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竹)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经管系学生党员舒可、黄颖、郑志英将刚获得的国家奖学金捐赠给学校教育基金会,用于帮扶家庭困难学生。这是学院继2020级学生陈理环将自己的国家奖学金全额捐赠后,“党建+资助”育人模式结出的又一硕果。两届学子累计1.8万元的爱心传递,勾勒出长理青年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成长轨迹。
2024年,陈理环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当日,即全额捐赠给学校教育基金会。大学四年累计志愿服务1052小时的他,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在学院开展的“经膺工程”校园辅学志愿活动中,舒可、黄颖、郑志英了解到陈理环的爱心事迹,深受触动:“同为党员和志愿者,我们想延续这份温暖。”于是,当今年国家奖学金名单公布时,她们做出了同样的善举。
三位捐赠者的故事各有温度。会计专业的舒可是同学眼中的“及时雨”,总能第一时间为他人排忧解难;黄颖身材娇小,却总在志愿服务中冲锋在前,今年更获评学校“百优”大学生;家境相对困难的郑志英,面对父亲长期住院的经济压力仍坚持捐赠:“一定也有和我一样经历过困难的同学,我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帮到他们。”她提议拓宽资助覆盖面,让更多经济困难学子获得帮助。
在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润物无声”的育人哲学正悄然生根。从陈理环的“首捐”到三名学子的接续,党建红心与育人匠心交织出独特的教育图景。学院经管系党总支书记朱骞说:“这不是简单的捐赠,而是价值观的传承。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同学加入这个行列。”
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在这片立德树人的沃土上,越来越多学子正把爱心化作火种,让青春在服务他人中绽放绚丽华章。
编辑:吴瑞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