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龚旭东:一粒莲子何以开出荷花

2024-07-11 11:09:1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 李薇薇 余欣泽

微信图片_20240711105209.jpg

名家简介:龚旭东,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高级编辑。曾任茅盾文学奖、中国新闻奖、“五个一工程奖”、湖南文学艺术奖、毛泽东文学奖、湖南青年文学奖等多种奖项的评委。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李薇薇 摄影 余欣泽

从广泛阅读,到下笔如神,这是吸收有法,倾吐有度。7月11日上午,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中国新闻奖等奖项评委龚旭东,带来了讲座《种莲子 开荷花》,与第四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的近六百参会教师,畅谈“为什么写作与怎么写作”。

从一粒莲子,开成一朵荷花,这是时间的神迹,也是自然的魔法。讲座伊始,龚旭东以“从莲子到荷花”这一生命形态的转换,引申到文学和艺术的各种状态、形式间转换,向现场教师揭示了跨文学形式阅读的重要性。他将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杂糅起来,打破了门类的限制,将文学放置于艺术的大背景中进行讲解与点评,带领大家探索跨文艺形式的阅读。

在他看来,阅读并不限于文字,万物皆可被阅读。一本书,一幅画,一首交响乐,一座雕塑,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阅读与创作,其实有着相通的“密道”。“只有把所有的知识打通,才会有好结果。”龚旭东说。

在龚旭东看来,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与价值的事情,但是作文训练与文学写作是有差异、有距离的。“了解和理解这种差异性,对引导学生写作及教师自己的写作意义重大。”龚旭东说。他鼓励在场老师从熟悉的学生作文跳出来,进入到文学写作的新天地去,这就要求在规范思维和表达能力上的转换和飞跃,这是非常艰难的,需要有相当的能力和毅力。

写作态度是起点,也是终点。《大学》中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写作正需要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作家、艺术家如何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龚旭东认为,文学写作要正心诚意的态度,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写作,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还要有格物致知的技艺,认真揣摩了解写作的对象和方式。

究竟文学、艺术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特性、意境与境界?龚旭东以“投石入水”这一意象向在场老师进行了生动诠释——投石入水,波纹荡开,人见其文,此感乃文学艺术之源泉,但所述常太直白、表浅、简单,故非真文学,至多可能成为文学之素材。文学则是变成此石子,沉入水中,从水下看波纹,看鱼虫、水草、水流等等,讲述石子入水激起的水面、水下的变动等,由此激发的对世界的想象。

在龚旭东看来,“为赋新词强说愁”很难产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许多写作者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懵懂的、不自觉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学少年爱慕者,在文学的大门口徘徊不已。“要有‘欲说还休’的感受与感悟,才摸到了文学的叩门环。”龚旭东说。

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能不能发现身边的美。龚旭东以法国画家米勒的《晚钟》为例,揭示了文学艺术最伟大、最不寻常之处——将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转换、超越、升华,艺术地超越日常。龚旭东认为,生活的本质是恒常性;艺术的本质是可能性。文学创作者需要做一个有审美情趣的人,要能够审美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对恒常的生活要有独到的发现与表达,发现、表现可能与众不同的可能性。

创造新的可能性,其实质是心灵的自由与解放。这一点在龚旭东看来,对于孩子、对于文学艺术的爱好者尤为重要,要通过文学培养、鼓励而不是窒息学生的心灵自由与思想解放:“作为老师,在这一点上要尤为慎重。”

有了写作素材,如何才能变成文学作品?伴随着《月光曲》的诗意旋律,龚旭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由素材变为形象,从真实性变为真实感。形象不是真实的原型,却是作者和读者感受中和心理上的真实与美。这不仅需要对素材的提炼、变形与超越,要有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场景、细节、言行等,还要寻找到合适的叙述方式和语言。

讲座在藏族少年登增多吉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中结束。登增多吉的演唱从一开始的局促到后来的放松,正映射出写作中从“作文”到“文学”的变化。“要以怎样的状态歌唱(写作)?”龚旭东最后向现场提问,引人深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文学创作必须打开格局,提升作者自己的修为。”龚旭东提出自己的希望。

名家现场语录:

老师要从熟悉的作文写作中跳出来,进入到文学写作的新天地去。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手艺。

要有“欲说还休”的感受与感悟,才摸到了文学的叩门环。

首先是做一个“人”,然后才是做一个艺术家。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写怎样的东西;或者反之,从你所写,可见你的心性、人格、品位等等。

编辑:吴瑞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