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教育强国看湖南·高校行㉒ | 湖南工业职院:助力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培育“双创”智造人才

2025-02-17 14:01:1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张晨莲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湖南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书写教育华章,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湖湘力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即日起,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推出“教育强国看湖南·市州行/高校行”专题策划,巡礼式宣传各地各校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格局性变化和跨越式成就。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张晨莲

“进一步推动科创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更多有志创新创业的青年学生敢想敢拼、努力奋斗、实现梦想……”近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圆满收官,共青团中央向共青团湖南省委学校部发来一封感谢信,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信中被表扬。

省赛奖项65项、国赛奖项10项……近两年,学校通过完善体系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助推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注重顶层设计 完善“双创”新体系

学校单独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制定下发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制度,组建了包括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在内的校院两级双创工作管理队伍。

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科创竞赛列为A+级赛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设立专项经费……学校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评优评先等学生日常管理和发展评价考核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8.png

跬步不离团队赴企业调研

“比赛结束后,我们团队获得了学校创新创业奖学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该校学生王婧怡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金奖“跬步不离——斜撑离合器开发先行者”项目的负责人,她拿到奖学金后跟家人分享了这一喜讯。

学校建立创业项目培育机制,不断整合学校、校友、企业三方的力量,为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打通渠道,形成“领导重视、部门统筹、学院负责、教师投入、校友关注、同学互助”的全员创新创业工作格局。

创新人才培养 点燃“双创”新引擎

学校紧密对接湖南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不断引入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鼓励学生聚焦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主动服务湖南省“制造高地”建设。

“如何在芯片的方寸之间,探索热沉材料制作的另一种可能?”学校学生楚荞依是一片冰芯项目的负责人,在课堂上了解到国产高功率芯片热沉材料的发展现状后,前往校企合作企业调研,通过自主创新核心设备,历经1000多个日夜,800余次实验后,创新金刚石/铜热沉材料的制备技术,为中国“芯”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该项目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

9.png

一片冰芯团队成员讨论实验参数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对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此过程中,学校将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规范深度融入课程内容,旨在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致力于塑造其创新人格,并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中。”学校教务处处长周哲民介绍道。

围绕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遴选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制造”等5个专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建设示范点,开发包括一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中,两门课程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目前,学校聘创新创业名师工作室负责人13人,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206人,与岳麓高新区、山河智能等共建智能制造学院,与中联重科共建中联产业学院,与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工业视觉产业学院,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创,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2024年第二届“湖湘工匠”评选中,学校校友7人上榜,其中卜伟伟获得五一劳动奖章,龙卫国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多名校友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构建实践平台 赋能“双创”硬支撑

早上八点,学校严丝合缝团队学生负责人钟家豪来到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围绕大间隙钎焊技术,与团队成员开始了探讨。经过夜以继日地研究,自主研发了智能钎焊生产线,该团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金奖。钟家豪表示,“十分感谢学校提供的支持,让我们能够在实验室、创新基地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

10.png

严丝合缝团队进行实验与研究

校园文化设计、工程技术研发、品牌拍摄运营……在总面积3000余平方的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同时容纳24个项目入驻孵化。该基地服务中心先后被授予湖南省青年文明号、第19届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称号。

“依托基地,学校强力打造以“工创空间”为‘1’的校级综合型创业实践平台。同时依托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与实验室,各二级学院也分别成立了‘N’个小型创客空间。”学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彭波介绍道,“‘1+N’创客空间集群,为学校‘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工作场所。目前学校建有创新创业大师工作室13个,与多家企业共建创业孵化基地。”

同时,学校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现有创新创意类社团41个。通过深入挖掘“楚怡”特色资源,学校精心打造工创讲坛等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