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环)操场上,跳绳的同学身轻如燕,彩绳飞舞;踢毽子的同学配合默契,毽子上下翻飞;篮球和乒乓球场地,同学们活力满满,尽显运动风采……每到课间,吉首市第三小学校园内一片热闹。
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所有班级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吉首市第三小学校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仅延长了课间时长,增加了体育课,还进一步丰富了特色教育课程,为学生营造了更加优质、多元的成长环境。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为每班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目前这一举措已经全面落实到38个教学班级。体育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篮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以及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少同学表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愈发浓厚。
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学校精心开设了葫芦丝、古筝、书法、苗画、花灯戏等特色课程,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也已成为学校课后服务中的“标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艺术情操、丰富着他们的文化涵养。
延长的课间、增加的体育课与特色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三小学子全面发展。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在特色课程中提升了艺术素养、厚植了文化底蕴。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知识与技能。”吉首市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志芳表示,未来,学校将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吴瑞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