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园园 唐惠真)实训室对接乡土,数字技术赋能“三农”。7月10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红e青年”实践队深入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开展“科技助农”专项调研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聚焦智慧农业与数字化管理需求,探索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路径。
实践队在参观“中华老种子博物馆”
在芦塘村“中华老种子博物馆”,实践队被800多个品类的老种子深深吸引。这些承载着农耕文化与生态价值的“农业芯片”,让队员们深感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科技应当像农具一样,自然融入乡村,真正服务于种质资源的留存与推广。”队长刘涛表示,团队将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老种子数据库,助力优质种源的记录与管理。
“红e青年”在湾里屋场与村民交流调研
在湾里屋场,队员们通过问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对智慧农业的期待。当地以老种子为核心,推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令队员们印象深刻。“我们守着老祖宗的宝贝,更希望用新技术让产业焕发新生。”一位参与座谈的老农道出了村民对提升生产效率的迫切需求。调研中,村民对数字化管理的开放态度,也让团队看到了技术落地的广阔前景。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必须从土地和农民的真实需求出发。”团队指导老师表示,后续将结合调研数据,开发适配当地农业的数字解决方案,推动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成果。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用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