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十七中学校长 袁敏
七月流火,暑气渐消,熟悉的铃声又在耳畔响起,我们又一次齐聚于校园,站在新学期的起点,共同回顾过往的耕耘与收获,一同擘画未来教育蓝图,携手开启新学期育人征程。
首先,请大家随屏幕一同回顾过去一学年的奋斗成果……我校共斩获校级荣誉4项、教师团体荣誉9项,教师个人荣誉更是多达85项!这些荣誉的取得和所有教职员工的付出和努力分不开,在此对大家表示诚挚的祝贺与衷心的感谢!
我常说,“师以生名,校以师名”,名师是名校的基石与灵魂。过去一年,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成为学生信赖、同事认可的教学骨干。未来,我期待能有更多骨干教师突破自我,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市级乃至省级名教师、名班主任,让我们的教师队伍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提起我们学校,不少人会用“卷”这个字来形容——学生“卷”学业,老师“卷”教学,干部“卷”管理。这份“卷”的劲头,恰恰是过去几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的关键动力。新学年,我们将继续以“提升质量、强化管理、打造品牌”为核心目标,让这份“卷”的力量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坚实步伐。
当然,“卷”并非盲目比拼,其方向与方式直接决定着能否真正推动学校发展。其实在上学期期末的成绩分析会上,我就曾谈到过“如何正确看待和践行‘卷’”这一话题。今天,结合我校实际,以及上学期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我想再从三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新学期的工作方向。
一、卷而有序:以“目标”锚定方向,在规范中夯实名校根基
“卷”出成长、“卷”出成果,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但若是“卷”出内耗、“卷”出混乱,就会背离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有序”的核心,是锚定教育本质与目标,张弛有道,久久为功。我校办学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讲得通俗一点就是既要“育分”也要“育人”。这一目标不能只挂在墙上,要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学校的很多顶层设计和规章制度,就是在落实这一理念。我希望各位老师在执行制度时,不仅要看到“规则本身”,更能读懂规则背后的育人深意——要从“保障学校有序运行”的表层认知,深入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思考,真正理解每一项规定的用心所在,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遵守与落实。
比如“课桌只留当堂书”这一要求,表面是规范课堂秩序,实则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无关物品干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二是培养学生的收纳整理习惯——正如我们常说的,“若不能整理好有形的物品,也难以梳理清无形的知识”,好习惯是学习的基础。
再如“初一每日读写20分钟”“不允许侵占学生午休时间上课”“不允许侵占学生眼保健操讲课”“晚自习规定时间后严禁讲课讲题”等要求,每一项坚持的背后,都凝聚着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量: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要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既要夯实学业基础,更要培养阅读习惯、作息习惯等终身受益的能力。
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些规定的初衷,就能更愉快、更自觉地将其落实。事实上,各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同小异,但最终拉开差距的,是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常规的工作做精做细,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坚守,更是我们打造名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卷而有法:以“专业”提升效率,在创新中锤炼名师素养
教育领域的 “卷”,它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形式的光鲜,而是摒弃浮躁、沉下心来,把精力用在课堂的提质上,把心血花在学生的成长里。我们身为教育者,唯有“卷”向实处,才能让教育的根基愈发牢固,让学生的成长愈发坚实。
我从不否认“熬时间、拼体力”也能取得成绩提升,“勤奋”更是学习与工作中永不过时的真理。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间与体力都是有限的,单纯依靠“拼消耗”迟早会遇到瓶颈。因此,以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以科学方法推动育人实效,才是我们更应追求的“卷”的方向。
第一“深耕课堂”练“教”法,让“卷”聚焦“高效课堂”。
新学年,我们要继续深化对校本课堂评价体系 “生命课堂三关键七要素” 的理解与落实,尤其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动力激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增加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强化“能力发展”,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搭建适合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第二“聚焦成长”研“学法”,让“卷”助力“学生自主”。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会学习”。我们要系统钻研“学法指导”,既要探索基于学科特性的具体学法,也要总结适用于所有学科的通识学法。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错题归类、解题思路复盘等学科专属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圈点批注法”、写作构思的 “思维导图法”等专项技巧。同时,更要向学生传递时间管理、目标拆解、高效记忆等通识能力——让学科学法与通识学法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帮助学生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具备自主探索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三、卷而有道:以“初心”坚守底线,在温度中彰显教育本真
这里的 “道”,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为人师表的底线,更是浸润在师生互动中的育人温度。在“卷”的过程中,唯有守住这份“道”,才能不偏航。
一是守“仁爱之道”,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果爱没有增加,一切都不会改变,要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唯分数论成败,关注学生的品德养成、习惯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十七中的校园里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二是守“协作之道”,做团队共进的同行者。同事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教育伙伴”。遇到教学难题时,多向身边人请教;有好的教学经验时,主动在组内分享;看到同事需要帮助时,及时搭把手——让校园里的“卷”,始终充满互助的温暖,而非恶性竞争的冰冷。“独行快,众行远”:人人都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互相欣赏、取长补短;人人都有小不足,所以我们要互相包容、彼此支持。“积极进取”与“团结互助”是十七中教师队伍最闪亮的标签;我相信这份精神会成为我们战胜挑战、共同成长的最强底气!
最后,我想说,各位老师,教育是一场需要用心、用智、用情的长期事业。“卷”不是目的,让学生成长、让自己进步、让学校发展才是我们的追求。希望大家在新学期里,以“有序”明确方向,以“有法”提升专业,以“有道”坚守初心,把“卷”的力量转化为育人的实效,共同打造有质量、有温度、有高度的教育!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在新学期工作顺利、专业精进!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