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教育人物 > 详情

周小李:一生为一课?一课付一生

2021-01-27 10:27:43 来源:

WPS图片-修改尺寸(6).jpg

创造“潮”味思政课堂的周小李

  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的灵魂与教育同在;她的所做所思,只为将思政教育烙印在学生的心上,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有这样一位教师,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在灿烂的文化中徜徉,聆听时光深处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深思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担当。

  一生为一课,一课付一生。

  她,就是周小李——毛泽东主席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以下简称“一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院长,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和欢迎、人称“拼命女郎”的思政课资深教师。


  创造“潮”味课堂


  1999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的周小李,选择在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一师,当一名思政老师。

  当时,思政课教学古板教条,内容也枯燥乏味,学生普遍不愿学习思政课程。

  周小李却认为思政课是大学里最有意义和最有意思的课程之一。“只要用对了方法,讲活了内容,学生一定会爱上思政课。”

  那么,怎样才能让思政课“潮”起来,让学生都热爱思政课呢?周小李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让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周小李充分利用一师得天独厚的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育人资源,用毛泽东素质教育思想指导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了由“目标导引—相关生长—实践拓展—测评反馈”四环节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OCPE”教学模式,并主持了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建设项目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了五门网络思政课程,构建了“诵读经典—品评红剧—竞唱红歌—红色参观”的实践模式。

  其次,将艺术元素融入思政课。周小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翁,使其主动开发自身潜能、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才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通过自编自演小品、歌舞等多种形式,让思政课精彩、丰富。

  例如,针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周小李将其作为教学主题,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我深情地看着你,你却在手机里。手机是我们思政课老师最大的‘情敌’。”在一句句幽默的语言之中,在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之中,周小李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手机控”产生的原因,让课堂实现了科学性、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将学生从手机“手里”抢了过来。

  因为周小李的思政课精彩纷呈,许多学生来蹭课,想一睹她的风采。在她的影响之下,很多同事也纷纷“取经”,将这样有点“潮”的教学方式,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


  建设团队力量


  独木不成林。周小李深知,只依靠一个人的智慧、才学,是撑不起马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的。在她心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于是,她精心组建了一支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的18人思政课教师团队,并不断对其进行锤炼。

  一方面,为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周小李借助多方智慧和力量,以老带新,使整个马院成为富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教学科研集体。

  另一方面,她坚持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集体研讨,运用自主探索的“思想引领、师德修养、业务培训、团队研讨、实践探索、家庭温暖”六种方法,因人而异,随机结合,助推团队成员快速成长,促使马院成为德育智育并备的一流院系。

  此外,她还要求思政课讲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推理能力,让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如今,一师的思政课教师熟练地掌握了思政课的艺术化教学方法,打造出了极富亲和力的“活色生香”思政课堂——“活”是思政课要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色”是思政课要五光十色,形式多样;“生”是要以师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香”是思政课要“香气四溢”,要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有这样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团队,一师的思政课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树立师德典范


  周小李的专业素养,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她高尚的师德散发着光彩,浸润着周围的人。

  2007年7月,周小李带队赴湘西古丈开展暑假义务支教活动。一天深夜,古丈突发山洪,学生们乱作一团,周小李一边安慰支教学生,一边同当地村干部开展灾后救援工作。第二天,她还和同事走访受灾家庭,并捐出了身上所有现金。

  这年底至2008年初,湖南省遭遇重大冰灾,周小李心系古丈受灾贫困百姓,为其募捐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衣物,并冒雪进山为古丈人民送去温暖。此后十几年,她一直通过当地一位干部,给当地困难百姓捐钱赠物。

  对学生,周小李更是在精神陪伴和物质扶助两方面竭尽所能。2015年9月,在对全院新生情况进行摸底时,一名叫石赢(化名)的孤儿牵动了她的心。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没有简单粗暴地给石赢钱,而是经常找她谈心话家常,及时关注、了解她的生活及心理状况,像亲人那样给予石赢安慰和陪伴,引导她积极乐观向上,还推荐她去朋友开办的公司兼职打工。

  周小李从多个方面影响了这名学生。毕业后,石赢立志要成为像她那样的老师:“我要做您说的,思想独立、经济独立、阳光魅力的‘三li’女人。”能够影响并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大概就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魅力吧。

  与此同时,一师马院的多位学生也曾收到过周小李的慷慨援助。正是因为有她这样的老师,许多学生都立志毕业后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植根于爱,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用爱浇灌出来的仁善之花会灿烂地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寒来暑往,春秋轮转,周小李从“小李姐”变成了“周妈妈”,身体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职业病。有人曾问她,在这21年的教育生涯里,有没有后悔过。人生有很多选择和答案,周小李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站三尺讲台,话人生春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影响每一个人。教育是她的初心,是她的担当,也是她的使命。在往后的无数个日子里,周小李会继续站在思政课的讲台上,深情地爱每一位学生,默默耕耘每寸沃土。

  (本文及图片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提供)

  本文刊于《湖南教育》2021年1月15日《一线人物》栏目

WPS图片-修改尺寸4.jpg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