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案例意味着一种示范,一种创新代表着一种未来。为了积极总结新时代湖南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全面展示改革创新成果,2022年12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联合主办了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推选活动,活动由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中南教育智库具体承办,最终选出 50 个案例,其中区域类 20 个、学校类 30 个。这些案例体现了湖南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新做法,代表了湖南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矢志追求与不懈探索,展示了湖南教育系统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智慧、成果与成效。
县域普通高中德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湘潭县第一中学历来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积极实践和探索县域高中德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卓实教育”作为学校育人哲学的内核与外相,并由此引领学校育人工作,并打造五维德育,推进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 文化化德
一方面通过创建文明校园、建设班级文化、开展德育主题征文和“大美一中”摄影比赛、征集校舍名称、建设八大景点、开办金霞书屋等举措,使之成为师生共建校园文化的抓手;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校报、校史读本等分享德育理念,使之成为以文化人的窗口。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学校强调以文化立班,以文化强班,以文化育人。每个班由师生共同确立班级目标,制定班训、班规,设计班徽、班级名片,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各班实际纵深发展,“和而不同”,自成特色。
二、 良师润德
唯有卓实之良师方能润育出卓实之学生。学校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心育师,事事处处皆德育”的理念,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学校尤其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致力打造一支“有情怀、有智慧、有技能的卓实型班主任队伍”。在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方面,具体采用“四强化四促进”的形式。
一是强化帮扶,促进新手更快成长。为使青年班主任尽快适应岗位、提高业务能力,学校每年都进行新老班主任结对活动。在老班主任的“传、帮、带”下,新班主任们勤学善思,成长很快。
二是强化培训,促进德育理念更新。一方面学校每年通过新教师入职班管工作培训、开学初班主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班主任集中学习;另一方面把县、市、省教育名家、德育专家请进来讲学,同时积极安排班主任外出培训,尤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
三是强化研讨,促进疑难问题解决。学校每年举行班管工作研讨,聚焦班级建设中的困惑和问题,集思广益,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分年级定期召开班主任交流会,就班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集体展开讨论,在智慧碰撞的火花里既有经验之谈,亦出奇思妙想。
四是强化展示,促进专业能力提升。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展示、主题班会原创课件展示、军训和校运会班级微信制作比赛、德育文章推荐发表等,引导班主任积极思考,实现专业成长。
除开教师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还很重视保安、宿管员、食堂阿姨等员工的培训。通过上岗培训、定期指导、先进表彰等方式,促进他们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以“卓实”的服务浸润学生的心灵。
三、 管理培德
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学校在德育常规管理中讲究规范化、精细化。其中,精细化主要体现在“细化指引、夯实过程、多元评价”。细化指引。学校制作了《新生入学指南》,让新生迅速了解学校,融入高中生活;汇编了《德育手册》里,使学生做到“心中有规,行之有度”;老师深入寝室,逐一耐心指导学生整理内务,细化到被子叠放的位置、杯子摆放的朝向等,使学生能够“有法可循,行之有效”;依托班会、广播、国旗下讲话等阵地进行教育宣讲,使学生真正“走心践行,行之有恒”。
夯实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因此,常规管理的过程必须做细、做实。在“全国文明校园”的创建历程中,学校搭建了学生自治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学生创新孵化、学生志愿服务五大平台,引导学生把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重视学生的阶段性成长,让班主任通过《班主任手册》和《班级成长手册》,记录学生生活的点滴;学生通过综合素质平台,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在参与和记录的过程中,学生得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升华自我、成就自我。
多元评价。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以《“十佳学生”“五好之星”评价方案》引领学生多元发展;《班级建设综合评价方案》引领班级发展方向,评选出优秀班集体、红旗团支部、文明教室、文明寝室、五好学生等等。鉴于班级多的现状,实行政教处和年级部“垂向交叉”评价班级的模式。
四、 课程育德
立足课程改革,以“一核两翼”建设,达成“课程育德”的任务。
“一核”指思政课。针对传统思政课教育存在的“内容形式性”“学习应付性”等问题,学校致力于从课题研讨、教师研修、教学比武、名师培训、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五个方面统筹推动思政课改革,以发挥这门重要课程的最大德育效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两翼”指“课程德育化”和“德育课程化”建设。“课程德育化”是各个学科在教学中渗透思政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学校坚持以课程德育评价为指引,以“课例展示”、“听课评课”为驱动,整体优化课堂学习方式,整合研发新的课程资源。“德育课程化”是整合学校的德育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行动,形成课程或类似课程一样的规范化体系。学校已把班会、体育、劳动、美术、音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心理教育、文体活动等都纳入周课程表,还开设了法治、研学、实践等课程。比如班会课,采用主题单周统一、双周自选的模式,所有课件均由青年班主任原创,形成分年级适用的校本班会课资源库。
五、 活动扬德
学校着眼学生“卓实”品质的形成,努力实现活动序列化,使之成为学校弘扬美德、践行“卓实德育”的重要载体。
一是主题月活动目标鲜明。主题活动月体现“五育并举”的原则,努力让“尚德、善思、强体、悦美、乐劳”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传播。例如在五月份“责任担当活动月”里,开展主题为《青年当奋斗》的升旗仪式发言、《唱支红歌给党听》校园歌手赛、《向世界说中国》英语风采大赛等。
二是常规活动激扬青春。学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校运会、艺术节、班级篮球赛、拔河赛、劳动技能比赛、主持人大赛、歌手赛、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并使这些常规活动精致化发展,让爱国感恩的品德、劳动光荣的观念、科技创新的意识、热爱体育的精神和艺术审美的素养在无形中根植于学生心中。
主题月活动和德育常规活动互为依托,形成活动扬德的合力。
德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家长、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学校致力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打造“育人共同体”,让家校社合作建设不断地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一方面,“横向互助”和“纵向引领”实现家校共育。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校讯通、家长会、家访等加强沟通,同频共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开设“线上家长学校”、安排假期亲子实践等,促使家长更新家教理念,改进家教方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邀进来”和“带出去”,实现校社共育。比如请县人民医院护士讲抗疫事迹、县检察院法官讲民法典、彭德怀纪念馆宣讲员讲冰雕连、湘潭大学教授讲湖湘文化、消防大队的消防员讲紧急疏散等,给学生送来丰富的精神大餐;带学生走出校门,到湘大的物理实验室、岳麓书院、毛泽东纪念馆、彭德怀故居、特殊学校、中车集团研究所等地方研学实践。
德育应该是要能够照亮人生的。县域高中学校应当发挥自身和区域优势,敢于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途径,奋力书写好“立德树人”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