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深度|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实践——双峰县中小学阅读教育调查

2023-03-31 20:02:1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斯捷 阳锡叶 陈敏华 唐炜逸

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实践

——双峰县中小学阅读教育调查


总策划/总撰稿 熊名辉

执行策划 王树槐 胡力丰

本刊记者 赖斯捷 阳锡叶  陈敏华  唐炜逸

通 讯 员 刘梅初 刘林军

摄  影 谭冀俊


时代的风,吹进了2023。

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首要任务。

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而具有了重大战略意义。

义务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

县域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关联,其体系建设,尤得各方关注。

从何着手?

投入、师资和生源,是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更优的投入、师资和生源,会带来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质量。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还有很多,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还有很多的县,需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正常运转。

这部分县,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

湖南,双峰——

一个2018年脱贫摘帽的中部县;

一个教育投入保障水平不高,教师队伍学历、职称不高,生源主要来自本地的农业县;

一个自2016年起,3次参与国家和湖南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3次监测结果都居于全省前列的县;

用连续14年不间断的中小学阅读教育实践,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2009年的甘棠镇中心小学起步,到2021年的石牛乡桥亭中学收尾,十多年时间里,双峰的26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全部成为阅读项目学校,双峰则成为湖南第一个完成全覆盖的县。

从读好一本书、上好一节午读课,到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再到连接课程改革、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家庭教育等的阅读教育,十多年时间里,双峰成功地让“阅读”这一持续几千年的人类行为、这一古今教育的常规内容,成为撬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2023年1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双峰县,已然成为这一体系里极为重要的样本。

A篇:中部县域的教育“阅”变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是一个有着近9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自古人文荟萃,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影响深远,是“湖湘文化”版图中的重要一块。双峰有“院士之乡”之称,据统计,目前双峰籍院士已达9名。

早些年,双峰教育发展曾面临多重困难:县级财政比较困难,部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学校师资流动性大、退休教师多,近5年,该县就补充了2000名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难度大,与很多地区一样,双峰教育人也曾困于应试教育的泥淖不能自拔……

阅读教育,是双峰人在苦苦追寻农村教育突围路径中,最终的坚定选择

1.一场四任教育局局长接力的改革

早在十多年前,双峰的基础教育质量就名列娄底市前茅。但这种“名列前茅”,是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送”得来的,教育“三苦”现象十分突出。

2006年7月,王贵升任双峰县教育局局长。任职伊始,他下乡入校调研,发现学校教学都是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在转,大都停留在“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难脱离“应试教育”的藩篱。

王贵升还发现,多数农村难以形成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品质性格,存在动笔就写错别字、听课坐姿东倒西歪等不良现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成为王贵升经常思考想要改变的主要问题。

2009年,双峰县教育局选择4所农村小学,建设第一批“阅读·梦飞翔”图书馆。

同年9月24日,甘棠镇中心小学图书馆正式开馆。这所地处双峰最西部,离县城33公里的偏远农村小学,成为双峰县的第一所阅读项目学校。

如今再回望,这并不仅是一个项目建设,而是一种标志:在全新的阅读教育理念指导下,双峰基础教育一场重大改革的序幕正式开启。

双峰县教育局响亮地喊出了“推进阅读教育,造福双峰学子”的口号,并树立起一个旗帜鲜明的理念:抓阅读教育,就是抓养成教育、抓教学质量、抓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抓好了阅读教育,就能确保双峰教育的科学、健康、均衡和持续发展。

图片

自此,双峰县教育局把阅读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工程,长期不懈地抓了下来。这一抓,就是14年;这一抓,就是四任局长。

2012年1月,刘业湘接任双峰县教育局局长。2013年,他在调研阅读项目学校阅读工作开展情况时,发现凡是组织开展了阅读教育的学校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行为习惯普遍好转,综合素质普遍提升,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他由此认为,实施阅读教育是一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造福双峰青少年学生的德政工程,值得在全县全面推广。

2013年秋季学期伊始,双峰县教育局启动局办阅读项目学校,首批建设20所。通过“财政拨一点、公用经费挤一点、勤工俭学筹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阅读项目建设所需经费,每年投入阅读项目资金均在300万元以上。到2015年底,全县累计建设143所阅读项目学校,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50%以上。

2016年3月,朱均平接任双峰县教育局局长。这位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局长,深知阅读教育的重要性。上任伊始,他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不重视阅读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不重视阅读的校长,不是一名合格的校长;不重视阅读的教师,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

全县各级学校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广大教师对阅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总结凝练出“八个一”模式。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加大了对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力度,至2020年底,自筹资金建成局办阅读项目学校87个,全县阅读项目学校增加到191所,覆盖了72%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1年10月,张波接过接力棒,担任双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这位毕业于师范院校、出身于教师家庭的局长,甫一上任,就提出将阅读教育打造成双峰教育闪亮名片的目标。

“阅读教育重不重要,要不要抓好,毋庸置疑!”每逢开会,张波都会向校长们强调阅读教育的意义。在他看来,阅读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奠基石”,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是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是打造双峰教育品牌的“助推器”,必须扎扎实实把阅读教育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将全县阅读教育工作推上新高度。

张波继续大力推动阅读教育与养成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研教改、课题研究等紧密结合,推进阅读与学科有机融合,把阅读贯穿于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阅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阅读教育的内涵,至此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县各学校积极开展“相约阅读,携手课改”“学科教学中的阅读课堂实践”等交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全县普遍推广,经典诵读、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如雨后春笋,让双峰阅读教育逐渐步入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

在县教育局的努力争取下,双峰县进一步加大了对阅读教育的投入。从2020年开始,即便在县财政极为困难、许多专项资金被砍掉的情况下,县财政每年还拨出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图书采购、阅读培训等,并新建了阅读项目学校74所(含教学点)。

2021年12月30日,天空下着大雪,随着石牛乡桥亭中学图书馆的开馆,双峰县265所学校(含教学点)全部建设成阅读项目学校,成为湖南省首个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项目学校全覆盖的县(市、区)。

图片

2.一种阅读模式的重构

从村舍中穿过一条小道,走进沙塘乡中心小学,学校依山而来,建于20世纪的教学楼已显陈旧,操场前坪还是砂石地,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但是,当记者走进校园,迎面走来的学生,笑容灿烂,阳光自信,“老师好”的热情叫声源源不绝,学生精神气质与校舍面貌形成了鲜明对比。

县教研室阅读督导员朱丽娜,领着记者来到学校图书馆,以黄色、浅蓝为基调的设计风格,有一种温馨与清新。记者看到,内设的读书长廊在图书管理员精心布置下,设立了“好书推荐”“新书推荐”“学生作品展示”等专栏;四周书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阅览室后面墙壁上,有一行大字——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我们双峰每所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都是融为一体,都是统一标准设计,每个图书馆都是学校最美丽、最温馨的地方!”朱丽娜说。

然而,双峰县以前的图书馆可不是这样。很多学校也曾建有图书馆、阅览室,但往往分开设立,有的图书馆,书架顶到了天花板,图书馆内阴暗潮湿,既不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也不符合学生的视觉审美,所以图书馆内常常无人看书。

“现在我们规定,小学新建的图书馆所摆放的书柜高度不得超过1.5米,以方便学生拿取书籍。”朱丽娜介绍。在设计方面,也规定图书馆以温馨、明快的色调为主,融藏书、借阅、上课、展示、演讲等多功能为一体,周一到周五全天候开放。

阅读,要发生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

图片

于是,变化的不仅是图书馆,还有每间教室的角落,这里设立了图书角,摆放的图书,常有一两百册;还有学校建筑物的墙壁,上面多了经典文学故事、名言名语、传统书画等;甚至,连许多家庭也有了变化,纷纷添置了家庭书柜。

很多学校还建立了校园板报栏,面向学生征稿,定期更新内容,并遴选优秀作品、进步作品、创意作品等,通过“给故事配画”“给插图配文”“好书推荐卡”“封面设计”“连环画”等多种类型的学生作品“让美丽的墙壁说话”。直观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与阅读兴趣。

但这对双峰各学校的变化来说,还只是一部分。就拿沙塘乡中心小学来说,自2012年5月28日图书室开馆以来,学生每天就多了1节30分钟的午读课,每周就多了1节阅读课,还多了1个计划——“周月季读书计划”。

活动就更多了,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有“阅读伴我行”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优秀阅读报告、优秀手抄报、优秀封面设计、优秀好书推荐卡展示活动等。

“不仅如此,各班级还会利用阅读课来开展活动。”沙塘乡中心小学副校长胡水平介绍,如低年级的“故事大王”比赛,中高年级“好书推荐”“课本剧表演”及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学校将评选出“故事大王”“优秀主持人”“最佳辩手”等,进行表彰奖励。

教师的活动也多了:学校要求教师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每个学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少于1本,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结合教学实践,每期至少写1篇读书心得或随笔或反思;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1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定期开展教师学习笔记检查和评优活动……

更为关键的,是思想理念的变化。

“我们认为,阅读教育,不仅是让孩子多读书,也不仅是阅读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拓展,而是要把阅读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张波说。

张波表示,双峰推动阅读教育的目的,还在于通过阅读教育落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阅读教育与课改相融合,与学科相融合,重视小组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阅读教育,建成欣赏鼓励的校园文化,培养有自信心的中国人。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当学生前往阅览室开展阅读活动时,跟传统的借阅相比,行为举止也有了明显变化。

“学生进入阅览室时要脱鞋,在翻阅书本前要先洗手,避免不慎将书本弄脏。”县教研室阅读督导员王伟民,掰着手指头说道,就连看书的姿势都要求必须坐得端正,借阅后要把书本放回原处,离座前要检查座椅是否归位、座位下是否有垃圾。而定下这些“规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像这种“规矩”,双峰县教育局制定了140多条(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60多条)。十多年来,双峰县把阅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来抓,经过长期摸索总结,逐渐从上至下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阅读教育模式。

“为让学生想读、在读、会读、读好,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五点。”双峰县教研室原主任王曙良告诉记者,即每天读一点,主要是每天都有的30分钟午读课;每天记一点,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教育局统一设计的阅读笔记本,要求学生把一些名言警句、优美文段记下来,定期检查评比;每天背一点,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自己喜欢的、有益的内容;适当的时候指导一点,教师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培训;必要的时候写一点,要求学生在读完1篇文章或1本书之后写书评、读后感,这是学生内化阅读素养和能力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为了确保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双峰又逐渐形成了“八个一”管理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有一支县级专职管理团队、一套系统完整的阅读操作流程、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一份阅读报告、每年一次年度综合考评、教师每人有一本阅读指导手册、学生每人有一本阅读笔记本。

“实行14年来,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阅读教育从特色活动变成了一种常规,我们把细小的事、常规的事抓实,久久为功,水滴石穿,实现了校长、教师、学生、家庭对阅读的情感内化,阅读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县教研室主任朱立贤说。

杏子铺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也是全县首批4所阅读项目学校之一,距离县城30多公里,有37名教师、500多名学生。校长刘典红告诉记者,学校阅读教育经历了尝试与摸索、实践与夯实、创新与突破三个阶段。

“刚开始时,教师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怎么指导学生,学校也不知道怎么开展下去。”刘典红说。

现在变了,杏子铺镇中心小学通过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日一晨诵、每日一班评、每日一推荐、每日一交流、每周一读书笔记、每月一份阅读报告,还开发了阅读校本课程,阅读教育从特色活动变成了学校常规工作。学生成绩上来了,教师愿意参与了。2016年,该校被评为娄底市农村小学书香校园。2017年,在全县学生阅读素养能力抽测中,该校获第一名,还被中心学校授予突出贡献奖。

永丰街道中心小学创建于1913年。2010年,该校成为阅读项目学校。学校把最大的教室改造成阅览室,共藏书20多万册,可容纳100多人。10多年来,该校树立阅读立校的理念,将阅读教育与课改深度融合,把阅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推动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活力。

“阅读教育工作就是我们一项日常工作。”校长王伟华说,学校阅读教育坚持一查一报一评。“查”:每天由阅读管理会的学生负责检查各个班级收拾整理情况,午读课由当天的值日行政人员督查、指导并进行登记;“报”:利用阅读微信群和每周升旗仪式进行情况通报;“评”:各班情况纳入每周文明班级评比。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阅读常规工作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针对线下阅读管理的局限性,双峰县教育局又积极引入“新华阅逗”和“智趣新课后”两大公益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联结精读导学课程、教研资源和课后服务资源,构建上至区域、学校,下至班级和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体系。

朱立贤介绍,双峰将围绕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以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四维引领”,通过信息化赋能,实现学校、课堂和家庭的连接,贯通校长管理、教师教学、学生阅读、家长参与的各环节,科学部署区域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双峰阅读教育建设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阅读,让双峰农村学校发生了巨变。

沙塘乡中心小学地处偏僻乡村,交通不便,全校350名学生中,80%为留守儿童。

“过去,这里的孩子很少与外界交往,性格木讷、不大方,不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校长李珍回忆道,那时部分学生的卫生习惯很差,既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不注意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收纳整理这方面更是无从提起,抽屉内、书包里,物品、教材等摆放都非常杂乱。放学回家后,学生们或四处闲逛,或看电视,有的甚至待在网吧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

在长期的阅读教育熏陶之下,如今,这里的学生,一个个变得自信大胆、能言善辩,他们敢于也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了。他们的抽屉内、书包里也不再脏乱。

“孩子们知道该如何整理自己的抽屉和书包,学会了怎样做课前准备。”李珍表示,来学校学习交流的人总会这么说:他们是山里的孩子,但他们的自信大胆,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丝毫不逊于城里的孩子。

“这些变化,让学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可以说,阅读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为教师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李珍的眼中满是欣喜,一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正在学校所在区域内兴起。

3.一次教育思想的“破冰”

2009年9月,当甘棠镇中心小学图书馆开馆时,孩子们为多了许多爱看的书欢呼不已,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但让时任校长朱芝兰没想到的是,“读书热”在教师这里遇了冷:“因为要推行阅读教育,规矩很多,当时老师们不觉得这是件好事。”

原来,按照阅读教育有关要求,各类“规矩”太多。不少教师认为,学校每天中午的半小时午读课,正是学生犯困、教师犯困的时段,还要写记录本、做阅读报告、搞阅读活动,不仅大大增加了工作量,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成效,所以不愿意推进。

“再加上那时候,阅读项目学校也只有几所,还没形成氛围,推进起来很困难。”朱芝兰回忆说。

图片

遇到类似问题的,不只朱芝兰一人。回首14年的阅读教育历程,双峰推进阅读教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其间经历了一段曲折艰难的过程。特别是最初的5年,几乎所有阅读项目学校,都遇到了很大阻力。

“双峰是一个农业大县,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王曙良是双峰阅读教育坚定的推动者。他说,过去双峰应试教育氛围很浓,很多教师只认同考什么教什么,课堂上都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从上课讲到下课。按老路子走,学生也能考上大学,如今推进阅读教育,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很多老师担心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王曙良告诉记者,在推进阅读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懂具体要做什么、怎么指导学生,很难适应。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推进阅读教育增加了工作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有些教师质疑,“自己教了一辈子书,难道还不会读书?现在这么做,是领导要政绩。”

多重阻力之下,很多教师乃至部分校长,要么摇头,要么走开,要么消极抵抗,采取不配合、不重视、不支持的态度。尽管县教育局想尽办法推进,但到2012年,阅读项目学校也不过建设了十来所。

杏子铺镇中心小学校长刘典红回忆说,刚开始,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阅读教育很难开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有抵触情绪,认为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当时很多人认为,阅读教育属于七七八八的课,不要开。”

“大家认为条条框框很多,搞这些事耽误时间,还不如刷两道题更有效。”花门镇中心小学校长赵爱红在一旁补充道。该校2010年成为阅读项目学校,刚开始推行时,教师认为学生读书可以,但还要加上很多“规矩”,就不干了。

在初中学校,这种观念更强。

石牛乡桥亭中学是双峰县最后一所阅读项目学校。校长李琼说,虽然地处山区,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在全县53所初中里,近年来曾两次进入前10名。“这让很多教师甚至包括副校长都认为,作为偏远山区,教学质量有如此水平,很不错,按照原有办学模式,学校也不会很差,也就没有动力去推动阅读教育。”

同时,阅读教育是个新事物,对于刚刚接触的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刚刚起步的时候,包括统筹指导老师在内,对业务流程不是很懂,常规推进就很难落实。”王曙良表示,阅读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流程复杂,绘本怎么讲,阅读怎么指导,书怎么推荐,都有一套标准,而且要确保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日复一日,对教师来说很难坚持。即便坚持下去,什么时候能看到成绩,谁也不知道,“如果没人督促,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双峰一贯有“扎硬寨、打呆仗”的传统,双峰教育人认准了的事,就会坚定地抓!

针对阅读教育推进中的一系列问题,双峰县教育局从关键少数——校长入手,强力推动。

图片

“我们是以行政命令强力推行,凡是阅读项目学校,必须抓,而且要抓好。”双峰县教育局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彭少华说,县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县阅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规定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阅读项目学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县教育局将阅读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一个单项,列入对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并把结果作为县教育局对各乡镇评选阅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重要依据。

局里还规定,所有阅读项目学校都必须达到优良及以上等第,其中基金阅读项目学校80%要达到优异,局办阅读项目学校70%达到优异,对于不能达到目标且不积极改进的中心学校,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心学校把阅读工作纳入学校和教师的绩效考核,严格奖惩。

以校长观念的转变,带动全体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少数学校的成功示范,带动全县学校的整体行动,正是双峰阅读教育推动的路径。

锁石镇共有14所学校,包括2所初中,12所小学。2011年3月,该镇启动阅读教育项目,第一所阅读项目学校是锁石镇中心小学。

“刚推进阅读教育时,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如果校长不重视,阅读教育就推不起来。”该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晓辉告诉记者,为推进全镇阅读教育工作,镇中心学校重点锁定校长和教学负责人,如果一所学校的阅读工作处于全县中下水平,就要约谈阅读项目学校校长,倒逼校长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抓出实效。

同时,镇中心学校出台了阅读评估奖惩方案。“我们没有教学质量奖励,但有阅读评估奖励,我们从校长、统筹老师、指导老师三个层面,每年评30名优秀个人,并经常组织各校交流。”锁石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刘顺求说。在强力推动下,全镇阅读教育全面铺开,目前该镇各校间阅读工作均衡发展,整体水平优良。

校长动了起来,教师也就广泛动了起来。

“如果一名校长,要求教师学生阅读,自己却天天拿着手机玩,就失去了与师生平等交流的资格。”锁石镇大街小学是一所村小,只有80名学生、7位教师。被确立为阅读项目学校后,校长匡易才以身作则带头阅读,迅速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实际上,十余年来,双峰县还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力推进全县阅读教育工作的开展。

——队伍保障上,通过遴选、培训、考核,建立起一支分三级、共375人的指导团队。县级“种子教师”、乡镇“种子教师”、学校统筹教师,共同负责阅读培训、指导、督查等工作,实现了阅读指导网格化,让全县阅读工作走上专业化轨道;建立起一支阅读评估专业团队,对全县所有阅读项目学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估考核;在学校,除了统筹教师之外,还设置了副统筹教师,每个班设立一位班级指导教师,建立起强大的“预备队”,保证了阅读教育不因人员变动而影响推进度。

——制度保障上,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阅读教育,双峰县下发了十余份文件,在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经费保障、年度综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参与阅读教育的教师,针对工作量的计算、积分管理、学分登记、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薪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关切点,制订了一套系统性、操作性很强的制度,极大地解决了广大教师不愿参与的难题。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双峰县的教师积分管理制度。2014年,双峰县开始实施教师积分管理制度,对教师的积累性贡献和现实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计分,并实行动态管理。全县7000多名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评先评优等都按积分从高到低来确定。为推动阅读教育,县教育局在这项工作的关联积分上,给予了较高分值。

王晓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锁石镇每年评选的阅读教育先进个人,虽然只奖励个人一张小小的纸,这张纸,却与教师积分挂钩,“一年到头,能在县里评个优秀,多难呀,才加0.5分,但镇里评个阅读教育先进个人,就可以加0.1分。老师参与阅读教育的积极性,很快便被调动起来。”

——专业保障上,双峰县除了组织全县阅读项目学校校长培训、阅读指导教师培训、新进教师阅读通识培训、阅读督导员下校督查指导、阅读工作年度评估、总结表彰等常规工作外,还于2022年组织了300多名教师进行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竞赛,两次组织全县60多名县级“种子教师”进行素养大赛、晋级测试和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阅读与学科融合教学比武,举办两届全县教师讲书大赛,在全体教师中营造了推进阅读教育的浓厚氛围。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双峰逐渐积累起了阅读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

梓门桥镇育才小学是一所村小,只有103名学生、10位教师,校长宋新良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说,刚开始搞阅读教育时,教师有畏难情绪,毕竟教师都是包班,而阅读教育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老师们怕吃不消。”但是,当教师去其他学校学习后,看到外校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对答如流、课间活动时的活泼开朗、食堂用餐时的井然有序,“老师们振奋了”,觉得自己的落后观念要改,回去就认真落实阅读教育。人心齐,泰山移,村小成了教学质量强校,“过去,我们在全镇教育质量评估中排名靠后,现在,基本上前三啦!”宋新良说。

李琼表示,在行政的强力推动下,在全县阅读教育改革的浓厚氛围中,“我们不重视也不行了,不搞好也不行了。”尤其,在推进阅读教育一年后,全校三个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行为习惯差异显现:七年级比八年级好,八年级比九年级好。教师看到这一点,也不自觉地顺势而为,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采访时,县教研室副主任朱莹不禁感叹:阅读项目学校从最初的4所“破冰”,到2012年19所的艰难探索,到2015年143所的迅速铺开,到2020年191所的大面积推广,再到2021年265所实现全覆盖,这组数据见证了双峰阅读教育艰难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双峰阅读教育大面积丰收的喜悦。

双峰教育人,在一步一步的行走中,在一天一天的坚持中,在一年一年的积淀中,在一项一项的成绩中,推进着阅读教育改革。他们,无论最初怎样,最终都成为阅读教育的参与者、执行者、受益者和支持者。

4.一个带动全民阅读的“引擎”

“妈妈,这个小姑娘很可怜,怎么才能帮到她?”

“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自己必须先有能力。只有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后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

这段对话发生在荷叶镇上达学校三年级学生曾睿婕家中。此刻,她正与母亲阳彩一起翻阅《卖火柴的小女孩》。

图片

阳彩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她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女儿阅读,通过阅读,女儿越来越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而她也从书中找到了更为合适的教育方式,“以前总觉得孩子学得太慢,一些浅显的知识总是理解不了,直到陪着孩子阅读,才发现成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与孩子是不同的。我从《父与子》一书中,找到了与孩子的正确相处模式。”

类似的亲子阅读场景,每天都会在双峰县的各个家庭中上演,这是一场覆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8万多学生家庭的行动。

“双峰有着深厚的‘耕读文化’,但这个‘读’,在过去主要是指读课本、读教材、读考试用书。”王伟民说,过去,很多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跟学习毫不相关,有的孩子把书拿回家,家长还给没收甚至撕掉——家长,成了学校推进阅读教育的一个巨大但又必须突破的阻力。

对此,杏子铺镇龙返学校校长义玲玲深有感触。2016年,学校图书馆开馆,初始藏书约1500册,以文学类书籍为主。看过藏书名目后,一些家长出现抵触情绪,认为让自己的孩子读这些书,是在干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会影响孩子学习。部分家长公开质疑——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怎么能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杂书’呢?”

“教师除了上专业课,还要分心上阅读课,会不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也正是如此,在推进阅读教育之初,双峰县就把家庭阅读摆在了重要位置,要求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推进,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让家长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参与者;将学校、班级的读书计划通报给每个家长,鼓励家长定期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大力开展亲子共读、家庭读书节、家长阅读交流会、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给孩子压岁。同时,深入挖掘“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曾国藩家教理念等本地家教文化资源,建立雅致国藩图书借阅中心、创客职业培训学校,培育2个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带动广大家庭乃至社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助推双峰阅读教育深入开展,助推优良家教家风形成。

荷叶镇上达学校是一所建在葛氏祠堂里的村小,校舍古朴,传统文化意蕴浓厚。走进该校会议室,我们见到了铺满一整张会议桌的阅读成果:有阅读计划、阅读心得、阅读报告、阅读总结……

其中,有几本是上达学校书香家庭推荐表。随手翻开一本,这是2021年度葛梓玲一家的书香家庭推荐表,“推荐理由”一栏写着:一家人能坚持每天尽情地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不管是晚上还是周末,我们的亲子共读时间都雷打不动,既增加了共同话题,还增强了家庭的和谐气氛。

“作为一所位于曾国藩故居所在地的学校,我们深受耕读文化的熏陶。”校长葛瑞良说,学校大力推进家庭阅读,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要向家长汇报阅读所得、分享阅读收获。通过汇报、分享,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对阅读教育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也带动家长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还通过共读家风专题读本,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曾国藩家风文化的熏陶,促进良好家教家风的形成。

位于县城的曾国藩学校同样如此。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我们都会举办曾国藩读书节。”校长王育龙告诉记者,开幕式上,学校会邀请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国藩学校名誉校长曾樾作演讲,同时还开展好书分享会、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十佳演说家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将曾国藩的家教理念总结为“办家塾、重藏书、立课程、出教材、订家训、写家书、树榜样、绘例图”家教八条,先后投入800余万元,搜集曾国藩家教资料960万字,建成曾国藩家教馆。

每年母亲节,曾国藩学校都会举办成人礼,并倡导学生与父母之间相互书写家书,学校会将收集到的亲子家书编印成册,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在成人礼上送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

“孩子们的家书,虽然言语略显稚嫩,但总让家长热泪盈眶;家长的回信虽无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却饱含深情与期待。”曾国藩学校办公室主任张长慧说,组织学生与家长共读《亲子家书》,也成了学校阅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曾国藩家训中“写家书”与阅读教育融合的生动体现。

在学校阅读教育的带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双峰县的家庭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文化正在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在更多家庭开始建立,双峰耕读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多的丰富和提升。

“班上的同学都叫我‘谷老爷子’。”说这话的是沙塘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谷思杰。在同学眼里,谷思杰是一个“百事通”,从历史考古到兵法研究,从中医药理到现代科学,他都有所涉猎,甚至还自己研究编写了一个电脑小游戏的程序,久而久之他也就成了一些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怎么让他养成这么好的学习习惯的。”谈起儿子的变化,谷思杰的母亲眼里满是笑意,家里是做生意的,她常常因为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对谷思杰的培育模式几近于“放养”,而孩子出现的变化,她将其归功于阅读。

每天早上6点,当母亲经营的商店开门营业时,谷思杰已早早起床,静静地搬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边看书。即便父母与顾客交谈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再大,也无法干扰到他。在看到儿子对阅读的痴迷状态后,谷思杰的母亲也渐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为自己购买《如何推荐自己》《顾客心理学》等书籍。“看了这些书,感觉自己的育人方式方法、销售技巧,都有了提高。”她说。

谷思杰的母亲有个妹妹,外嫁到福建,两姐妹时不时通过微信交流孩子的成长历程。在得知妹妹常因为小外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苦恼时,她毫不犹豫地分享了谷思杰的成长故事,“多买一些书,和他一起阅读,在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

群众的教育观念也在跟着转变。

“过去很多家长认为,我们干的不是‘正经事’,但是当他们真正看到阅读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变化时,观念自然而然就变了。”义玲玲告诉记者,学校通过积极推进亲子共读,组织阅读打卡、评选书香家庭、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不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观看学生的阅读汇报演出、优秀阅读作品展等,将学生的成长变化展示在家长面前,让家长不断了解阅读的意义,渐渐地,家长由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

“现在只要学校办学有需求,村支两委都会全力支持,家长对学校阅读工作也愈发认可,甚至2022年还有学生家长给龙返学校捐了1000本书呢!”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杏子铺镇中心学校副校长肖绍贵一番朴实的话语,反映了双峰县老百姓对阅读教育观念的华丽转变。

阅读带来的改变,既发生在家庭里,更发生在村庄里。

“现在,村里的风气都有所好转,晚上聚在一起打麻将的成年人,少了,陪着小孩在屋里看书的,多了。”杏子铺镇龙返村村支部书记宋金明告诉记者,随着阅读教育的不断推动,村民也愈发重视阅读起来,认知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

沙塘乡白石村是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山村,曾经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坐落在村子里的白石学校,是一所只有35名学生的村小。校长彭光伟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学校阅读教育带动下,不仅孩子们爱看书了,家长和村民也爱看书了,现在白石村和相邻的石峰村都建起了图书馆,“周末我去村图书馆一看,好多年轻人!”村里尊师重教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每到过年过节,村民都会送鱼送肉,给老师们加个餐。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峰县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并带动了家教家风的建设:杏子铺镇龙返村举办了首届读书节;荷叶镇天坪村成立了曾国藩家风家训馆,定期举办国学讲座;石林村、荷塘村、富圫村依托曾国藩八本家训、耕读文化等内容打造家风文化墙;梓门桥镇长来村打造家风馆,定期开馆讲课……

B篇:从阅读迈向阅读教育

2009年9月24日,甘棠镇中心小学图书馆开馆。

时任县教育局党委书记的朱玉林参加了这次开馆仪式。一所偏僻破旧的农村小学里,终于建成一间可以让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图书馆,朱玉林感到非常高兴。只是,他再高兴,也没能预想到,“这件大好事”会成为双峰教育一个历史性拐点。

此年此月起,随着一间间图书馆的开馆,随着一个个学校阅读课程的开设,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交付给书籍,阅读,正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悄悄改变着双峰教育——

校园里,随手丢垃圾的现象不见了;教室里,各类物品摆放整齐。

课堂上,学生倾听的时候很安静,展示的时候很活跃;放学后,学生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少了,捧着书本、给家人讲故事的时间多了。

与陌生人交谈,结结巴巴的少了,侃侃而谈的多了,笑容常常不自觉地爬上少年的脸庞……

图片

阅读,这一持续了几千年的人类行为,这一古今教育的常规内容,为何到了今日的双峰,竟有了“金手指”般的魔力?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弄清楚“阅读”在双峰的真正含义。

对于阅读,普通人的理解,就是看书。一卷在手,可思接千载,可神游万里。文字突破时空界限,把知识与智慧注入读者心田。

教育人的认知,则多了一个维度——阅读教学。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可习得语文要素,亦可获取人文滋养。

而在双峰义务教育阶段近9万名师生心中,阅读,代表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它不仅是一卷在手的精神遨游,也不仅是语文课堂的素养获得,它有更为深厚的内涵,更为宽广的外延。

它是学生在准备与倾听时的习惯养成,是学生在感受与反思中的品格塑造,是学生在观察与猜测中的思维训练,也是学生在展示与辩论中的能力发展。

它与养成教育相融,成为学生品行的定型器;与学科教学相融,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机;与课改教研相融,成为课改推进的参照物;与校园活动相融,成为“五育”并举的主渠道。

2023年1月12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从2009年到2023年,双峰,先行先试。

14年久久为功,14年水滴石穿;

14年万千气象,14年勃勃生机。

1.一套课程:超越阅读教学,奔向阅读教育

48岁的县教研室阅读督导员王海涛,说起13年前第一次参加阅读教育培训时,仍然掩不住自己的兴奋。

培训老师让孩子们安静落座、整齐地摆放好学习用品后,拿出大大的绘本。老师并不直接讲故事,而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封面,让他们从书名、图片猜想绘本内容。故事讲述开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到关键处,老师却停了下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提问如石击水,溅起各种声音的浪花。

老师把食指竖在嘴边,举起右手,示意孩子举手回答。果然,叽叽喳喳的声音收住了,一条条小手臂举起来……故事讲完,老师竟然通过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孩子们轻松地复述了故事!

“真是太神奇了!当时特别希望自己也能上出这样‘高级’的课!”

很快,通过培训和实践,王海涛真的在自己的课堂上演了同样的“奇迹”。但彼时的她,还只是一个追光赶路的行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7年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发,语文统编教材也投入使用。新课标里有一个全新的课程内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材则出现了一个全新单元——阅读策略单元。

仔细研读课标与教材,王海涛恍然大悟:“我们一直做的阅读课程,不就是整本书阅读吗?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们的,不就是阅读策略吗?”此时,王海涛和她的同事们已逐渐领悟阅读教育课程之妙。

双峰的阅读课程体系其实很简单。

图片

一二年级讲绘本故事。一年级上期讲18个固定的绘本故事,基本每周一个。从一年级下期开始,老师自选绘本讲述,在故事讲述的基础上,增加了主题探讨和学生展示、表演的环节。

三到九年级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共读一本书,一般选用经典书籍,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必读书目,课堂模式就是整本书阅读的前导课、推进课、展示课;另一种是自由阅读,也就是说学生在图书馆任选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阅读课上再轮流进行读书汇报。

体系简单,不代表内涵简单。

事实上,语文教材里的语文要素和阅读策略,在阅读课程中都会学习。比如预测,阅读课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观察、猜测,然后基于观察和猜测进行预测,而这一内容被编排在语文课程的三年级上册。

有人会问,这是提前学习,不担心会揠苗助长吗?

县教研室副主任朱莹摇着头:语文是语言实践运用类学科,关键在运用,在浩瀚的阅读中内化素养。比如预测,谁规定一定得到三年级才可以预测?一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联想预测故事发展。又比如整本书阅读,同一本书,二年级看到的是7岁的风景,五年级读出的是10岁的感受,但他们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来阅读,比如读后一起聊聊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演演书里的故事,或者为人物画像,等等。“我们只是更早地学习了阅读方法,并反复运用”,就好像孩子很小就开始跑步,并每天坚持——这不是揠苗助长,而是真正的强根固本。

强根固本当然会带来根深叶茂,但若仅仅如此,双峰的阅读教育就还只是阅读教学,脱不了语文教学的窠臼。

熟悉教育的人,从文首的课堂可以看到养成教育的影子:收拾整理,安静落座,举手发言,学会倾听……这些在外人看来极不起眼的细节,其实蕴含着深意——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绘本和书籍涉及多个主题:热爱生活,认识自己,学会欣赏他人……这些人生大道理藏进故事里,孩子们在哈哈大笑或潸然落泪之余,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似之处,并寻找改进方法。这不就是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吗?

农村学生普遍胆小、缺乏自信,因为他们较少与外界交流,缺少机会展示自己。而阅读教育课程从一年级下期就有各种展示活动,说一说、演一演、推销自己读的书籍,或是来一场辩论会,几年下来,哪怕是最偏僻教学点的孩子,都能自信大胆地与人交流。

2023年3月7日的春风,吹进沙塘乡中心小学的阅览室时,五年级59班的阳皓、黄文轩、李鸿浩正拿着各自的书,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去。

这是阅读课时间。

37个孩子围坐成9个圈。

经过兴奋的小组交流后,终于到了展示环节,孩子们都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手。3个男孩成为第一批“幸运儿”。

“我是在深海里破的案子。当年我还是一只潇洒帅气的大王乌贼时,突然被一只不明生物偷袭了,让我饮恨黄泉。经过漫长的一千年,我才转世成一只小乌贼。就在我转世的前一晚,发生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案件……”

“你大王乌贼可以破案,我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更可以!我的案件要复杂得多……”

“我查理九世可不是浪得虚名!我破的案子可是有关外星人的……”

一次读后展示,成了一场好玩的“好书推荐”大PK,不仅极具策划力,还金句迭出。他们卖力的“推销”,果然赢得满室的笑声和掌声。

“推销”《小牛顿科学馆之乌贼》的阳皓,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就是这次展示的总策划。好朋友黄文轩、李鸿浩读的都是侦探书,喜欢探险的他,于是进行了一次“思维的跨界变身”,一本科普书,硬被他“编”成了情节跌宕起伏的悬疑小说!他那段极其生动的描述,其来源,竟然只是书中一张黑乎乎的乌贼图片,和一段干巴巴的说明文字!

图片

“当然,我从前也读过这方面的书!”阳皓的笑像一粒金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指导老师周冰告诉记者,阳皓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事实上,学校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是阅读,让他们变得自信开朗,能说会道。”

阅读方法的获得、思维的发展、表达的提高,毫无疑问,是阅读课程的“题中之义”;而良好习惯、优秀品德、自信大胆,看似是阅读课程的“外围效应”,却将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发展。

正是因为它,双峰的阅读,越过了阅读教学的河流,浩浩汤汤地奔向阅读教育的海洋。

2.两个体系:确保阅读教育的大船乘风破浪

大海航行,靠什么?靠舵手,也靠水手和罗盘。现代航海系统中,水手是执行系统,确保项目运转;罗盘则是指导与评价系统,时刻校准航道。

在县教育局副局长彭少华看来,双峰的师资成长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恰如航海中的水手和罗盘,确保双峰阅读教育的大船乘风破浪。

先说师资成长体系,共三个层级:阅读指导老师、统筹老师、种子老师。

指导老师负责具体的阅读指导,可以是各个学科的老师,以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主;统筹老师负责任务分配、工作统筹、专业指导,一般由学校教导主任兼任;种子老师负责区域内的指导、督查、评价,必须经过全域的选拔考试。

一名普通学科教师,如何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阅读指导老师、统筹老师、种子老师?

从制度设计而言,就是培训,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让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每个学校图书馆开馆前,都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要注意哪些细节,培训内容无所不包;示范课、示范说明课、实践指导课,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开馆后,教师培训就会进入常态化。每学期,各乡镇中心学校会开展区域内培训,各校也会开展阅读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不定期地,各校还能迎来优秀阅读课堂的“送培下乡”,进课堂实地示范性指导。仅2022年,全县新任阅读项目学校校长、统筹老师的培训中,就有参培人员176人;全县分9个区域送培下乡,参培人员有450人左右,全年中心学校区域培训和中小学校校本培训参培人数超过3000人。

指导老师成为统筹老师,甚至种子老师后,就要一方面“输入”——参加更高标准的培训,另一方面“输出”——培训指导老师和家长。后者对他们来说,则又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培训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身份既互通,又兼容,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可以拥有其中两种甚至三种身份。但不管是哪级培训、哪种身份,其核心要义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县教研室阅读督导员朱丽娜本可留在长沙教书,奈何家里再三要求,2012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她考回家乡,成为一名特岗教师。

偏远村小,包班制教学,到夜里空寂的校园只有她一人住校。初入职,年轻的朱丽娜“觉得自己就像浮萍”。

是阅读项目学校的建设改变了这一切。

图片

2013年11月,学校图书馆开馆。开馆培训中,朱丽娜按要求精心准备了一堂绘本故事课。上完课,她信心满满地等待培训老师的表扬。

“看得出,你讲故事的能力很强,程序把握也很到位,但绘本故事不能这样讲。”原来,朱丽娜每一页都让学生猜测后面的情节,完整的故事被掰碎了,“这样,会磨损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对故事的把握和听后的复述。”

朱丽娜这才恍悟,“猜测”这个方法虽好,但不可滥用,须关键处再“现身”。

经这么一指点,朱丽娜很快“上道”,成为孩子们最爱的“故事姐姐”,图书馆也成为朱丽娜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到了晚上,在图书馆,开着灯看书,”朱丽娜说,“那就是最幸福的事。”

此后,成为阅读指导老师的朱丽娜,在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中疯狂“汲取营养”。她像树一样努力生长,一步步成为统筹老师、种子老师,最终被选拔为县阅读督导员。

肖珊是一个集三种身份于一体的年轻老师。她的成长历程,可谓曲折。

起初,她颇有点抗拒阅读课程的模式:让孩子们自由阅读不好吗,为何要用课程的“框框”框住他们?经过培训,尤其是对比课程前后学生的变化,她明白了,对刚刚接触阅读的孩子,需要方法的指导,需要课程的建模,到了一定阶段,孩子的能力内化了,才能丢掉“框框”自由阅读。悟通了这一点,她成了一名快乐的指导老师。

后来,通过选拔和考试,肖珊晋升为统筹老师、种子老师,但问题又来了。

种子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训,培训对象既有指导老师,也有家长。几次下来,肖珊觉得效果不佳,渐心生气馁,加之身体缘故,曾一度想退出种子老师队伍。

内部交流中,有心的老师录下了她的培训视频,发给她,让她闲暇时仔细琢磨。并告诉她,她声音好听,语言优美,只是面对不同群体时,应采用不同风格。比如面对家长,语态要自然,语言要通俗易懂;而面对老师,则可以更深入、专业一点。

看着自己的视频,回想培训老师的话,肖珊有云开雾散之感。

再次登台时,肖珊的培训果然赢得一片赞誉。同时,随着培训的进阶,她渐渐发现自己的课堂指导力、实践力更强了。她重新找回了那个充满自信的自己。

朱丽娜的“做喜欢的事,找到归属感”,和肖珊的“不断矫正,不断成长”,是双峰教师成长形态的典型代表。无论哪种成长形态,在他们“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双峰的阅读教育有了更加多元而迷人的风景。

与师资成长体系一样,双峰的课程评价体系虽说已经晋级到4.0版本,其修订原则始终如一,那就是“尊重事实,注重实质”。

对比新旧几版考核细则,我们发现减少分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为已成习惯的项目。比如养成教育的分值,旧版除了基础分外,还有6分的附加分值,新版取消了附加分。这是因为阅读教育推广初期,学生的习惯不好,养成教育难度大。而随着阅读教育的推进,养成教育已潜移默化为校园文化,让每个身处其间的孩子都耳濡目染,难度自然小些

一为易流于形式,成为学校追求加分手段的项目。比如全校性阅读活动、创新性表演的次数,旧版有18分,新版降为6分。为什么?因为督导员督查时发现: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加分,经常组织活动,却不追求活动质量;也有学校把所有活动都贴上阅读的标签,在资料制作上下功夫。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当然要杜绝。

增加的分值则集中在阅读活动的质量,阅读与学科教学、与课改的融合,区域内种子老师和骨干指导老师的培养上。

督导员王伟民介绍,阅读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从量的增加转型为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在我们面前,只此一条路——内涵发展!”

3.与学科融合:谋未来,也必须谋当下

“怎样处理读书与考试的关系?”

2023年3月6日晚,在《两会访谈录》直播室,《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北京大学教授、统编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

无疑,这是一个具有全国普遍意义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双峰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2016年5月的一个下午,时任教研室主任王曙良碰到一个老朋友,某中心学校主管阅读的负责人。老朋友见面,难免“吐槽”:“我们学校抓阅读,数学成绩却越来越差。”

这句话,让王曙良心下一惊:阅读教育虽然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但不能忽略眼下学业这个关。否则,将难以为继。

怎么办?路径有一条:将阅读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阅读与学科教学融合,文科好说理科难,浅尝容易深入难。如何破解与理科融合这一难题?如何让阅读与学科“有深度而高质量”融合?

图片

在冥思苦想、不断试水后,双峰给出了“解题方式”——“双向夹击”,在供给侧和评价侧分别发力。

供给侧的思路是培养理科老师的阅读指导能力。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条软措施,倡导理科教师担任阅读指导老师;一条硬规定,一年一度的教师阅读素养大赛中,规定学校选送的老师不能全为文科老师。

“软硬兼施”下,效果颇为显著:全县共2480个班级,理科教师担任阅读指导老师约500人;2022年各级教师阅读素养大赛中,参赛的理科老师约200人。

评价侧则全是“硬通货”。一是修改教学比武的评分标准,增加阅读与学科教学融合这一评分维度,促使“阅读与学科教学融合”,成为教师教学时的常态思考。二是试题的命制。每次模拟考、期末考,各学科考卷都增加阅读量和阅读难度,导致一些阅读素养不高的学生做不完、考不好,这就倒逼学校在学科教学中融入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这两条思路其实有讲究。

参加教学比武的教师,都是区域内的骨干、优秀、新锐,他们是教研的中坚,也是普通教师的学习榜样,抓住这个群体等于是抓住了教研的关键力量。而考试命题更“要命”,又有哪所学校不想有份好的成绩单呢?

也有人不以为然——这是你关起门定的规矩,放到全省、全国赛场上,就会“歇菜”。但“碰巧”的是,近年来,加大阅读素养的考查已成为中高考的命题趋势。比如语文,从前高考试卷阅读量大约6500字,2022年高考全国卷已是1万字左右;比如理科中高考卷,采用情境式命题,题干动辄上百字,还把无关信息混杂其中,需要学生快速抓取核心信息、有效信息,进行学科语言的思维转换。这,考的就是阅读素养。

是巧合,还是基于趋势的判断,抑或是对于教育“道”之遵循?双峰教育人自有答案。

措施出台了,效果怎么样呢?

记者随机走进荷叶镇宝农学校八年级的一个数学课堂。这堂课讲的是勾股定理的运用。

执教老师熊雅琳首先从大家阅读的数学书籍聊起,然后推荐自己阅读的《九章算术》,并引出书中一道经典例题“引葭赴岸”:“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第二个板块,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这回题干是一首打油诗《执竿进屋》:“笨伯执竿要进屋,无奈门框拦住竹,横多四尺竖多二,没法急得放声哭。有个邻居聪明者,教他斜竿对两角。笨伯依言试一试,不多不少刚抵足。借问竿长多少数,谁人算出我佩服。”

两道题目出示后,熊老师都没有匆忙进入题目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朗读,并做好重要信息的标注。

最后的拓展部分,熊老师又引入阅读素材“葛藤的攀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几何”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一起来“解剖”这只“麻雀”。

开课伊始的读题,是教学中阅读习惯的培养。

王海涛说,这其实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当下很多课堂,甚至公开课,很少让学生独立读教材,尤其是理科教材,教师常常把教材题目直接做成课件,甚至还用异体字标注出核心信息。“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试想日后面对一份文件、一本专著,谁会帮你把这些重点信息拎出来呢?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生活场景。”所以在双峰,老师们非常重视教材的阅读,不仅学生课前要自读教材,课堂上,也常有学生自读教材的设计。

其次是阅读素材的整合,这包括推荐的数学书籍和引用的几道题目。

再次是阅读方法的运用。

指导老师王习贞说,要读懂前两题,必须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功底,同时还要用上阅读批注法标注重要信息。尤其第二题,就是一个古文故事,里面夹杂着无效信息,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付不同类型的信息——无效信息浏览或跳读,重要信息精读并标注。最后,根据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再通过数学思维转换成数学符号。至此,一道数学题的阅读结束了,一道题的解答也出来了。

随着阅读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入,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仅2022年下半年,该县获得的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就达10个。永丰街道城北学校正高级教师刘耀春,带领团队积极探索阅读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曾成功申报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故事教学案例研究”。她的微信公众号“听刘老师讲数学”里,有《小糊涂虫学数学》故事连载,所有故事都来自课堂上发现的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孩子们乐“读”不疲。

4.与课改融合:给高深理论树立“实践样本”

曾国藩学校颠覆了人们对教室的认知。

传统的大讲台没有了,代替它的是一张小桌子;大黑板也不见了,6块小黑板环在教室四壁;6块黑板分属6个学习小组,6个小组把课桌环成6个圆……

每间教室如此,每个年级也如此!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那就错了!

特级教师、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润良说:“教室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教室的形态,决定着学习的形态。教室的改变,实质是课堂模式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大讲台撤下,老师也“藏了起来”,课堂的流程由主持人负责,也就是老师的小助教。老师“藏”在何处?藏在课前的“导学案”里——它就像一张学习地图,指引着学生怎样到达“终点”。但关键时候,老师依然会“应声而出”。什么是关键时候?学生学习疑难处,思维升华时。

学习小组围圆桌而坐,意味着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团结的整体。独立的个体,意味着他们首先要依据导学案,独立自主地学习(以下简称“独学”);团结的整体,意味着独学之后,他们需要小组合作探究——独学后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探讨后还不能解决的这部分,才是老师要教的内容,也是老师“应声而出”要解决的问题。

6块小黑板,意味着6个展示平台。这是属于各个小组自己的领地。这个领地,既可以抛出小组的学习困惑,也可以展示他们的共同智慧。一次次思维的梳理,一场场精彩的展示,都在这里发生。

一切,都以“学”为中心;一切,都指向学生的成长!

读到这里,很多读者会发现,这样的教室设计很眼熟——没错!阅读室也是这种格局,没有讲台,课桌呈圆形摆放。很多读者还会觉得,这样的课堂模式也“风景曾谙”——是的!小学中年级以上的阅读课,就是这种课堂模式,独立阅读、小组学习、展示自我。这样的课堂,用曾国藩学校校长王育龙的话来说,就是“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图片

至于,是阅读教育的课堂模式给学校以课改启示,还是课改理念让阅读教育一开始就走上了“阳关大道”,答案已不重要。因为对双峰课改来说,阅读教育课堂生动地诠释了新课改理念,让高深的理论有了具体可感、可学的“实践样本”,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双峰大部分城乡教室,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课桌摆放形式,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对课改精神的理解和对阅读教育精髓的把握,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更广泛地推广、运用,传统教室这个“旧瓶”里,已经逐渐换上新课程理念的“新酒”。

阅读与课改的融合当然并不止于课堂,校园活动、课后服务也是二者积极融合的实践地。

对双峰的学生来说,主题阅读活动就是他们的“节日”。

为何?因为在主题阅读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乘着阅读的翅膀,在自己喜欢的校园活动里玩个够。静态的文字在孩子们“放飞自我”的创造下,变成奇幻的舞台剧、激昂的吟诵操、动感的小视频、缤纷的水彩画……甚至,变成他们真实的生活。

2019年1月,永丰街道第二完全小学的“走进中国神话故事”,是主题阅读活动在双峰的首次试水。

准备周、宣传周、实践周、总结周,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学校被阅读活动“点燃”了。

校园里到处穿梭着“孙悟空”“牛魔王”“白娘子”“嫦娥仙子”……各路“神仙”齐聚校园,欢歌笑语,惹得路人扯长脖子好奇地探看。学校干脆打开校门,让他们也融入这场校园的狂欢。

热闹是表面,科学有序才是活动的内在特质。

每天的午读时间,低年级课堂,是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九色鹿》《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一个个神奇的故事点亮了孩子眼里的光。

中年级学生打开课本,自读语文教材里的神话单元,并依照单元书目推荐,按图索骥打开了《中国古代神话》《古希腊神话》……

高年级学生则开始阅读《山海经》,可以选择白话版,也可以选择文言版。开卷皆有益。有益必须体现在思维的发展和观点的表达,所以,六年级的孩子们还打起了辩论赛:当前影视剧作品对中国神话故事进行了各类改编,你觉得中国神话故事的影视呈现,应该尊重原著,还是锐意创新?孩子们唇枪舌剑,口吐莲花,家长们听得瞠目结舌又心花怒放。

主题阅读不仅是语文的事,所有学科都有份:科学课堂,孩子们成了小小科学家,激烈地探讨“点石是否真的可以成金”;美术课堂,孩子们化身“舞美师”,为神话人物造型;音乐课堂,一个个“小小乐评人”在漫话中国神话影视作品里的传统乐器……

“阅读原来还可以这样搞?!”在一片惊呼声中,“走进中国神话故事”的主题阅读,如同突然打开的一扇窗,让大家看到阅读更为辽阔、更为深邃的风景。此后,主题阅读在双峰便如一夜春风后,姹紫嫣红开遍。

永丰街道中心小学的“科技助梦”“感恩孝亲”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文正学校的“书香校园,耕读家风”“践行二十大,阅读向未来”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芙蓉学校“书香润佳节,诗词诵中秋”“《朝花夕拾》入驻朋友圈”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荷叶镇中心小学“走近晚清名臣曾国藩”“红色经典伴我成长”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各种主题,各种形式,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对此,有网友感慨:什么是“五育”并举?怎样做到“五育”并举?双峰教育用主题阅读给出了生动答案。

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课程随之成为教育探索热点。阅读教育此时已如繁茂大树,成为双峰教育丛林中最美的风景,它与课后服务课程的融合也就顺理成章。

原有的阅读课程,在三年级以上以泛读为主,注重学生展示,而缺乏老师指导,是不是可以利用课后服务课程,在精读上下功夫?思路是好,但自己开发精读课程,显然困难——老师们任务本来就重,自行开发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恰在这时,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出品的“四维阅读”和“智趣新课后”及时出现,像“及时雨”般,解了双峰的燃眉之急。

永丰街道湾田学校的朱牡成,是学生眼里的“美丽领读人”。

“我们班孩子的阅读书籍来源基本是两种,一是图书馆借阅,这是通过学校严格把关的。”朱牡成介绍,“还有就是‘四维阅读’,‘四维阅读’的精读书籍都是与语文教材配套的必读书目,是最纯正的‘营养’。”

“‘四维阅读’既帮我们把好了‘读好书’的关,更帮我们解决了‘善读书’的问题。”永丰街道中心小学校长王伟华介绍,“‘四维阅读’每册配有3本必读书的精读设计与展示,还有两个课时的视频。打开视频,双峰的孩子就能享受长沙名师的课堂,并跟着名师在文本里深潜几个来回。”

和“四维阅读”一样,课后服务课程平台“智趣新课后”首先也为学校把好了“读什么”关。荷叶镇上达学校总务主任葛湘平表示:“网上找的资源有不合格的风险,而‘智趣新课后’平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跟“四维阅读”不一样的是,“智趣新课后”不限于语文阅读课程,而是辐射到德智体美劳各类课后服务项目。然而,阅读依旧是它的特色项目,比如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出品的“悦享课堂”课程。

每周一、周三的第一节晚自习,是曾国藩学校小学部的孩子自主阅读《悦享课堂》的时间。孩子们时而微皱眉头,时而扑哧一笑,眼里满是欢喜。

“在琳琅满目的课后服务课程里,我们选择了‘悦享课堂’课程,它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实际,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巧妙设计。书的内容很丰富,外延很宽广,可谓有料、有味、有型、有用。”曾国藩学校小学部教研室主任王奇林说起“悦享课堂”,眼里也满是欢喜。

5.唯有时间不可辜负,唯有情怀令人敬仰

“首先是情怀,其次才是专业能力。”

当被问到“你觉得种子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时,1969年出生的王蓬勃脱口而出。

这个在不惑之年从村小调入沙塘乡中心小学、十年来一直主管阅读的副校长,成绩骄人。2013年学校图书馆开馆以来,学校的阅读教育在县里的评估中始终位于前二。作为行政指导种子老师,他培养的种子老师、统筹老师不计其数。但这些精心培育的“种子”,很多刚一成熟就被调到别的学校去了。沙塘乡中心小学因此有了“种子老师培训学校”的美誉,王蓬勃也被尊为“‘种子’培训师”。

“你培养的人都去了城里,去了新学校,为什么你还留在这样一所乡村学校?”

王蓬勃并没接话,他低头,良久,轻声说:“我怕我走了,学校的阅读就……”顿了一下,他抬起头来:“其实,很可能别人会比我做得更好,但你知道,就像真正热爱土地的农民,他是离不开自己的土地的。”

3月6日上午,王蓬勃讲述时的深情,在一个小时后也出现了。王海涛讲起五年级的阳皓思维敏捷、能说会道时,突然潸然泪下,因为她想起了这个留守孩子曾经的沉默寡言。

3月6日上午,王蓬勃讲述时的深情,在3月7日也出现了。锁石镇大街小学的校长匡易才,平时沉默寡言,谈起阅读教育,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说,两次教师讲书大赛,他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夹在年轻的面孔中,是阅读让自己“精神永远青春”。

3月6日上午,王蓬勃讲述时的深情,在3月8日也出现了。芙蓉学校的胡海玉,那个年轻老师谈起她阅读教育中的各种尝试,谈起她引导学生从网络小说回归经典阅读时,眼里的光分明就是深情与激情的迸发。

3月6日上午,王蓬勃讲述时的深情,在3月9日、3月10日,在此前和此后无数日子、无数时刻都出现了。王伟民、朱丽娜、王习贞、肖珊、周冰、王奇林、毛树贵、刘思倩、王晓露、葛妍、刘琦、陈琼、龚乐辉、陈青松……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名的老师,在他们的故事中,都藏着比钻石更珍贵的情感——

情怀就是一粒种子,种进阅读时光里,就会发芽,抽枝,开出美美的花。

小车在开满油菜花的乡间穿行。

一段崎岖破烂的山路通向此行的目的地——锁石镇特佳学校,一个只有两个年级5名学生的教学点。

二年级教室。

两张课桌,左上侧整齐地摆放着阅读记录表。四条手臂,双双叠放在各自桌上。8岁的王晨玥和8岁的王润东,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绘本故事《爱笑的鲨鱼》。

两个孩子时而盯着投影,时而望向老师,不时发出扑哧的笑声。老师提问,让他们观察或猜测时,女孩王晨玥总是很快举起小手,男孩王润东则喜欢偏着头思考一下再举手。年轻的老师会让两个孩子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回答各有特点,女孩详细具体,男孩言简意赅,但两个人都表达得完整而清晰。

下课了,晨玥的哥哥,四年级的王晨轩,和班上两个女生王一航、贺佩鑫跑过来。哥哥拉着妹妹的手,5个孩子跑进阅览室。10岁的王一航主动给大家讲起了刚看的童话《豌豆公主》。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是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王一航的讲述像水一样流畅,又像吸铁石一般具有魔力,紧紧吸附着4个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们的四周,是一排排书架;在书架旁边,是明亮的窗;在窗外,是广大的田野。

田野里,乡村最常见的油菜花,正火火地开着。

C篇:双峰,为什么能异军突起

2022年6月21日,北京,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宣布,我国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这是“两基”之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

接续而来的,便是优质均衡。

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会是什么模样?

更高的教育质量,定是一项主要评估指标。

2015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自2015年至2021年,湖南每年都有部分市(州)、县(市、区)被纳入监测对象。

2022年,湖南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省域内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全部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这一年的监测,是湖南第一次实现地理意义上的全覆盖。

城市比乡村好,区比县好,教育投入多比投入少好——此轮全覆盖,湖南义务教育质量水平总体呈现如上特点。

双峰,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座居于湖南中部,曾是省级贫困县、国家财政困难县的传统农业大县,自2016年起,3次参与国家和湖南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3次监测结果都居于全省前列。

2023年2月7日,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3次点名表扬了双峰县。

异军突起,双峰县,为什么?

1.更少的资金投入,更多的人工投入

3月,春忙。

双峰正在编制、审议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其中,支出预算安排,超过56亿元。比照上年度县本级不到15个亿的财政收入,如果没有上级转移支付,仅靠本级财政,双峰无法实现收支平衡。

细分到教育支出——

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65所,在校学生8.2万人,在编在岗教师5683人,规模体量在全省属于中上水平。按照2021年的数据,双峰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46%。

“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下,双峰做到了逐年增加教育投入。比如,最近几年,该县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1万个,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的化解。

然而,毕竟是刚刚脱贫的省级财政困难县,双峰可用资金极为有限。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该县的教育保障水平并不高。

一份2023年义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汇报显示,该县目前还有63所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全县中小学标准田径场和11人制足球场严重不足,有8个乡镇没有人工草皮足球场;有164所学校的学生体质测试室、音体美器材,需进行达标改造;2015年投资建成的“三通两平台”等多媒体设施,也在等着更新换代;县城内还有多所学校需要完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仅此一项,便需投入16亿元……

图片

但,就是这么一座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县城,办出了让人惊喜的高质量义务教育——

自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设立以来,双峰参加了3次监测。3次监测中,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更优的投入、师资和生源。既然投入不占优,那么,双峰的高质量,是不是更多依靠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

来自该县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共有6382名在职教师,其中研究生68人,本科5201人,专科1667人;正高级教师20人,特级教师10人,副高职称1621人,中小学一级二级职称3239人,初级职称1738人。

拥有研究生学历者,占比不过1.06%,正高级教师占比不过0.3%。由此观之,双峰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和职称水平,不要说和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即便是与情况类似的其他县相比,也无可圈可点之处。

那么,生源呢?

双峰的中小学生,与其他县差不多,全部来自本地户籍。

投入不占优,师资、生源也不占优,双峰连续3次位居全省前列,奥秘何在?

穷人有穷人的办法——这是当地一句土话。

并不富裕的双峰,为本县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种古老又新颖的方法——阅读。

阅读之于教育、之于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虽历经千年,风华却丝毫未减。新时代,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书香校园,亦如潮涌。

与他处相比,双峰的“新颖”何在?

“如果仅按财务成本算,开展阅读教育,资金投入最少。”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波说,比如学校图书馆(室)建设,花费就不高,依据学校规模大小,建设加上书籍配备,1个图书馆(室)整体支出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不等。近些年,全县每年用于阅读的平均投入在300多万元,主要来自以下两部分:生均公用经费中预留的每生每年40元阅读费、2020年纳入县财政的100万元阅读专项经费。

表面看,花小钱,得大益。但,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该县投入的人工,不可估量——

双峰的阅读,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含教学点);调动了包括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5000余名教师;每年辐射了义务教育阶段8万多学生及数十万家长。

正是这种覆盖、调动与辐射,让阅读具备了成为“支点”的要素,并真实有效地撬动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家校间的良性互动。

借助资金与人工的反比例投入,实现县域义务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是双峰阅读的第一层“新颖”——在这一层面上,双峰建立了符合县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出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阅读投入机制。

2.锻造可持续发展的“共用之钥”

在双峰,阅读的第二层“新颖”在于,它成为解开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多种困局的“共用之钥”——在这一层面上,双峰解决的,是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白石学校,位于沙塘乡,是一个只有35名学生的教学点。2015年,这个位于偏远山区的教学点成为阅读项目学校。迄今不到九年的时间里,该教学点的阅读统筹老师,已换到了第四任。

“我们是教学点,教师流动性很大。”校长彭光伟坦言,教师频繁更换,在他们这样的乡村学校,是一种常态,也是多年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距离县城33公里,坐落于最西端的甘棠镇中心小学,是双峰第一所阅读项目学校。该校现有学生800人、教师约50人,在校长朱满红的描述中,学校每学年流动的教师数在8到10人之间。

图片

还有地处两县交界处的石牛乡桥亭中学,2021年成为阅读项目学校至今,短短一年半时间,“我们的阅读统筹老师,就换了人。”校长李琼说,仅2022年一年,学校就调走了6名教师,“我们总共也就34名教师。”

…………

乡村教师往县城去,县城教师往省城去——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包括双峰在内,我国大部分县域义务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之一。队伍不稳定,会造成教学不连贯,最终影响的,便是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乏力。

所幸,双峰县围绕阅读,建立了体系完备的规章制度。以教师培训为例,该县教研室、各乡镇中心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培训,比如,面向新进教师开展阅读通识培训,面向班主任开展阅读指导老师培训。就像一个蓄水池,当一所学校统筹老师调走,指导老师可以顶上,指导老师离开,新进教师经过2个月左右的锻炼就能上手。

正因此,采访中多名乡村学校校长均表示,虽然教师流动快,但对本校阅读教育的开展,影响并不大。

教育,是一个师与生教学相长的过程。过程中,教师队伍不稳,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体两面的生源流失,同样会造成县域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乏力。

刘典红任校长的杏子铺镇中心小学,曾经就是一所生源流失严重的乡村学校,“虽说我们是中心小学,但地理位置很偏。”小学校,坐落在杏子铺镇最为偏僻的和睦亭村,距离县城30多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的木加村也有5公里。前些年,生源数量跌入低谷,最少时全校只有200多名学生。2009年,杏子铺镇中心小学成为双峰首批阅读项目学校。多年积淀,结出了硕果——该校在2016年被评为娄底市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在2017年全县学生阅读素养能力抽测中获第一名。这几年,生源数量逐渐回升,目前在校生超过500人,不仅木加村的孩子回了中心小学,还吸引了邻近隶属于娄底市娄星区的生源入读。

而对于距离娄底市和双峰县城都很近的乡村学校,比如走马街镇中心小学来说,生源的流失,更加不可控。但在该校校长彭梦辉看来“还好”,她2014年当校长,学生数基本稳定在700人左右。至于原因,“与我们2012年成为阅读项目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进阅读教育,密不可分”。

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家长对阅读教育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教学实效的认可,密不可分。

王伟民讲过一个故事。

双峰在刚开始推广阅读时,来自家长层面的阻力很大,“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反对的家长很多,“我了解到的,最极端现象是,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读的书撕掉”。故事的后半段,撕书的家长,成了会主动拉着老师的手,说“阅读教育搞得好”的家长,因为他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回家不再是玩手机,而是坐下来安静看书,自己房间里的床和书桌,也都能主动收拾得整整齐齐。

彭光伟分享了另一则故事。

学生小娴,父母闹着要离婚。小娴当然不愿意,她想了个办法,从自己之前读到的一本书里,找到了类似故事,动情地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给父母听。父母听后大受触动,最终夫妻和解。小娴的家完整了,父母对学校开展的阅读教育,也有了更新且深的理解与支持。

家校间,是“5+2=0”,还是“5+2=1”?从现实看,与学校教育相比,我国的家庭教育,需要改进的空间,更为广阔。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等,导致乡村家长教育能力、水平的提升更为紧迫——这也正是县域义务教育面临的第三种发展困境。

前不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三十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专门提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也正说明了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在乡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双峰,以阅读教育为抓手,较好地推动了家校间“5+2=1”合力的形成。当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县域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助推器”。

图片

3.对教育,要尊规律、少干预、多服务

禹敏,娄底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2016年至2021年,他是双峰的县委书记。

从曾经的县委书记,到如今的分管副市长,禹敏对教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态度——“少干预”。教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党委政府主要是把方向、稳大局、保投入,其他,尽量“少干预”。

禹敏的继任者,现任县委书记彭石清,秉承的也是“少干预”:要尊重规律,干预多了,反而会给教育添乱。

“少干预”的一种生动诠释,来自双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基联——讨论丰茂学校建设方案时,原本的计划是,将两个大型变电站设置在校园内,最终定稿,变电站移到了校园外。这主要出于两种考虑,一是修到校外,大几百万元的费用,就不会挤占有限的学校建设资金,节余的资金,足够修一栋1000平方米左右的教学楼;二是未来投入使用后,完全避免了电力部门因检修等必须进入校园的情况,“对教育的干扰,能少点,就少点”。

“我们要做的,是多为教育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这是县委副书记戴志雄的原话。

在双峰的经开区里,多家企业有一条共用的招工途径,招工传单发到校园里,目标人群,是那些陪读的年轻家长,用工时段,锁定为学生在校时间。家长有工作,每天就充实,每月就有收入,与社会就不脱节,见识就会增长,反馈到学生那儿,就是家长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这就是曾经的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现在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李雄伟,对“打基础利长远”的一种积极实践。

“多为教育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容易。教育是最普惠的民生,牵涉面极广;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各界要统一思想,难。

“经济上的投入,是无止境的,现实中,还有可能是无效的,根源在哪里?因为没有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生态,整合各类资源,服务教育发展,这个责任我们必须担起来。”

双峰面向中小学生的,如阅读、志愿者、公益行等活动,及诗词书画展等,一是比较多,二是积极倡导家长陪同参与,三是党政领导带头参与。像去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县长自己参加,并提出建议,由家长带着孩子而不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合伙人”,是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的关键因素。

走马街镇举行了一个本镇在外务工经商人士捐资助学活动,短短半天,筹得资金400余万元之外,还引发了一场“小风波”:因怕增加家庭负担,镇政府事先没有告知几个五保户,对此他们很有意见,“学校的事,再没钱,也要捐”,你20,我50,无论多少,都是对教育的看重——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当地党委政府,功不可没。

纵观近些年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虽因财力不足,给予教育的资金保障水平不高,但给予教育更好的服务,尊重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为双峰教育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直是他们坚持的方向。

采访中,双峰县芙蓉学校校长朱芝兰说到了一个细节。他印象中,双峰的校长们,很少出现一两年就换一所学校的情况,相对稳定的校长任期,更有利于校长办学理念的落地见效——这背后,彰显的,既是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局选人、用人的信任与支持,也是对“校长是一种专业岗位而非行政岗位”的尊重与认可。

某种意义上,双峰的阅读教育能坚持至今并取得实效,与校长的任期稳定不无关系。阅读的育人成效,需要时间来积淀。试想,一名校长,刚在学校推开阅读教育,不过一两年就要调走,他和继任者都还没能看到阅读教育的育人实效,又如何突破阻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县委、县政府的这种“尊规律、少干预、多服务”,是对包括校长在内的双峰教育人,14年心无旁骛地推行阅读教育,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2023年,县委、县政府在讨论专项经费删减事项时,所有参与者,对保留100万元阅读专项经费,都没有异议。

4.认准了,就一茬茬接着干

教育,是一种坚守。

坚持奔跑,总比停下来好。

更好的教育,是干出来的。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坚持就是胜利。

反复抓,抓反复,久久为功,必有成效。

平凡的事,坚持做;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

义务教育,虽然只有9年,但我们的眼光,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

…………

在双峰采访的每一天里,我们都能从不同的人那儿,听到类似的语句。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生有涯而学无涯,人的终身发展,离不开学习。哪些,是教育人应当坚守的?学生可以也必须在校园里习得的、能伴随终身的学习途径,是什么?

另一方面,从当下教育所处的发展环境看,电子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浮躁的社会,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如何改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高效落实?中高考,虽依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挥棒,但随着“双减”新政的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湖南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标准的启动,都在引领着中高考命题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面对这一变革,中小学校如何应对?再结合双峰县情,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乡村教育要振兴、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城乡教育要一体化,一切的一切,抓手在哪里?

双峰人认准的,是阅读。

从阅读,到阅读教学,再到阅读教育,14年来,该县已经建立起关联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核心价值观养成、学校新课程改革、教师教研与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因素的工作体系。

14年来,该县已形成一种共识:抓阅读,就是抓养成教育,就是抓素质教育,就是抓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抓中考高考;抓阅读,就是一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

体系的建立,共识的达成,也非一帆风顺。

图片

如果没有一群有着深厚情怀的教育人,如果没有一群有着坚定心性的教育人,如果没有一群有着执着追求的教育人,如果没有一群有着实干精神的教育人,就不会有14年的阅读教育,更不会有积淀而成的“名列前茅”。

2006年,王贵升任双峰县教育局局长;2009年,双峰县首批阅读项目学校开始推进。

“我是阅读的受益者。”王贵升有每天读一点书的习惯,在他的理解中,教育是一个良心活,教育人要思考的,是怎样为学生的一辈子打好基础,“养成读书习惯,一辈子都好。”

但,在最初一年多的时间里,双峰的阅读教育,无论是效果、推进进度,还是质量都不尽如人意。有人觉得,这是形式主义;有人分析,这是教育局想搞面子工程;有人认为,阅读不重要,因为之前没搞阅读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差……

王贵升加大了调研力度,多次到阅读项目学校听取意见,认识不到位、经费短缺、缺乏考核机制等,是影响进度的几个主要原因。调研后,教育局出台了一条重要规定:将阅读教育实施效果纳入对校长的年终考核。此后,阅读教育在双峰的推进,步入正轨。到第二任局长刘业湘任内,县级财政加大对阅读教育的投入,县域内开始积极推进局办阅读项目学校建设,规模由此得以快速增长。第三任局长朱均平在任期间,阅读教育完成了“八个一”模式的提炼、总结和固化。到张波这里,已经是第四任局长,阅读教育依然是工作重心,不仅圆满实现了阅读项目学校全覆盖,而且有了任内创新发展的思路:进行阅读模式的拓展,从主要为线下阅读,发展到线下线上相互补充,借助网络阅读资源、设备,推进智慧阅读、数字阅读。

自阅读教育起步,双峰的每一任教育局局长,都在坚持推进,都能扛牢自己的阶段性责任,都能在任内推出创新做法,都在为阅读教育锦上添花——

认准了,就一任接着一任干。

2003年开始推行课改至今20年,2009年开始推行阅读至今14年,2011年开始推行养成教育和阳光体育至今12年,2014年开始推行教师积分管理至今9年,2017年开始推行班主任、教师工作手册制度至今6年……

对自己认准的事,就会一以贯之、不断完善、持续推进——这是双峰虽然教育保障水平不高,但仍然办出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这种认准,有着湖湘文化中自带的基因,苦干与蛮干;有着双峰对自古而来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教育人对教育规律、教学常规的尊重;更有着教育人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跟进,以及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且以课改与阅读为例,解释之。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后,课程改革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双峰在2003年即跟进课改,虽已实施多年,但推行得并不顺利。采访中,不少教师都有一种感觉,自己对于课改的理念早已烂熟于心,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也早就应用在课堂之中。可实践中,总觉不如人意。直到阅读教育开展之后,学生实现了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等的全方位提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才真正有了生动直观的展示,教师才真正明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可以实现的,是一种更加美好的、教学相长的、互相启发的教育情境。

换言之,开展阅读教育,并不意味着放弃课改,恰相反,阅读为面临瓶颈的课改,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间转到2018年,双峰人感觉到,阅读教育的推进,陷入低水平重复,如何突破?推行学科融合的课改,又给了阅读以启发:教育人开始探索阅读融入所有学科的新模式。

表面看,这是双峰教育人在改革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深入地分析,是他们精准把握住了国家对中考、高考命题思路的调整——

2022年八省联考数学卷中,有一道题目,共计672个字,不少考生表示,以为自己拿错了试卷,在他们看来,“文科题才会这么多字”;

有人对比分析了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题目的阅读量,已从6500字左右,增加到1万字,在考试时长不变的前提下,阅读能力强的考生,更有优势。

这种综合性、跨学科命题思路,与课改的方向一致:学科知识要融合,更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双峰教育人,认准了这一趋势,他们继续坚定地推行课改与阅读,在不断的完善中,在不断的交融中,二者互为助力、彼此成就,最终汇聚成推动该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

双峰至此,异军突起。

3月28日,北京,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在此举行。

此前一天,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

引导青少年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一种拓展未来人生无限可能的途径,是教育人的应有担当和光荣使命。

应时而来,顺势而为,乘风而上。

双峰,以阅读立题,以情怀为笔,以时间着墨,为青少年学生终身发展,书写了一篇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热稿排行

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