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新学期校长说 | 杨平:借哪吒无畏之志,破少年青春之茧

2025-02-18 17:26:1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平

1739842585645.jpg

借哪吒无畏之志,破少年青春之茧

南县城西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杨平

热闹而又温馨的寒假生活已然结束,大家最怀念的是什么呢?今年春节,万众期待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热映,截至目前票房仍一路狂飙,成功闯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名。这部电影爆火的原因不仅在于制作团队五年磨一剑精心呈现的动画效果和故事情节,更在于哪吒这一角色被赋予的时代意义和精神价值。因此,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借哪吒无畏之志,破少年青春之茧》,具体对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打破成见:青春的模样是“做自己”

电影中,哪吒生而为魔,被世人贴上“祸乱”的标签。从最初抗拒“魔丸”身份,到最终坦然接受自己的全部,并主动承担责任,他用行动证明——“即便是魔,那又如何?”哪吒的这一蜕变过程正是心理学中“自我接纳”这一概念的生动演绎。

自我接纳,并非一味认可自己的优点,而是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坦然接受自身的缺陷和局限,不因外界的眼光而自我否定,学会扬长避短。面对被贴标签的情况,有人怒火中烧,非要与对方争个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踢;有人选择摆烂到底,“你说我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有人心理防线脆弱,甚至不惜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翻过它,你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面对各种不属于你的标签,别忘了要用行动反击,撕掉标签,“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二、永不言弃:青春的态度是“不服输”

在影片结尾,东海龙宫与天庭大战结束后不久,东海龙王试问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却不曾想哪吒却说“我想试试”。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少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学习中的困难、赛场上的挑战、青春期的矛盾等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迷茫,“做不到”“算了吧”这些声音可能让我们丧失信心、一蹶不振。但常言道,只有输得起的人,才配得上赢,大方地承认当下的失利,并以不服输的意志寻求进步,才是成长最好的姿态,哪怕下一次可能还会输,也要输得比上一次更精彩。一时的失败不等于要放弃努力,青春就应该输得起且不服输!

三、直面未来:青春的底色是“肯奋斗”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他与自我和解、逆天改命的决心让无数观众动容。谁的人生没有高低起伏,但人与人的差距在于,当一些人自暴自弃时,真正的强者正转变思维,破局而出。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实干精神,敢于立大志、立长志,将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奋斗的路上,如果你觉得很苦、很累,千万不要泄气,因为你走的是上坡路。

老师们、同学们,一鸣从此始,奋斗恰如时!新的学期已经开启,新的征程已经起航,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破茧成长,书写专属于2025年的人生答卷!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mo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