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蓝玉春 黄春华)自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江华瑶族自治县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将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保证学生每天两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在该县沱江镇第四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热火朝天地参与着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有传统的滚铁环,考验平衡与技巧的踢毽球,充满古风韵味的投壶游戏,以及活力四射的跳绳比赛等。每一项活动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展现了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开展的体育活动有跳绳、羽毛球、篮球等等。跳绳可以长高,也可以促进我的肺活量增长,所以跳绳是我在这之中比较喜欢的一个项目。”沱江镇第四小学学生何琪说道。
除了常规的基础运动课程外,沱江镇第四小学的特色课程更是精彩纷呈。作为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学校不仅注重孩子们的体能锻炼,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舞龙课程上,孩子们分别手持长龙与草龙,或翻飞或腾跃;高跷课程中,孩子们脚踏高跷,体验着传统技艺的乐趣与挑战;而板鞋竞速,则是一项考验团队协作与默契的运动,孩子们三人或四人一组,脚穿板鞋,齐心协力向前冲刺,展现了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学校每个班每天一节体育课,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并且把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引进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锻炼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团结协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沱江镇第四小学校长刘志荣说道。
在该县沱江镇第一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正沉浸在体育课的欢乐氛围中。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正参与着趣味十足的“拼音字母跳一跳”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又巩固了拼音知识。不远处,中年级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他们身体向后倾斜,使出浑身解数往后拉,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精神。跳山羊区域同样热闹非凡,同学们有序地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助跑、起跳,每一次成功的跨越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和成长。而高年级的学生们,则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地练习着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整个校园里充满了活力与朝气。
“在我们的体育课中,我们开设了拔河、跳山羊还有跳绳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并且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锻炼。”沱江镇第一小学学生李子淇说道。
截至目前,江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均已实行15分钟课间时间以及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同时,各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精心安排体育课和课间活动项目,打造特色大课间操,积极组织有特色的课间体育活动,促进打造“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的学校全员体育特色。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