,学生们能在课间迅速开展简短的体育活动;连廊则升级为“15分钟艺术圈”,充满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漫步中感受艺术魅力;楼梯台阶上还标注了跳格子标识,教学楼墙面嵌入了智能摸高器,形成了覆盖12类运动项目、9类乐器的“校园艺体微循环系统”。通过“地面+墙面+空中”的三维开发,原本不足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效能的倍增。

“红枫快闪秀”每月将校园地面变成了展示才艺的大舞台,AI摸高器实时更新的荣誉墙激发了运动热情,智能跳绳系统让楼道变成了体能训练场。这种空间微更新策略,使得生均不足1.5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能够支撑起每天不低于2小时的体育活动需求。

向时间要效益:分时共享破解场地困局

学校实施“分时段共享”机制开展全员体育活动,如“15分钟AI跳绳年级轮换”与“课后阳光运动盲盒预约”。通过30余套分时方案,将单一空间转化为多维时空,实现了日均2000余人次有序参与文体活动。

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体育组实施 “1+N” 课程建设教研模式。其中,“1” 是以发展技能为核心,深入开展大单元学习;“N” 则是灵活融入体能、健康教育等多个小单元学习,全面推进三大球等项目的教学,深化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每班配备含有滚铁环、跳皮筋等器具的“童年记忆包”。租借贺龙体育馆举办集团亲子运动会,人人参与体育竞技;艺术教育则通过“校馆联动”模式,与周边雅礼中学、木偶剧团共享专业场馆,开展全员艺术节活动,班班参与节目展演,校社联动,家校联手,共推全员文体全面开花。

运动会.jpg

图为学校开展运动会

向技术要活力:智慧平台赋能个性成长

常态化与竞赛式结合,在前操场大屏开展AI跑酷风采。学校建设“智慧器材”系统,开展AI跳绳、跳远等竞赛激发兴趣,通过周测、月测、期测智能记录成绩,冠军榜上墙,在周会上进行颁奖,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艺术教育领域,学校构建了 “普及与个性共生” 的教育生态。通过班级合唱、全员展演、云端舞台等常态化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共同构建枫小学子积极阳光的艺体数字画像,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多年来,枫树山小学在文体教育方面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红枫合唱团连续三届斩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最高奖 “小百灵杯”、中韩合唱音乐节小学组第一名;红枫舞蹈团舞蹈、校园文化案例获湖南省第八届艺术展演一等奖。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