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种子都奔赴春天
衡阳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谢玉超
春风一笑,万物蓬勃。当春雨浸透校园林荫大道上的香樟,玉兰枝头也已凝结着新一季的清香,教学楼旁的桂花树,则正在新芽的挤压下发出轻轻的声响。
此时,我们站在2025年的春天里,与新的时光郑重相约。请允许我用种子的语言,与你们细说奔赴春天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破土,每一次扎根都蛰伏黑暗。
清晨的琴房,总有人在弹奏单调的音阶;傍晚的操场,总有人在品尝咸涩的汗水;夜晚的画室,总有人在重复枯燥的线条……这些场景,我想同学们都不陌生。一道题没做出来就失望,一次考试滑坡就气馁,学习状态不佳就迷茫……这些情绪,我想同学们都曾体会。那么,如果在单调、咸涩、枯燥中,你就给自己贴上了“我不会”“我不好”“我不能”的标签,如果在失望、气馁、迷茫后就躺平,我们错失的,将是破土而出的良机!因为,在泥泞里扎根,是每一粒种子破土的前提。
大家的学长王驰祥同学,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只有868分,却用三年时间追到高考603分。班主任龙宏久老师说:王驰祥没有秘诀,唯有硬撑。他不过是每天比别人多学习几分钟,每天比前一天多专注几分钟。是啊,只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咬牙坚持,把朝霞和月色熬成养料,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的脚步。
同学们,请注意:所有那些在黑暗中蛰伏的岁月,都是光明在丈量破土的勇气。
第二个故事:关于拔节,每一寸成长都靠近太阳。
同学们,在我看来,你们时时刻刻都在成长。在奔跑的足迹、朗朗的书声里,在每一声“老师好”的礼貌问候、每一句“还有我”的团队合作里,我看到你们各方各面的拔节生长……
这个学期开始,我建议每班都可以去推行“微目标计划”。我们可以在教室后墙画一棵成长树,每个同学每周张贴至少一片写着小目标的叶子,比如“今天必须听懂两道数学题”“星期三前一定背出《过秦论》”“这周我要记住50个英语单词”……大家还记得吗?郑婉晴,正是用几千张速写草稿铺就了通往中央美术学院的路;何姝军,正是以每天多突破0.001秒的毅力跑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门。
同学们,请记住: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带着太阳的刻度。
第三个故事:关于绽放,每一场奔赴都抵达春天。
那个数学不及格的女生,正在聚光灯下享受观众的喝彩;那个在课上偷偷看小说的男生,早把高中生活写进了剧本;那个记不住物理公式的篮球少年,已经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他们,都在适合自己的枝头尽情绽放。
同学们,请相信:没有一粒种子会在春天迷途,没有一朵花会被春光辜负。
老师们,同学们,朴素忠诚的二中土地,从来不会怠慢任何一粒想要发芽的种子!我想:此刻,若俯耳贴地,我们一定能听见万千种子翻身的声音。新的学期,我祝愿我们能成为这样的人:在书本里播种太阳的人,在习题中雕琢星光的人,在命运答卷上描绘彩虹的人。那时,我们便可以骄傲地说:看啊,这就是我努力奔赴、竭力抵达的春天!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