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教育部网站5月31日《教育部明确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具体要求》)。
无论是校园暴力还是校园欺凌,案事件的发生对所涉当事人而言都危害甚重,对暴力实施者以及受害者都会产生恶性负面隐患,对家庭成员和社会稳定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不良后患。同时,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严重冲击校园教育教学和学习成长秩序,破坏教育管理生态,直接影响育人质量和成效。发生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后,没有赢家。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学生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高度关注,必须多向干预多维发力科学防范到位,其中尤需突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个体预防的主体作用。
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欺凌,教育主导作用必须发挥到位。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细化校规校纪,明确惩戒措施,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宣传教育、监控覆盖、家校结合等各项防范举措。这些都是织密校园暴力欺凌防范网络的基础和根本。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防范校园欺凌作为营造教育发展生态、净化学校育人环境、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关键,主动而为,固牢防范根基。要坚持“人防+技防+内外防”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方面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聚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方面的主导作用。学校要主动开展防范校园暴力欺凌专题教育,要结合学生成长实际和校园健康学习成长环境、人际交往环境构建需求,内部发力实现有工作机构、有制度规约、有引导防范措施、有监督评价机制并做到视频监控覆盖到位发挥作用。同时,要积极与司法、公安、检察、民政、工青妇等部门组织密切配合,从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开展好针对性普法警示防范教育、合力处置师生中间发生的矛盾问题、减少社会不良文化冲击影响学生成长等方面发力,主导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家校社合理防范网络,做好法律咨询、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各项工作,切实防范校园暴力欺凌现象和行为发生。
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欺凌, “外防”发力后,更需要学生自我主动防范的“内防”回应方见成效。很多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之所以发生,除了外部干预不及时不到位不科学之外,学生个体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变异,个体性格缺陷以及自我保护存在短板,师生之间健康人际交往和矛盾化解素养不足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内在诱因。因此,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欺凌,更要发挥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欺凌主动意识。如果遇到问题能及时寻求科学的求助途径,能主动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素养、矛盾化解素养、问题解决素养,能健康积极阳光面对成长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防范校园欺凌发生的基础将更扎实、更牢固。如果每个学生遇到人际交往矛盾冲突时候,发现涉嫌暴力欺凌征兆时,能主动向老师、家长和学校反映,能按照学校宣传教育和防范指导手册指引,科学寻求解决矛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校园暴力欺凌何至于上演成行?
多维发力固牢校园暴力欺凌防范根基,不仅仅体现于“治未端”防范到位,还要从科学精准化解负面隐患角度,“末端干预”到位,念好防范治理校园暴力欺凌的“后半篇文章”。谁都不愿意校园暴力欺凌发生,但在现实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前期端倪苗头,这些更需要及时处置到位。同时,对于已发生的校园暴力欺凌案事件,更要做好处置处理和后续关爱呵护,最大程度减少衍生伤害的发生。这更需要多维合力而为,比如强化家校沟通联系化解后续矛盾,比如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和抚慰帮扶减少身心负面后患,比如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后续关爱,从就学保障、后期关爱、专项帮扶、身心矫治等方面入手,形成呵护合力,将更利于助力青少年走出成长阴影,全面健康成长。
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