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珠晖区东风教育集团总校长 王莉
秋光正好,硕果初绽。当熟悉的铃声再次在校园回荡,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当下,恰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期,“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深入人心;这一年,也是我们东风教育集团深化“素养导向”课堂改革、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奋进之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金秋,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问候,特别欢迎新加入东风大家庭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让我们以“东风”为号,以时代为卷,共赴一场温暖而坚定的教育之旅。
寄语老师:做“数字赋能、心怀大我”的新时代“大先生”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老师们,你们是那化雨东风,既要传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初心,更要以时代为坐标,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新学期,希望你们:
第一,以德立身,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希望你们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他们的情绪、兴趣与人格成长,要做学生价值观的“把关人”,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在多元文化中坚守中国心。
第二,以能促教,做“有智慧”的摆渡人。当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教学场景,但教育的本质始终是“人的唤醒”。希望你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一方面,善用数字工具,让教学更高效;另一方面,更要修炼“不可替代”的教育智慧,用“人的温度”弥补技术的“冰冷”,期待老师们成为“技术+人文”的双料名师。
第三,以爱育人,做“有格局”的筑梦人。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面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请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你们的每一次鼓励、每一次蹲下来对话,都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光。
寄语同学:做“强国有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追光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你们是“生在春风里、长在国旗下”的新一代,既享受着“数字时代”的便利,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新学期,希望你们:
第一,做“勤学善思、勇于探索”的求知者。知识更新的速度从未如此之快,希望你们保持“好奇心”——课堂上大胆提问,课后主动探究;更要学会“深度学习”:不满足于标准答案,而是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让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第二,做“团结互助、心怀他人”的同行者。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是“共同成长”。学会倾听同伴的想法,主动承担责任,也期待你们在合作中收获友谊与成长。
第三,做“责任在肩、强国有我”的践行者。青少年的样子,就是未来的样子。希望你们从“小事”做起: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在运动会上为班级拼尽全力,在科技节、艺术节中勇敢展示特长。
寄语师生:做“双向奔赴、共生共长”的教育共同体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教育最美的风景,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心灵的共振。新学期,让我们共同构建这样的生态:对老师而言,少一点“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多一点“我们一起探索”的平等对话;少一点“唯分数论”的急功近利,多一点“静待花开”的从容等待。对学生而言,少一点“被动接受”的依赖心理,多一点“主动提问”的求知勇气;少一点“独善其身”的封闭心态,多一点“与师共进”的信任敞开。
本学期,我们也将紧扣“提升质量、塑造品牌”两大重点,针对两校区在生源结构、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冶金校区在巩固足球、小提琴传统品牌的同时,重点发展科创与学科融合,打造“体艺+科技”一体两翼的新模式。东风校区在深化羽毛球、古筝特色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构建“体、艺、劳”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东风的土壤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节奏。
老师们,同学们!东风正劲,使命在肩。今天的我们,站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点——既要传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智慧,更要拥抱“数字赋能”“素养导向”的时代浪潮。让我们以此次开学典礼为起点,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东风的沃土里:用“师德如风”的温暖浇灌,用“勤学如风”的锐气滋养,用“双向奔赴”的合力培育。我坚信,当每一份努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当每一束微光都汇聚成星河,我们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教育春天!
最后,祝愿老师们工作顺遂、桃李芬芳!祝愿同学们学业精进、快乐成长!祝愿我们的东风教育集团弦歌不辍、再谱华章!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