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衡阳县站 | 名刊伴我过寒假】岁月深处的坚守之光——小记者周佳穗读《篾匠阿爷》有感

2025-02-18 09:50:5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周佳穗

图片3.png

读完《篾匠阿爷》这篇文章,我觉得它宛如一首激昂的赞歌,纵情颂扬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满含深情地向传统工艺致以崇高的敬意。阿爷那双手,布满了层层老茧,这不仅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印记,更是他对篾匠工艺无尽热爱的有力证明。每一次劈砍,每一次编织,于他而言,都是在与竹子倾心交谈,亦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寻。

文章中,阿爷在自家院子里编织的场景,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阳光透过竹叶,洒在阿爷专注而坚定的脸上,他的每一次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他的每一次编织,都是对竹条的一次重塑。阿爷的身体或许已经年迈,但他的精神却比任何人都年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的坚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编织下去!”那一刻,我仿若真切目睹了生命究竟是怎样在悠悠岁月中顽强绽放华彩。

阿爷的手艺,是对抗时间流逝的一种方式,他在编织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他的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他们在孤独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正是对生命不屈抗争的激昂赞歌。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他们的精神却伟大。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笃定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置身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浪潮时常将我们席卷裹挟,以至于我们常常忘却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用心欣赏近在咫尺的美好。阿爷的故事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我们沉睡的灵魂。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去追求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阿爷的生活态度,还有他对工艺的那份痴心执着,既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更是给予我们每个人启迪。

阿爷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竹林深处,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熊熊烈火,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他的事迹,是对传统手艺人的热烈致敬,也是对那些在喧嚣世界中依然保持初心的人的深情颂扬。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阿爷的故事提醒我们,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对工艺的热爱,对完美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在风雨中前行的灯塔。

(作者 衡阳县站石口中学小记者 周佳穗 指导教师 刘娜 阅读内容:《初中生》2024年第13期中的《篾匠阿爷》)

编辑:吴瑞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