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票房的一路走高,特别好奇:为什么儿童和成人都如此喜欢这部影片?如果我们的课堂儿童和成人都喜欢,那该多好!出于好奇心,直奔影院。看完后复盘,发现有“三条主线”牵引。
情感线:影片有丰富的情感关系,符合观众需求。
数字化时代节奏快,数字化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越来越少,人们不愿表达情感,也很少感受到情感的表达。当影片中通过情节设计与技术手段将这种情感烘托到观众能感受到的时候,影片便会走到观众心里,填补观众心里对亲子情、兄弟情、夫妻情、朋友情、师徒情的空缺,让观众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影片里丰富的情感关系,为教师与学生、教师培训师与教师也带来了多维度的思考。
1.亲子情
东海龙王父子:东海龙王敖光与敖丙的亲子情,深沉而复杂。敖光身为龙族之首,肩负着全族的复兴重任,这份重担让他对敖丙寄3.予了极高的期望。当敖丙参与灵珠转世的计划失败,敖光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化解敖丙所犯下的过错,即便这意味着要与整个天庭为敌,他也在所不惜。在那一刻,敖光的眼神中,不再是对龙族复兴的执着,而是满满的对儿子的担忧与爱护。敖丙在得知陈塘关被屠后,并不相信是父亲所为,后面也证实,确实非父亲所为。在赢得战斗后,敖丙跟着敖光出发,但走了一段,敖光停下了脚步,让孩子尊重内心,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无条件支持孩子。
哪吒父母与哪吒:无论哪吒去陈塘关、还是被无量仙翁困在鼎中时,哪吒父母都无条件支持孩子,关心孩子。特别是其母亲最后的时候,虽然哪吒全身是刺,但母亲依然毫不犹豫的抱住了哪吒,并说道:“和您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唤起了观众对父母爱的回忆。哪吒对父母的爱,也让观众深深震撼。当哪吒得知陈塘关被屠,不顾一切回了陈塘关,四处寻找父母,氛围的烘托加上悲伤形象的呈现,让哪吒的悲伤揪住了观众的心。
申小豹父亲与申小豹:当小豹看到父亲受伤时,勇敢的冲了上去,在第一次捉妖队首领射箭时,父亲毫不犹豫的挡在了小豹身前。在最后逃命的关键时刻,面对追射过来的箭,父亲独自挡了箭,让申小豹脱身。
从亲子情来看,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反映在教师对学生身上,是一种包容且充满期待的爱。教师要坚定支持学生,教师要接纳学生的全部,包括优点与不足,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不断进步。这种爱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学业上引导,还在生活和心理上给予关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也适合教师培训,要给予教师无条件的支持,湖南省教师培训师的培养,就是在对学员无条件的支持下,让学员找到了自信,挖掘了自身潜力,唤醒并点燃了老师们对教育的热爱。
2.手足情
影片中申公豹与申小豹见面时,小豹以为哥哥还是仙,非常崇拜哥哥,以哥哥为荣为榜样。申公豹在陈塘关看守时,怕小豹知道真相将他打发回去,并将仙丹全给小豹带回家,对弟弟充满了爱。哪吒在玉虚宫见两位哥哥时怕形象不好,吃了药让自己睡着,请敖丙代替他去见哥哥们。当见完哪吒问敖丙哥哥们讲了什么,敖丙在流泪,敖丙也想哥哥们。敖丙说哪吒哥哥们问家里怎么样?告诉哪吒,无论在哪,哥哥们都保护他时,哪吒边听边流泪。
兄弟情展现的是崇拜与关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如同小豹对申公豹的崇拜,会激发他们向教师学习的热情。教师要珍视这份信任,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如同申公豹对小豹的爱护,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他们迷茫时给予指引,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教师培训视角,培训师应自身加强学习,精进专业,能为教师做好榜样,引领前行。
3.夫妻情
哪吒父亲对母亲的爱,从每次战斗中都为母亲守护,到最后母亲化为仙丹后,装仙丹放在心的位置,都凸显了父亲对母亲的爱。
夫妻情体现的是相互守护,教师培训师与教师之间也应如此。培训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要给予教师全方位的支持,无论是在专业技能提升还是职业发展规划上,都为教师发展着想,不仅仅是一堂课的关系,而教师也要尊重培训师的付出,积极参加培训工作,共同为提升教育质量而努力,在这种相互守护的爱中,实现共同成长。
4.朋友情
天劫过后,哪吒与敖丙的灵魂得以保全,却面临魂飞魄散的危机。为了拯救两位英雄,太乙真人决定使用七色宝莲为他们重塑肉身。然而,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敖丙的肉身重塑失败。哪吒决定与敖丙共用一个肉身,并承诺会通过成仙考核来帮助他。即使在陈塘关被屠,认为是龙王所为时,哪吒依然信守承诺,完成了第三项考核获得了玉液琼浆帮助敖丙重塑肉身。到最后战斗胜利要分开时,哪吒在等,敖丙果然回来与哪吒汇合。这种友情,也是观众所期待的。
朋友情里的忠诚与信任,在教师与学生、教师培训师与教师之间同样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朋友般的信任,学生才会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教师培训师信任教师,给予他们自主实践的机会,就像湖南省的教师培训师一样,充分支持,充分信任,搭建实践平台。教师也会以忠诚的态度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提升自我,双方共同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5.师徒情
太乙真人对哪吒与敖丙,从重塑肉身,到玉虚宫经过的考核,直到后面敖丙再塑肉身他对徒弟都是尽心尽力培养,甚至不惜生命。
师徒情中的尽心尽力,教师对学生、培训师对教师都应秉持这种精神。教师要像太乙真人培养哪吒与敖丙一样,倾尽全力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培训师也要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和理念传授给教师,助力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进阶,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爱,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这些情感中的爱,让教师与学生、教师培训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充满温暖与力量,为教育的良性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校,关系建设意义重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知识传递与心灵沟通的桥梁;师师关系融洽,利于教学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和谐生生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紧密家校关系,整合家庭与学校教育力量;顺畅干群关系,保障学校管理与决策高效执行。但当前关系建设仍存挑战,深入研究如何优化这些关系,能营造优质教育生态,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对提升教育质量影响深远。
故事线:影片有动人的故事,牵动观众的心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和敖丙为了获取玉液琼浆以恢复七色宝莲,从而救回敖丙的肉身,前往玉虚宫参加仙门考试。考试中,他们需要通过三次捉妖考核。
1.第一次考核:捉拿土拨鼠妖怪
哪吒和敖丙面临了意料之外的挑战。土拨鼠妖被描绘成一种憨态可掬、人畜无害的形象,它们并没有真正危害人类,但却被玉虚宫视为“妖”需要被捉拿。哪吒和敖丙在捉拿过程中,由于哪吒的魔气不能暴露,两人需要轮流控制身体,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最终,哪吒在被土拨鼠妖打晕后,敖丙才得以控制身体完成捉妖任务。
故事的冲突在于哪吒的魔气不能暴露,两人需要轮流控制身体。故事的冲突在于哪吒弱时,对手是鼠老二,鼠老二赢。敖丙控制身体时,对手是鼠老大,鼠老大败。而且哪吒弱时,赶忙找药让自己睡着,甚至在药掉进泔水中自己呕吐后,想喝自己的呕吐物来让睡着。时强时弱的设置,牢牢抓住观众。最后,由于他们的高效合作,最终顺利捉妖。这如同学生课堂和培训课堂的设计,要体现冲突性和启发性,要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还要加强高效合作,以实现目标。
2.第二次考核:捉拿申正道
申正道是一个教导小妖努力修炼、渴望成仙的角色。在捉妖过程中,哪吒经历了陆战、水战和冰战,不同环境,用不同策略反击。然而,玉虚宫的无量仙翁却暗中使坏,让鹿童对申正道使用致命招数。哪吒本只想打败申正道,但鹿童的攻击却让局势变得复杂。申正道的儿子申小豹看到父亲受伤,愤怒地攻击哪吒,但被鹿童射杀,申正道为了保护儿子,束手就擒。申小豹死后,申公豹得知真相,愤怒至极。
哪吒面对不同环境采用不同战法。如申正道将哪吒引入水中作战时,因申正道能导电流,让哪吒不占上风。这时,哪吒用寒气将水结冰,为自己提供了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应对不同问题思考不同解决方案,引发学习者的思考。这就像主题式校本研修中的“研构策略”环节,针对各校不同问题要有不同的方案,这也是“一校一案”的逻辑。
3.第三次考核:捉拿石矶娘娘
对手是石矶娘娘。石矶娘娘是一个喜欢独自美丽的角色。这场考核的打斗场面被缩减,重点放在了情绪的渲染上。哪吒和敖丙在与石矶娘娘的对峙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仙界的黑暗和不公。最终,他们成功捉拿了石矶娘娘,完成了最后一场考核。
哪吒起初陷入困境,但不断尝试新战术,最终找到弱点取得胜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意志,鼓励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不轻易放弃。同时,也要像哪吒探索新战术一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在主题式校本研修中,若采用活动考核、通关晋级的形式,同时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支持,势必能极大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考核可设置不同难度关卡,涵盖教学实践、课程设计等多方面。支持方面,配备专业导师提供指导,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经验。这不仅能让教师在挑战中提升能力,还能营造积极的氛围,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成长,让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冲突线:影片有颠覆的对比或反转情节,让观众不断探索求证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角色的对比和反转构成了影片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这些复杂的情感和行为变化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观众对角色的认知。
1.申公豹:复杂的多面性
申公豹,这位在东海龙王的命令下监督陈塘关的角色,他的行为和态度在影片中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哥哥角色的对比:申公豹对哪吒与敖丙的态度是冷酷无情的,他严格监督他们的行动,确保任务的完成,仿佛他们只是完成任务的工具。然而,当他面对弟弟申小豹时,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是家人眼中的骄傲,是弟弟的榜样,充满了关爱和温暖。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他作为哥哥的责任感,也揭示了他在不同身份下的挣扎与无奈。
监督人员的对比:影片开始时,申公豹作为监督人员,严格限制陈塘关的人员出入。然而,在哪吒父亲李靖的一番话后,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不仅允许陈塘关购买所需的药材,还额外送上了大量鱼虾。这一转变展现了他人性的另一面,也体现了他在规则与情感之间的挣扎。
仙人角色的反转:影片开始时,观众以为申公豹是坏形象,甚至怀疑陈塘关的屠戮是他所为。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哪吒父母的出现,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申公豹其实是救了哪吒父母的恩人。这一反转不仅改变了观众对申公豹的看法,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正义。
2.龙王:从复仇到救赎
龙王的角色在影片中也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从最初的复仇者到最终的救赎者。
影片开始时,龙王带着愤怒和复仇的心态来找哪吒算账,他的行为充满了对哪吒的仇恨和对敖丙的保护。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龙王逐渐意识到真正的敌人并非哪吒,而是更强大的天翁。他开始与哪吒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天翁,展现出他的勇气和责任感。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龙王与哪吒一起对抗无量仙翁,他的行为不仅救赎了自己,也保护了鼎内的生命。这一转变展现了龙王从复仇者到救赎者的成长,也体现了他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3.无量仙翁:伪善的面具
无量仙翁是影片中最具反转的角色之一,他的行为和真实面目在影片中逐渐被揭露。
影片开始时,无量仙翁被描绘成一位得道的正道仙人,他的行为和言语都充满了正义和正气。观众以为他是维护正义的象征。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发现无量仙翁和他的徒弟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在哪吒修仙成功时布下穿心针,企图将哪吒等人炼成仙丹,以获取更大的力量。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哪吒、敖丙、龙王以及其他伙伴团结一致,成功击败了无量仙翁。这一结局不仅揭示了无量仙翁的伪善和邪恶,也展现了正义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这与现在教学中建议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非常相符,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习者去探究,去发现,去求证。这样才会印象深刻,才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教育中,摒弃对角色成长设限与标签化,是激发内在潜能的关键。当教师不被 “教学风格固定” 的标签束缚,能大胆尝试多元教学法,不断突破自我;学生也不会因 “成绩优劣” 标签被局限,尽情探索兴趣与特长。这种信任与开放,给予大家自主成长空间,在不断探索与实践里,激发创新思维,实现能力进阶,促使每个人朝着心中那个积极、优秀且充满创造力的自我不断迈进,绽放独特光彩。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