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寻访非遗传人:匠心传承,共谋创新

2025-07-15 11:18:0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芸 陈红梅 李岚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芸 陈红梅 李岚)近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纬新织”龙山非遗活化三下乡团队深入走访了四位龙山县非遗传承人,聆听匠心故事,探寻传统技艺的当代价值,并围绕文化创新、校企合作等展开深度交流。

咚咚喹传人彭继荣:让传统乐器焕发新“声”

咚咚喹非遗传承人彭继蓉热情接待了团队,向团队介绍咚咚喹独特的制作过程,展示了传统乐曲《耍调》《赶集》《布涅咚》等曲目,对团队的文化创新目标表示高度认可。彭继蓉老师提出,希望在乐器纹样设计、外观优化及文化传播方面与高校展开合作,尤其对团队设计的十二生肖创新纹样表现出浓厚兴趣,期待未来共同推动咚咚喹的现代化表达。

木叶吹奏传人彭茂森:一片叶子里的千年乡音

非遗木叶吹奏传承人彭茂森为团队展示了精湛的技艺,仅用一片树叶便吹奏出《浏阳河》等经典曲目。他介绍,木叶吹奏源于田间劳作的娱乐方式,讲究气息、叶片振动与乐感的结合,是土家族乐观精神的生动体现。木叶一响,山歌飞扬,这项技艺不仅承载着乡愁,更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织锦传人叶丽萍:数字化助力非遗工坊升级

在龙山叶氏非遗工坊,省级非遗传人叶丽萍向团队讲解了“西兰卡普”由来,48钩花、桌子花等经典织锦纹样的文化内涵,并对团队带来的十二生肖创新设计赞不绝口。针对工坊面临的技术传承难题,团队现场提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技艺记录、创新设计及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助力传统织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织锦大师刘代娥:一甲子的坚守与传承

团队还走访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土家织锦工艺传承人刘代娥住处织锦世家。走进织锦世家,织机声声入耳,五彩丝线在指尖流转,一幅幅精美的土家织锦正从古老的技艺中诞生。作为“甲子顺锦”(60米织锦长卷)的参与者,通过惹巴拉景区讲解员对刘老师和作品的讲解,团队不仅领略到精湛的织锦工艺,更深刻感受到土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次探访让团队成员深受触动,进一步坚定了通过创新设计活化非遗、传承文化的信念。

通过此次走访,团队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人对创新的迫切需求。无论是咚咚喹的纹样革新、木叶吹奏的传播推广,还是织锦技艺的数字化保护,都需要年轻力量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未来,团队将依托高校资源,在文创开发、技艺记录、研学课程等方面深化合作,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