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大学劳动教育先补齐中小学短板

2023-10-17 16:34:5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汪昌莲

“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既要避免‘有教育无劳动’的现象,也要避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文君说。那么,如何做才能让高校的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教育?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科研优势?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力图在这些高校的困惑和探索中寻找突破的方向。(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诚如专家所言:“不少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要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以至于,相比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几乎是“不劳动”。特别是,我国中小学生自理能力与劳动意识“两缺失”、劳动时间与劳动能力“双赤字”现象比较突出,令人堪忧。

不可否认,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生存能力及劳动技能的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却失去了劳动的热情和生存的本能。可见,劳动教育效果不佳,原因之一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受限多。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劳动教育与考试关系不大,学校、家庭重视不够。然而,当中小学生大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时,家长们还能沉得住气,逼迫孩子搞“题海战术”?校领导还能横下一条心,片面追求升学率?

事实上,早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再次放到与德智体美并重的位置。这就需要全社会深入思考劳动教育的价值,思考现代社会的劳动教育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基于此,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0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并将高校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特别是,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然而,学校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劳技训练”,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如果孩子从小缺少劳动素养,将来就很难成长为一个有自我服务能力、有为他人服务思想的社会人。学习是学生的本分,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把“爱劳动”与“爱学习”“爱祖国”相提并论,是因为劳动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劳动素养培育,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换言之,先补齐中小学短板,再谈大学劳动教育。首先,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摆正学习与劳动的关系,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同时,家庭把劳动习惯养成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为孩子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再者,社会应注重通过各类传媒传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推介孩子们可效仿的榜样,相关机构为孩子提供可体验的场所等等。特别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潜能,帮助他们在学习成长中感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真谛,在点点滴滴的真实体验中积累人生的财富。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