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从源头化解风险,湖南开启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

2023-04-28 14:20:3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杏)4月27日,湖南省学生安全专业委员会印发了《湖南省2023年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2023年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中小学生溺水风险,健全完善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联防联控机制,坚决遏制和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此次行动从即日起,至12月31日结束,力争实现较大及以上学生溺水事故零发生,力争实现一般学生溺水事故和溺亡人数总量“双下降”的工作目标。

《方案》明确了此次行动的八大重点任务:

强化学校安全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将预防溺水纳入年度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讲座、视频、板报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水性的认知,使学生识别不熟悉或不明水域、无安全设施水域等的复杂性、危险性。

各中小学校要在暑假前完成防溺水“十个一”(看一次防溺水教育专题片、挂一张图、唱一首歌、发一封信、上一节课、写一篇作文、开一次主题班会、开一次家长会、搞一次演练、走一次家访)教育活动,全面普及防溺水“七不两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方案》强调,各地要协调宣传、气象、教育等部门,通过制作播放专业防溺水宣传视频,以及气象大喇叭、移动宣传车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防溺水宣传。

要大力组织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防溺水教育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要建立高温天气防溺水风险等级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从4月下旬至10月底,要协调电视台、广播电台持续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播报天气预报时加强防溺水提示。要在主要交通路口、人员密集场所悬挂标语,通过电子屏播放宣传短片。

村委(社区)网格员要进村入户宣传,确保全覆盖。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溺水随手拍”活动,动员广大群众发现中小学生涉险游泳、戏水及时劝离;要联合学校主动排查发现学生上下学途中水域溺水隐患,及时拍摄图片,通过湖南教育安全管理平台处理。

落实家校联系对接机制

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召开专题家长会、家访、电话、短信、微信、QQ 群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将《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省中小学生家长的信》送到每一名学生家长的手中,并建立每天教育提醒学生一次、每周向学生家长推送1次防溺水安全提示信息的常态工作制度。

教育、妇联等部门要加强家长防溺水提醒,引导家长切实履行监护和教育责任,对外出学生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要加强上下学、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管理,严防学生违反防溺水要求。

增强家长防溺水意识,严防家长带小孩外出游泳、戏水、钓鱼、摸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时发生溺水事件。村(居)民委员会要指导监督本辖区所有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与受委托照料人签订书面委托照护协议,加强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的亲情关爱。

学校要及时发现并处置学生上课时间旷课、住校时间离校、请假外出未按时返校等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确定学生去向,确保学生安全。

广泛开展疏堵结合防溺水

各地要统筹利用社会游泳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自救方法。要结合本地实际,鼓励支持乡镇、村(社区)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加强安全人员配备,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

教育、民政、体育、团委、妇联等部门要统筹用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设施,在周末、节假日为农村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爱心陪伴、心理抚慰等服务,满足学习休闲娱乐需要,减少私自下水现象。

开展溺水隐患排查整治

各市州、县市区学生安全专业委员会要组织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河流、湖泊、坑塘等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各级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持续加强对建设施工形成的坑、洼等安全隐患点的整治管理。

各乡镇(街道)要以城郊结合部及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对行政区域内的开放水域逐一进行摸排,摸清权属主体、水域深浅和警示标志、救援设施配置等情况,绘制危险水域地图,评估风险等级,建立工作台账,推动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

各乡镇(街道)要加强与各有关水域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在中、高风险水域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推进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叠加互补的方式,确保对重点水域岸线的全覆盖。

要建立风险等级警示提醒制度,根据学生溺水事件发生的频次和溺亡情况,制作区域溺水风险警示图,动态发布风险等级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风险分级应对和管控措施。

各县市区政府要统一辖区内中小学生涉险游泳、戏水劝阻和溺水应急求助电话,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事故多发水域安装视频监控和警报系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强化水域精准巡防

各地要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社区)辅警、学生家长、志愿者和水域承包人、责任人等,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在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加强对危险水域巡逻管理,坚决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玩耍。

要紧盯学生涉水活动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针对性强化动态巡查管控,加大重点水域岸线巡护力度,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演练,切实提升水上救援反应能力与施救水平。

发挥河(湖)长制工作平台作用,各级河(湖)长要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巡河(湖、塘)工作内容,检查应急救护设施,及时劝阻中小学生危险涉水活动。各地要探索使用无人机开展巡查巡防,提升巡防覆盖范围和时效。

强化学生精准管理

各乡镇(街道)要联合教育、政法、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精准识别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监管缺失学生、经常游泳戏水学生、居住在危险水域附近学生等防溺水重点关注人员。

加强与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衔接配合,组织村(社区)干部、志愿者和“五老人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帮扶。

组织开展结对教育管理,4月至10月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溺水教育提醒,了解掌握学生遵守防溺水“七不两会”要求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生家长和关爱帮扶责任人员。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成立学生防溺水联防小组,根据学生家庭住址进行分组,加强对重点关注人员上下学路途中的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私自违规下水玩耍及到危险水域游泳行为。各学校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学生上课时间私自离校游泳、戏水。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