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常宁站 | 名刊伴我过寒假】小记者郭承杰读《迎难而上的“桥梁大师”》有感

2025-02-18 18:55:3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郭承杰

图片1.png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桥梁大师,名字叫做陈政清。他在桥梁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在困难中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的内心十分震惊,我要向陈政清爷爷学习。

1978年3月,30岁的陈政清就读于湖南大学力学专业。但他患有神经性耳聋,学习英语听力方面存在障碍,所以他买了一台收音机,时常放在耳边听英语,十分刻苦努力,不浪费一点时间。通过与时间赛跑,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在湖南大学获得了硕士的学位。1984年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通过考试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深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陈正清曾说过,“可能我的路漫长了点,但是我耐心比较好,能持之以恒,不管是对理想还是对科研,我都坚持下来了。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从这句话我们能知道陈政清十分刻苦,能够持之以恒,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987年陈政清博士毕业,可是,他接到一个非常难得桥梁设计。设计人员认为这种大跨度的桥会有一种非线性效应,可是,他们又无法确定其影响程度,这成为了一个难题。陈政清下定决心解开这个难题,他找准切入点,经过反复推导和计算,经过六个月的日夜奋斗,他终于计算出了准确答案。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矮寨大桥跨越1000多米宽的德夯大峡谷,海拔十分高,竟然有571.1米,在这么高的地方建大桥,他们能成功吗?读到这里,我为他捏了一把冷汗。陈政清和工作人员反复考察地形,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测出了德夯大峡谷的风速。可见,在这么高的地方建大桥是多么不容易。风吹来的时候,大桥晃来晃去,像鱼在水中游。鱼游动时靠什么来稳定方向呢?没错,就是“鱼鳍”。于是,陈政清也想到给这个大桥装上“鱼鳍”。这个“鱼鳍”就是“稳定板”。陈政清采用了“多稳定板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2012年矮寨大桥正式通车,居然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可见,陈政清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奇迹。

读完桥梁大师陈政清爷爷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困难无处不在,但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敢于创新,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里陷入困境时,要以这些桥梁大师为榜样,不畏惧、不逃避,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迎难而上的“桥梁大师”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桥梁建设知识的了解,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记者 郭承杰指导老师 李晓明 阅读内容:《小学生导刊》2024年第17期中的《迎难而上的“桥梁大师”》

编辑:肖亚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o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