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望闻问切”四诊法: 湘潭医卫职院平安校园建设中的温度与力度

2025-07-01 15:12:4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龙婷婷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龙婷婷)6月28日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值班室的灯已经亮了。49岁的保安队长刘勇仔细检查着昨晚的巡查记录,在值班日志上写下:“凌晨1:20,护理楼亮灯,经查为护理学院王老师带领学生备战技能大赛”。这样充满温情的记录,每天都在这个校园里发生。

作为“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湘潭市平安高校”建设先进单位,湘潭医卫职院创新性地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融入校园安全管理,构建了一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安全治理体系。

望:科技赋能下的安全防线

“望”是学校安全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58.jpg

在湘潭医卫职院,校园安全监测网络如同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覆盖了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运动场等各个角落。保卫处每日实地巡视宿舍、食堂、教学楼等重点区域,每周不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开展会商研讨,形成“领导干部带队检查、二级单位责任落实、属地联动协同治理”的责任闭环。

“这个女生已经连续三天晚上独自在实训室待到很晚。”监控值班员李老师指着屏幕说。系统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后,值班辅导员立即前往查看,发现是学生小林在为技能竞赛加班,还特意嘱咐她临走时要关灯关窗。

这种“望”中见微知著的敏锐,正是学校安全治理的“第一眼”。

近几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420万元升级安防系统,已预警和成功处置了53起潜在风险。但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套冷冰冰的系统背后,是保卫处建立的“特殊学生关怀档案”,记录着多名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情况。

闻:倾听每一处安全诉求

“闻”是学校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广泛听取师生、家长、社区等多方声音,学校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校园安全的实际需求。

保卫处办公室不仅是应急突发事件处理部门,也是师生诉求的“安全门诊”。在这里,值班纪律本上详细记载着师生的诉求,且每一个安全诉求都会被认真对待。

2023年冬天,有学生反映德润楼宿舍出现漏水。保卫处联动学工处、基建后勤处连夜排查,发现是楼栋消防蓄水池水位浮球控制器损坏导致。学校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学生临时更换宿舍,学工处、保卫处、基建后勤处帮着同学们搬离宿舍物品,辅导员逐个开导安慰,直到凌晨2点才完成了所有宿舍更换、控制器修复。“那几天工人们加班到凌晨,就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洗冷水澡。”宿管阿姨回忆道。

学校在全面督促落实、量化管理安全工作“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安全工作、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年度综治考评等基础性制度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反恐防暴、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应急处突等方面的安全制度以及具体的排查制度和处突预案,推动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和管理信息化。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52.jpg

学校还成立了安全信息员队伍、校卫队伍,深入到宿舍、班级及时询问学生需求,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这种“闻”中见情、见理的治理方式,赢得了师生的信任与支持。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看出,该校“安全门诊”措施运行两年来,累计处理师生诉求237件,满意度达98.6%。这些数字背后,是保卫处建立的“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在发挥作用。

问:安全教育中的温度传递

“问”是学校安全治理的核心手段,通过深入调研、精准问效,学校能够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同学们,这个自称‘公安局’的诈骗电话,其实有五个破绽......”在反诈宣传课上,保卫处副处长李雨露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播放了一段自己亲人差点被骗的真实录音。课堂瞬间安静了,学生们的神情变得格外专注。而在一次消防演练中,一名学生在模拟火灾中成功引导其他同学撤离,并主动拨打报警电话,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这种“问”中见行、见果的教育成效,正是学校安全教育的生动体现。

学校每年坚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题教育活动,举办“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还通过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统一印制《安全教育应知手册》,组织消防演练、反诈宣传、急救培训等活动,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最让学生们感动的是,学校将枯燥的安全制度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师生十个必须遵守”,每天早上通过校园广播进行提醒。“这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的暖心问候。”24级新生李娜说。

切:精准施策的安全治理

“切”是学校安全治理的最终落脚点,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学校实现了安全隐患的系统性治理。

学校成立了安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和“六个一”工作机制,全面压实责任,坚持考核奖惩制度,将“平安高校”建设及维稳综治安全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专项考评的主要工作任务,实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特别是分管校领导坚持每日实地走访宿舍、食堂、教学楼等部位至少1处,分时段分区域进行校园巡视;每周不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讨;多次组织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召集一线师生员工开展座谈交流;随机与师生员工探讨交流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有效保障了学校整体平安稳定。

“每个安全隐患都需要‘对症下药’”,保卫处长马伟军说。学校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技防水平、外卖整治等方面,制定了科学的整改方案,并通过“一单四制”(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整改清单)等制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学校还通过“切”中症结,精准反馈促整改,对排查出的多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处置,确保问题“见底”“清零”。

数据最有说服力:近两年,学校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师生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保持在98%以上。保卫处全年共开展安全巡查200余次,处理安全隐患60余项,组织消防演练、反诈宣传、急救培训等活动40余场。

在硬核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充满人文温度的安全保卫故事。不论白天黑夜、风雨交加,保卫处始终坚守在校园的“第一线”,用脚步丈量安全,用坚守守护平安。

不仅如此,他们还处处体现着“医者仁心”:监控系统会特别关注晚归的学生;保安巡逻时会顺手帮学生收晾晒的被子;就连最严格的门禁管理,也会为送急诊的同学开辟绿色通道。

“安全不是冰冷的条条框框,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副校长成强的话道出了该校平安校园建设的精髓。可以说,在严格的安保措施下,校园依然保持着应有的活力和温度,在这个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篮里,安全治理同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