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张晋超)3月18日上午,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岳阳市档案馆举行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校、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校、馆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
"红色记忆"思政实践课堂现场。
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黄小珊和岳阳市档案馆馆员刘庆莉联袂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在岳阳市档案馆岳阳历史展、任弼时展等主题展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50余名同学上移动思政课。用展板代替黑板,用文物、档案代替PPT,把展厅变成课堂,移动课堂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2-1BS班李慧媛同学说:“把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展馆,通过实物档案穿越历史时空,让我们对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思想触动更加深刻。”
“师生聆听'岳阳市文物保护。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鲁涛指出,岳阳市档案馆是保护和传承文明历史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馆、校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在又携手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这次合作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思政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实践。继这次开展首场“场馆里的红色记忆”移动思政课后,双方将依托馆藏的丰富红色资源,更加积极地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滋养中厚植爱党报国情怀,淬炼使命担当品格。
鲁涛在会议上进行讲话。
岳阳市档案馆馆长张莉介绍,红色资源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富矿”,档案馆正是这座富矿的保护者、开发者、利用者。作为守护城市记忆的文化中枢,档案馆珍藏着见证岳阳历史、革命英雄、现代化建设的珍贵资料。这次共建既是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使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未来将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以情景化教学、课题化研究、数字化展陈等方式,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丰富精神滋养。
张莉在会议上进行讲话。
此次校、馆共建合作,通过构建“资源互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成功搭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育人的贯通桥梁,诠释了“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场景,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岳阳思路和实践样本。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