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权威发布 > 详情

【局长谈教育】田祝军:锚定教育强县目标 以教育家精神谱写古丈教育新篇

2025-09-05 17:01:3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田祝军

金秋送爽启新程,丹桂飘香育新人。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秋季开学工作会议,既是全面盘点过去一学年全县教体事业的“成绩单”,更是共同谋划新学年的“路线图”。特别借着大家全员培训的机会将参会范围覆盖到全体教师,就是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教育的“当下事”与“长远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合力,推动全县教体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再提速、再突破。

一、肯定成绩,“五新答卷”精彩纷呈

过去一学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教师的并肩奋斗中,全县教体事业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的良好态势,在全州率先完成农村初中城区集中办学,成功与海亮集团签约,推进名校共同体建设,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分量的“五新”答卷。

一是各学段协同攀升,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学前教育普惠底色更浓,成功承办湘西州2025年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比赛,“山村幼儿园”早教经验频频登上国省媒体。基础教育根基更牢,面对中考全省统考的竞争压力,我县中考七科总均分、优秀率依然保持在全州前列位置。高中教育再攀新高,职业教育特色凸显。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与湘西州职院实施“3+2”职贯通培养。体育事业再添荣光,县体校输送的运动员在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中斩获金牌3枚、铜牌3枚,在湖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中共获16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

二是专业素养持续提升,师资队伍焕发“新活力”。师资补充精准有力,公开招聘高中紧缺学科教师、专业教师5名、职校专业教师4名,分配公费定向师范生6名,衔接对口帮扶支教教师13名,调整58名农村初中教师到城区中学任教,填补了初中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帮扶培训纵深推进,推动一小、二小等4所学校与长沙地区名校共同教研活动,高标准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体育学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参训率100%,“国培计划”参训人数达420余人。建成州县名师工作室6个,培育州县级学科带头人20人,高质量举办全县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城区幼儿园教师素养大赛及全县阅读教学竞赛活动,古丈一中宋丹丹、邓梦桃,古丈一小向竹,芙蓉幼儿园向冬丽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在省州各类竞赛活动中名列前茅,展现了古丈教师的风采风貌。

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夯实,办学环境展现“新面貌”。控辍保学筑牢底线,深入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累计走访学生1.8万余人次,义务教育巩固率、“五类学生”入学率均保持100%。教育资助精准暖心,春季学期发放教育资助资金459.8万元,精准惠及7150人次学生,2名学子获实事助学基金会“创新型人才奖”,15名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资助,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师生的后顾之忧,全县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办学条件持续优化,县职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古丈一张、罗依溪标准化项目进展良好,补充义教阶段电脑配置升级共216台,新建城区实验操作考室3间,完成9所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困难学生棉被需求,14所义教阶段学校消防设备配备,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平安底色更加鲜明,校园安全筑牢“新防线”。安防建设全面升级,专职保安配备、封闭式管理、一键式报警器、视频监控达标率保持“四个100%”,新增校园人脸识别系统、轨迹跟踪摄像头等智能安防设备25套,智慧烟感报警系统350套,实现校园重点区域“无死角”监控。隐患整治常态长效,全年排查整改校园消防、校舍、食品等安全隐患68处,开展“防溺水”“利剑护蕾”“交通安全进校园”等专项行动79次,组织安全演练2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安全告家长书5万余份、观看各类安全警示教育视频400余班次、开展主题安全主题班会400余次,有力维护了教体系统大局稳定。

五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根基彰显“新定力”。党建引领深度融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教体系统党员干部专题学习76场次,实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支部学习、党员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党组织,选优配强调整了芙蓉学校、古丈一小、古丈二小等7名党支部书记、校长,确保了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作用。持续深化清廉学校建设,3名清廉专干被评为湘西州“2024年度清廉建设先进个人”,多名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全县“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得到持续巩固。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每一位校长的担当、每一位教师的付出。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问题,“机遇挑战”必须警醒

成绩属于过去,前行更需清醒。当前,古丈教育正处在“爬坡过坎、提档升级”的关键期,既面临政策利好的“机遇期”,也面临竞争加剧的“挑战期”。

从政策导向看,2023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就提高全省义务教育质量出台“20条意见”,推动形成“大抓教学,狠抓质量”的格局。2024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时隔16年再次吹响建设教育强省的号角。今年开年,教育大会从全国分层级开到了省州县。州教体局也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教育质量夯基攻坚年、综合改革深化提升年、体教融合品牌创优年‘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学校安全水平提升、教育数字化提质‘三大’工程”,足见教育事业在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这也为我们办好古丈教育事业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与明确的指引。

从群众期盼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已经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不仅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学校,更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不仅希望有好老师,更希望老师能因材施教、用心育人;不仅希望学校环境好,更希望学校能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但当前,我县还存在“城区学校择班热、农村学校留生难”“部分学科成绩偏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课后服务流于形式、满足不了学生兴趣”等问题,这些都是群众的心头事,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硬任务。

从自身短板看,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校长管理能力“有差距”。部分校长缺乏“闯劲”和“干劲”,习惯于“按部就班”,对教学质量的跟踪问效“抓一阵、放一阵”,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有的校长“重硬件、轻软件”,把精力放在校园建设上,却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少数校长“怕得罪人”,制度执行“打折扣”,学校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有短板”。部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不够,对新课标理解不深,课堂教学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年轻教师“躺平”现象尚未完全扭转,年纪轻轻不思进取、不钻研教材、不研究教法,课堂教学“老一套”。三是教学质量提升“有瓶颈”。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学生全面发展不足,音体美等学科课时保障不到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学生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三、聚焦重点,“五个坚持”上求突破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建设教育强县”这一主线,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突破”。

一要坚持质量立教,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上求突破。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全体校长、教师要把“抓质量”作为第一责任,以实绩论英雄。校长要当好“领头雁”,把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要建立“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每月分析各年级、各学科成绩,对连续下滑严重的班级、学科及时约谈整改。要带头深入课堂,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不定时开展推门听课,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持续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在评优评先、绩效分配上给予倾斜,坚决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班子要当好“攻坚手”,把重心用在质量赋能上。牵头破解质量难题,带头开展质量攻坚,按学科分工对接薄弱学科,联合骨干教师剖析根源、制定攻坚方案。要抓好教学过程监督,重点检查教师教案规范性、作业批改及时性,对“无教案上课”“批改敷衍”等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同时,要确保教师教学需求快速响应,为教学质量提升扫清障碍。教师要当好“引路人”,把心思用在教书育人上。要精心深耕课堂,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备课、授课,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打造高效课堂,严格杜绝“无教案上课”“照本宣科”现象。要充分关注学生成长,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都能出彩。

二要坚持人才兴教,在打造专业教师队伍上求突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以“专业成长”为核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抓好“梯队培养”,破解师资断层。要实施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青蓝结对”“跟岗学习”“赛课比武”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要开展“骨干教师领航行动”,遴选一批县级骨干教师,承担送教下乡、教研指导任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重视“老教师传帮带”,鼓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让老教师充分发挥余热。要深化“培训赋能”,提升专业素养。依托“异步双师”“国培计划”等平台,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各学校要在每学期期初开展好“新课标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确保教师懂课标。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要健全“考核评价”,激发队伍活力。从教学业绩、培训参与、教研成果、师德师风等维度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在职称评聘中优先推荐,让“干得多、干得好”的教师得实惠、有奔头。同时,要结合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讲述教师的感人故事,不断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有尊严、有荣誉、有获得感。

三要坚持改革强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求突破。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敢于打破“老套路”“旧思维”,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让教育更有活力、更有质量。要发展特色教育,让品牌“亮”起来。学前教育要办好“山村幼儿园”项目,扎实推进县幼儿园、县芙蓉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园,打造一批特色化、品牌化幼儿园。义务教育要推进“一校一品”建设,每个学校至少打造1个特色项目。高中教育要抢抓海亮教育古丈一中名校共同体建设机遇,推动教师成长、教学质量“双提升”。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优质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入学即就业”。要深化课堂改革,让教学“活”起来。大力推行高效课堂,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减少机械刷题,增加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爱学、乐学”。要优化课后服务供给,充分挖掘好本土文化,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开设好舞蹈、绘画、足球等多样化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开展好每学期的“课后服务成果展”,让家长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要推进评价改革,让导向“明”起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教学改革、家校沟通等纳入评价内容,让“教得好、管得好、有爱心”的教师有地位、有荣誉。要完善学校评价体系,从办学方向、课程实施、师资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评价学校,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要坚持安全护教,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上求突破。安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织密“安全防控网络”,守住底线不出事。持续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实时监测校园门口人员流动、食堂食品加工等关键场景,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要聚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安全精准施策,积极构建“全领域、全时段、全主体”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要压实“安全责任链条”,确保责任不落空。应急管理股要统筹部署调度好全县校园安全工作,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校长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定期带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每天开展好班级安全检查,强调课堂安全纪律。要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意识不松懈。严格落实安全教育“1530”工作机制(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简短提醒、每周放学前5分钟集中教育、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专题讲解),认真开展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利用好“家长群”,及时推送安全预警信息,形成“学校管校内、家长管校外”的协同护安格局。

五要坚持党建领教,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上求突破。党建工作是教体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要建强党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优先选拔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党员教师担任学校中层,继续开展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每年开展1次述职。持续打造好校园党建阵地,展示党员教师风采、党建工作成果,营造“处处是党建阵地、时时受党性教育”的氛围。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亮身份、树标杆、作表率”为核心,推动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走在前、干在先。党员教师要争当“教学改革先锋”,主动承担新课标实践、高效课堂建设等重点任务,带头开展“党员示范课”“党员公开课”。要争当“作风示范先锋”,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规范,在教育教学、防溺水、校园安全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带头值班值守、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担当,带动形成“人人争先进、事事讲奉献”的良好风气。要净化教育行业风气。聚焦招生录取、职称评聘、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台账”,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杜绝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要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教师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礼金、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对查实的教师依规依纪处理,并在全县教体系统通报,不断营造“清正廉洁、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

今年,我们坚定推进农村初中城区集中办学,顺利撤并所有农村初中,这是我县教育布局优化的“里程碑”,是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突破口”,更是让农村学子共享优质教育“关键举措”。一大批从农村调入城区的教师,既是这场教育改革的“亲历者”,更是推动优质教育落地的“主力军”。在此,对各位进城教师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带着农村教育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快速适应城区学校的教学节奏与管理模式,把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热忱,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讲授、课后的悉心辅导。要主动对标城区教育的更高标准,积极参与教研交流、课程创新,在专业成长上“快马加鞭”,既要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更要争当城乡教育融合的“排头兵”。要扛起责任担当,把农村教师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带到新岗位,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中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身在何处,育人初心不变”的新活力、新动能!

同志们、老师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古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体人的拼搏与奉献。希望大家立即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迅速收心归位,在状态上要迅速调整到位,在工作上要有序衔接到位,在纪律上要从严执行到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用教育家的情怀和担当,奋力谱写古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新古丈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作者系古丈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祝军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