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第二十三届全国科学采矿与矿压理论会议在湘召开

2024-07-25 09:06:32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王可心 唐亚慧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可心 唐亚慧)7月20日,第二十三届全国科学采矿与矿压理论会议在湘召开。谢和平、康红普、王国法、葛世荣、赵跃民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3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企业领导共聚一堂,总结分享在煤炭科学开采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展望煤炭安全开采的美好未来,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1.jpg

全国科学采矿与矿压理论会议由原科学采矿论坛由原矿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创新发展而来,由我国著名采矿科学家钱鸣高院士提出而创办与发展,以钱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采矿”而命名,至今已举办二十二届,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采矿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佟来生,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湖南科技大学校长蒋丽忠,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建国、李振华,贵州理工学副校长张开智,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卫军出席会议,从事矿山开发利用领域的著名专家、矿业类高校及科研院所负责人,以及大型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科技管理人员与会。

刘峰表示,新时代赋予了煤炭开采新要求,全体煤炭科技工作者要牢记“国之大者”,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守护者,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践行者,主动赋能煤炭工业高质量转型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矿动力灾害防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从源头和底层解决煤炭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推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紧紧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础,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煤炭发展新篇章。同时,也希望大家把握科技形势,聚焦前沿热点,开展更深层次的多方研究与合作,通过此次会议碰撞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的火花,为推动湖南乃至全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佟来生表示,湖南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具有非常强大的资源开发基础背景,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丰富资源、推进能源革命、合理规划煤炭资源开发节奏,成为湖南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命题和重要历史责任。多年来,湖南全面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湖南能源保障,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科研院所、矿山企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湖南发展,进一步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上深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2.jpg

刘波简要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基本情况。她表示,煤炭仍是我国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持续增加和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采矿技术难题随之出现,中国矿业大学将聚焦行业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持续推进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助力煤炭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努力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安全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并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与在座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携手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蒋丽忠代表学校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远道而来的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绕”不开煤,“抛”不下煤。他表示,湖南科技大学地矿特色鲜明,在矿产开采与矿山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学校将会持续加强与学术界、兄弟院校间,以及企业界的交流合作,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推动中国煤炭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期盼,与会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采矿与矿压理论的发展把脉问诊,指引方向,积极促进矿业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与完善。

开幕仪式结束后,谢和平院士作了题为“深地工程科学与未来深部煤炭开采技术”的专题报告;康红普院士作题为“特厚煤层10米超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的专题报告;王国法院士作题为“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的专题报告

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王卫军、中国矿业大学张雄吉、中南大学李夕兵、武汉大学刘泉声等16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分享在煤炭科学开采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

7月21日,研讨会将围绕岩石力学与矿山安全开采、巷道与硐室围岩控制、矿山动力灾害防控、矿山环保生态修复与智能开采等主题开展48场交流研讨报告,这对进一步加强采矿与矿压理论前沿研究,推动煤炭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湖南科技大学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指导,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y、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媒体支持。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深地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方煤矿瓦斯与顶板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巷道支护与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单位联合承办,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学出版社等27家单位共同协办。

编辑:余杏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