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新学期校长说 | 常宁市洋泉镇东桥完全小学李俊:承历史之光,绘特色新篇

2025-09-04 17:08:3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俊

常宁市洋泉镇东桥完全小学校长 李俊.jpg

常宁市洋泉镇东桥完全小学校长 李俊

“四泉”流韵,“苍岭”叠翠。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东桥完小全体师生再次相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征程。

天安门广场的阅兵盛典仍历历在目,不仅彰显了国家力量,更向我们传递了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站在新学期的起点,让我们以这场阅兵为镜,汲取智慧、明确方向,共同书写东桥完小“争创特色优质学校”的崭新篇章。

一、回望来时路:深耕五育并举,夯实红色根基

过去一年,我们以“争创特色优质学校”为目标,根植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我们如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般迎难而上,在“五项管理”落地、课后服务创新、德育平台拓展中取得了扎实成效。

1.红色基因永传承

我们通过“走进敬老院”“祭扫烈士陵园”“参观萧石月故居”“水口山工运德育讲堂”等活动,让责任与担当在学生心中扎根。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化“走读常宁”实践,走进红色基地、走访乡贤,聆听并讲述本土故事,让红色血脉融入日常教育。

2.五育融合结硕果

阳光大课间、趣味运动会、篮球队让运动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合唱团、舞蹈队、美术班浸润每个孩子的童年;“救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家校共育论坛”守护每位师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每一位老师的汗水与智慧,印证着“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但任何一座山,挖一寸就会少一寸”。

二、立足新程:深化根基工程,开创特色举措

面对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我们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定义自己的学校特色。新学期,我们将延续并升级既往有效做法,并推出两项紧扣乡土实际的新举措,推动“特色优质学校”建设:

1.延续“育人三部曲”深耕计划

我们将整合提升上学期的三大举措,持续深化实施:

“乾坤圈”成长计划:完善分层培养机制,运用“学生成长档案2.0”动态追踪发展,让每个孩子获得适性扬才的机会。

“山河社稷图”融合课堂:深化AI技术与教学融合,推进“校本五育融合课程”开发,让跨学科学习成为新常态;

“万龙甲”心灵守护工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家校社联动,打造全方位育人共同体。

2.开创两项特色新举措:

(1)“田园课程”乡土实践工程

立足乡村学校实际,我们将开创:

“一方田”农耕教育基地:利用校园边角地、闲置地,班级分片承包“责任田”,开展节气农耕实践,在学习种植技能中感悟劳动价值;

“洋泉小调查”乡土研究:组织学生开展本土资源调查(水质、植被、民俗等),形成“我的家乡”研究报告,培养乡土情怀与研究能力;

“田园艺术节”成果展示:将劳动成果、调查研究通过艺术形式(绘画、手工作品、微视频等)展现,让学习与生活深度融合。

(2)“星光计划”特长培养工程

针对乡村孩子特长发展需求,我们将推出:

“每个孩子都是明星”特长普查:通过专业评估与自愿选择相结合,为每个学生确定一项重点培养的特长项目;

“校内导师+校外专家”双指导模式:校内教师负责日常训练,聘请本地非遗传承人、艺术工作者等担任校外指导老师;

“星光小舞台”月度展示会:每月组织特长展示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机会,增强自信,绽放光彩。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让东桥完小的教育更加贴近乡土实际,更加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优质教育之路。

三、汲取多元智慧:阅兵精神、荔枝哲理与教育实践

老师们,同学们,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从阅兵中汲取力量:

此次阅兵以其“智能化、体系化、无人化”的崭新面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工业的成果。其“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启示我们,教育也需注重体系构建与资源整合;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精准协同、米秒不差”的背后,是科学的训练和周密的保障,这提醒我们纪律、协作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我们将学习阅兵精神,优化教学管理,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从《长安的荔枝》中获得启示:

电影《长安的荔枝》中,九品小官李善德为完成运送鲜荔枝的“不可能任务”,展现了惊人的计算规划、资源调配能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会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信念,与乡村教育工作者在资源有限条件下依然奋力拼搏的精神息息相通。这种基于精密计算和务实努力的“突围”,值得我们借鉴到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中。同时,电影也对“系统性困境”与“个体努力” 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思考,提醒我们在奋斗中保持清醒,关注教育公平与人文关怀。

四、寄语未来:做教育的“践行者”与“思考者”

致同学们:愿大家从阅兵中学习纪律与协作,从“荔枝故事”中学习毅力与智慧。扎深乡土之根,勤学求知、勇敢追梦。在“田园课堂”中劳动实践,在“校友故事”中汲取力量,成为“有根、有料、有梦”的东桥少年。

致老师们:愿我们以“打破偏见,重塑可能”的勇气,推进“教师微创新计划”。学习阅兵的体系化思维和“荔枝任务”中的精益求精,鼓励跨学科教研、主题式教学实践。设立“特色教师工作室”,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点亮学生梦想的领航者。

五、结语:深耕乡土,静待花开

教育的使命,在于点燃心灯,照亮前行之路;在于厚植根基,守护生命茁壮成长。让我们从阅兵的昂扬斗志和《长安的荔枝》中的务实坚韧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

新学期,让我们全体东桥人——

以“红色基因”为根,筑牢信仰之基;

以“五育融合”为径,攀登特色之峰;

以“创新勇气”为帆,驶向优质未来!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mo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