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湖南外贸职院: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2024-06-14 10:32:19 来源: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作者:章玲 李佳妮

11111.jpg

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提出要把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坚持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积极探索用好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雷锋纪念馆里的思政实践课”“雷锋家乡人的移动思政课”等活动,在课程群、实践矩阵、育人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优化“大”课堂,构建“大思政课”课程群。一是将“大”课堂延伸至线上。建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3门网络精品课程,形成了以各专题的教案、课件、习题、 案例、视频以及拓展资源为载体的课程资源体系。充分运用湖湘文化资源,建设专题教学资源库,在网站上开设红色文化、党史教育专题栏目。二是将“大”课堂延伸至校内外。联合校团委、学生处,开展“诵读红色经典 感悟伟人情怀”诗歌朗诵、“参观红色遗迹、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微视频展示等校内实践活动。结合湖湘红色文化和学校“勤奋立身、诚信立业”的校训文化,开展志愿服务、职业道德、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等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学”转换在探究与体验的行动之中,打造沉浸式高质量“移动”思政课堂。三是将“大”课堂延伸至专业课。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制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学校3个省级经贸类专业群,实施课程思政进人培方案、进课程标准、进教学内容设计、进教案讲义、进教材资源、进教学评价的六进计划。建设基于家国情怀和优秀湘商文化的思政元素案例库,构建思政课程引领、家国情怀为基、湘商文化渗透、校园文化协同、网络思政助力、育心育德相融“六位一体”高质量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创新“大”载体,搭建“大思政课”实践矩阵。一是构建校园文化“大”载体。结合红色文化和学校“勤奋立身、诚信立业”的校训文化,培育“对党和国家要忠诚、为人言行要诚实、职场交际要诚信”的“三诚”精神,将思政课堂搬到湖南党史陈列馆、雷锋纪念馆、翻身垸社区等实践教学基地,除了“走出去”,还将红色文化请进来,邀请雷锋纪念馆来校开展巡展和报告会,用展板和解说的形式把缩小版的“纪念馆”搬进学校。二是激活社会实践活动“大”载体。成立师生“红色志愿服务团”“党史宣讲团”“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等,积极打造理论宣讲品牌,师生共开展高质量理论宣讲百余次。

构建“大”机制,完善“大思政”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一是建立“大思政课”教师队伍遴选机制。按照专兼结合的要求,构建一支由“思政课教师+校领导+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基地讲师”组成的高水平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校领导带头走进思政课堂,每学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基地讲师走校园,为学生开展宣讲宣展。依托章玲教授主持的2021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和梯队培养制度,积极打造一支高水平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五年来,共培养了2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二是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共享机制。授牌雷锋纪念馆、长沙市博物馆、任弼时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挖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与翻身垸社区、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开展志愿服务、特色党日活动等校区联动、校社融合、校企联合系列活动,实现了校内与校外实践育人社会资源的共荣共享。三是强化“大思政课”教学研究机制。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基于红色文化的‘思政+’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自2021年立项以来,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研讨,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团队成员先后立项“湖湘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七环五步’路径研究”“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研究”等省厅项目1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团队成员先后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学调研和集体备课,赴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开展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研讨会等,不断夯实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积极探索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五年来,我校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编辑:黄权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