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新闻 > 详情

“不放弃”创造乡村教育奇迹

——记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岗中学班主任徐慧

2023-08-30 09:58:5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阳锡叶 陈克涛 周乾坤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陈克涛 周乾坤 摄影 王先震

1999年,一个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19岁县城姑娘,走进了一所乡村学校的大门,谁也没有想到,她会在这里扎根20多年,并留给了人们一个个惊叹号,让县委书记三次点名表扬。

担任班主任20年,无论接手“多烂”的班级,她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她所在班级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多年位居全县前三,所教学科成绩几乎年年全县第一;无论多么难教的学生,到她手里,她总有点石成金的本领,200多名后进生在她手里成功转化,受她影响而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就有20多人。

校长说,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放弃一个孩子;家长说,谁到徐老师的班级,就是他一生的幸运;学生说,她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心目中想成为的自己。她就是湖南省安乡县安障乡黄山岗中学186班班主任徐慧。

微信图片_20230830094728.png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哪个伢儿是徐慧老师带的,都是他的幸运。”这是家长蓟金平反复说的一句话。4年前,她的女儿万宁上初一时还缺乏自信,胆小话少,数学成绩只有50多分。但是自从初二徐慧接手后,孩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人越来越自信,成绩越来越好,2022年,还顺利考上了公费定向师范生。

蓟金平十分感激地说:“是徐老师改变了女儿的命运。”而改变命运的,不止万宁,她所在的黄山岗中学180班,初一时是出名的“烂班”:上课纪律散漫,课后教室里乌烟瘴气,垃圾桶臭气熏天,家庭作业,37个人有20多个没完成……

对于这个班,很多老师都摇头。但徐慧不顾刚做完手术的身体,毅然接手,仅仅两年后,这个班却创造了中国版的“第56号教室奇迹”:180班勇夺2022年安乡县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农村组第一名,有17名孩子考上省示范性高中,3名孩子考上公费定向师范生,一时轰动全县教育界。

在徐慧的履历里,这样的故事并不少。黄山岗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因为临近县城,生源流失严重。现在,全校只有320名学生,其中80%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位等原因,这些学生里,有不少让人十分头痛甚至连家长都放弃了的孩子。

但面对这样的孩子,徐慧刻在心底的一个信念就是:绝不放弃。她反复对记者说:“在农村家庭,有些孩子连父母都放弃了,但不管怎么样,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如果我放弃了,他们就真的没了希望。”

就是凭着这样一个信念,她转化过赫赫有名的“八大天王”,让他们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哭着请求老师“保重身体,不要眼里只有学生”;也多年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曾拿出每月工资一半的钱资助学生,硬是让一个父母均为残疾人的孩子初中顺利毕业;她还动员亲戚朋友把孩子半新不旧的衣服拿出来捐给经济困难学生,让她家成为了衣服中转站。

她总是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看孩子要看本质。”她自出资金,在班上设立进步奖,奖项五花八门:最爱劳动的,到校最积极的,爱做公益的……只要学生表现出闪光点,她就会正儿八经地公开奖励,这些年来,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她担任过1122名学生的班主任,200多名让人极为头痛的后进生,在她手里转化成功,许多家长感激涕零。

多年来,徐慧对学生十分严格,但每年来看望她的学生络绎不绝;徐慧敢于严厉批评家长,但家长却对她心服口服。

微信图片_20230830094732.png

不放弃每一个教育机会

让后进生“逆袭”,不能凭借着一腔良好的愿望。“徐老师的法宝就是用心,用心了就有回报。”共事20个年头的语文教师万春红说,徐老师至今都没有结婚,她唯一的生活,就是教学生,“是一个舍命王,不要命的那种。”

徐慧自己也坦言,她把90%的精力,都用在了学生身上,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没有休息,也基本没有周末和寒暑假,时刻不停地观察他们,洞察他们的每一个动态和变化。处处皆教育空间,时时皆教育机会,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拿180班来说吧,面对这样一个纪律涣散的班级,徐慧一方面雷厉风行出台强有力的班纪班规进行整改,做到公平公正,即便班长违纪,也得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另一方面,从起床到下晚自习,全天候在教室门口转,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引导,无论唱歌比赛、田径运动会、男女生会议还是各种班队活动,都会成为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良好习惯的绝佳机会。

不仅如此,她迅速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孩子情况,精准施策。成绩差的,强化补习;行为习惯差的,反复纠正;心理有问题的,及时干预。不到一个月时间,各科教师都惊叹班里的变化:孩子们上课听讲认真了,课堂作业也能收齐了,教室里变得干净整洁,下课后也没有了追赶打闹的现象了。

这么多年来,徐慧其实一直在坚持这种教育方法。同事们佩服地说,徐慧有很强的“教育敏感”,她总是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现象里或者日常平凡的事件中,找到教育的契机,直击症结。

2015年,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她敏锐地发现,以前的孩子能上山捉鸟、下河摸鱼,现在的孩子,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手不离机,一低头就是一整天。她及时加强了对手机的管理,让家长交口称赞。

二孩政策放开后,从一个男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她又察觉到了二孩对大孩的影响,于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把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成系列发给家长,让不少家长“恍然大悟”。

还有,她会给每一个孩子过生日,在温暖中让孩子学会感恩;一日三餐,她一餐不落当“监督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看到不少学生爱买零食,她专门设置了学生银行,鼓励他们把零用钱存起来……

校长刘文兵感叹地说:“不放弃每一个教育机会的背后,是徐慧对教育高度的热爱,对孩子的高度负责,更是她对于留守儿童家长的补位,家长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微信图片_20230830095147.jpg

不放弃孩子的每一个方面

好成绩的取得,并不只能盯着学习,而是要孩子全面发展,孩子身心健康、习惯好、素养好,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这是徐慧2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总结。

因此,她坚持督促学生每天早上跑步,课间跳远、跳绳、垫排球,晚上做仰卧起坐,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坚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必须每天换袜子、换内裤,必须有两双换着穿的鞋子。坚持让学生每天练字10分钟。自掏腰包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每周回去,必须做饭、洗碗、洗衣服……这些都纳入班级考评。

她也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当老师,又当医生”。她习惯每天观察孩子的表情,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

有一个叫周婷(化名)的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情况,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变得抑郁。其父母开始不知情,徐慧告知后,他们又怕流言而讳疾忌医。面对这样的重重关卡,徐慧一次次上门和家长沟通,亲自带他们一家人去县级医院就诊。值得欣慰的是,因为送医及时,多次自杀未遂的周同学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有人问徐慧,为什么你每接手一个班,都能很快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呢?徐慧总是说, “要教育好孩子,第一步就是要全面了解家庭。”

20多年来,徐慧平均每年家访近百次,走遍了每一个学生家庭,存有每个家长的联系方式,叫得出每一位家长的姓名。家访的细致,也让同事感叹不已:她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还要详细了解学生的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状况等,连为什么吵架都要问。

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如指掌,让她能及时发现学生各种问题,并能迅速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这些年来,随着徐慧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城里学校向她抛来橄榄枝。但徐慧并不心动,一心守着这所乡村学校。刘文兵感叹:“她已把自己嫁给了乡村教育。”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