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吴瑞 余杏 通讯员 李明 彭琨)“我获得了广东省四会市202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我成了长沙市‘百优工匠’’’“我的公务员考试上岸了”“我获得了焊接技能竞赛全国一等奖,专升本也成功录取了”“我自己创办的公司开始开分店了”。这是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毕业生们打来的报喜电话,学生们兴奋地向母校分享成功的喜悦,感谢母校的培养。
为促进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以就业为导向,以红匠精神为指引,在学生技能培养上下功夫,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做指导,建立就业帮扶制度,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
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
“当时我家里是不同意我上大专的。”这是今年4月份刚刚获得广东省四会市“青年岗位能手”的优秀毕业生戴东成刚来报到时的场景。这并不是个例,很多学生、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上个大专似乎“低人一等”。即使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没有目标、没有方向。针对这一情况,机电工程系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摸排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红匠讲堂宣讲大国工匠成长历程,让学生逐渐建立信心,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做到奋斗有目标,学习有信心。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红匠精神培养学生技能素质
“不是我不想好好学习,是我觉得我学不好,学习很困难。”这是获得长沙市2021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百优工匠”称号的机电工程系毕业生余恒波在校时向专业课老师反映的。大专层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是普遍事实,但是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红匠工作室”“党员示范基地”,开展“党员公开课”活动,让党员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一对一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利用专任教师技能知识,特别是实训教师,实训室一对一帮带,用指导老师对待技能的态度、匠心精神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
完善就业帮扶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培养学生成功与否,就业质量是检验的重要标准。本着这一原则,机电工程系在学生就业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每一个来系部的企业,在学院了解完毕后,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细致了解,工作性质、待遇、晋升等,都要了解清楚”,这是机电工程系负责就业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杨豪虎给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的要求。仔细甄别、根据学生兴趣合理推荐就业单位并持续跟踪,这是就业质量的保证。针对就业困难学生,所有党员教师,建立就业帮扶台账,从投简历、练技能、做面试方方面面去指导,就业工作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红匠工作室作用,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将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让更多的机电学子走得出去、站得稳当、干得漂亮”,杨豪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