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青少年模式”不能成为牟利工具

2023-10-23 15:22:2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曹灿辉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购买会员即可破解“青少年模式”的不正当竞争案。该案原告的App内设置了“青少年模式”,被告北京某公司运营的App将“青少年模式”弹窗自动关闭功能作为“会员尊享特权”之一,以“限时免费”吸引用户开启该功能。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青少年模式”是网络风险的“防火墙”,也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利器,自推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不过,现实中像以上某公司运营的App一样,却做起买“会员”绕过“青少年模式”牟利的生意,实在不应该。会导致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失效,诱导其不当消费,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破坏公平竞争环境,触犯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对此,法律绝不放过。法院判罚赔偿原告300万元,表明用司法手段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为整治类似破解“青少年模式”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借鉴,势在必行。

事实上,当下,在“青少年模式”不断普及的同时,试图破解“青少年模式”牟利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有的网站提供“身份证生成器”,自动生成身份证号破解“青少年模式”;有的社交平台提供解锁“青少年模式”服务,并且按人收费;一些电商平台也有教授如何解绑“青少年模式”的网店……“出现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利益驱使,利欲熏心之下催生出一些商家平台一套攻略,甚至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同时,也说明“青少年模式”还存在一些技术漏洞。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6条规定,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毫无疑问,对此类利用技术手段破解“青少年模式”牟利的App,网信部门等需要强化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并将其下架,全面封杀,不给其留下任何生存空间。

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技术手段,谨防“青少年模式”被破解,让非法App无“可乘之机”。今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就完善”防沉迷”内容和标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措施,并规定了防绕过要求,以堵住技术屏蔽漏洞。期待“未成年人模式”及早实施,让“防沉迷”系统更强大,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再进一步看,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堵住破解“青少年模式”漏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形成治理共识,承担相应责任,凝聚强大合力。比如,家长强化对未成年孩子的网络教育和监护,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学校做好科学引导,做实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普及;社会机构加强网络监管,畅通举报渠道,检察机关通过司法建议,提醒有关职能部门予以关注,强化网络安全监管等。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才能更好让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步适应网络,避免网络风险,健康快乐成长。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