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从“老妈攻略”说起

2018-04-26 10:38:5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求一份‘老妈攻略’,让我在假期能与老妈和谐相处。”近日,高中生小张在某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这么一句话。自进入青春期以后,他在家很容易和妈妈因为一些小事闹得不欢而散。事实上,小张并非个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面对事无巨细、事事操心的妈妈,开始变得有些无所适从。跪求“老妈攻略”,似乎成了不少孩子的心愿。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亲密的妈妈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如何把握好亲子相处中的“度”?怎样营造和谐、舒适的亲子关系?关于此话题的种种追问引人深思。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老妈

  “有一种饿,不是你饿,而是你妈觉得你饿。”“你妈强迫你穿秋裤了吗?”……只要在社交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妈妈”,就会看到网友有关妈妈的各种吐槽。虽然这些妈妈来自五湖四海,但她们对孩子却有着相同风格的关爱,而如此这般“妈妈味”十足的关爱,常让孩子们啼笑皆非。

  “转疯了,关于身体健康,这些事一定要注意”“孩子做了这件事,朋友圈的爸爸妈妈都看哭了”……湖南省某高校的李子君同学打开她和妈妈的微信聊天记录,满屏都是诸如此类的链接。她哭笑不得地说:“妈妈喜欢发这样的链接给我,要求我一定点开来读,甚至还要向她汇报‘读后感’。”

  无独有偶,身在高三的张同学对妈妈过度的关心也有些招架不住——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后,妈妈总会抓住他问个不停:“今天学得怎么样,累不累,饿不饿,要不要吃夜宵……”这样一连串的追问,反而让他平添了不少压力。

  就读于湘潭大学的李琪对妈妈的“紧箍咒”感到头疼,她说:“读大学后,我和妈妈的‘蜜月期’永远都是寒暑假刚回家的那两天。在家待久了,她就会各种看我不顺眼,怪我总是睡懒觉,嫌我家务做得不够多,基本上每天一看到我就会念叨个不停。”

  “放假的时候,我只要一出去玩,妈妈就会怪我不着家。但如果我乖乖留在家,她又会说我懒,要我多出去走走。”中学生江某无奈地说,“真是出去也不是,不出去也不是。”

  “在我妈妈眼里,手机是原罪。”湖南科技大学的周汨告诉记者,她妈妈对手机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我感冒了,妈妈会对我说‘叫你天天玩手机’。连手臂上长了疹子,她也会说都怪我整天玩手机,好像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老妈。许多青少年纷纷表示,虽然知道妈妈都是为了他们好,但过度的关爱与唠叨,有时难免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妈妈:只想和孩子说说话

  妈妈的爱,为何会让孩子们坐立难安?

  长沙市某心理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李姜南认为:“比起爸爸来说,妈妈的心思更加敏感细腻,她们更需要孩子的回应。如果长时间被孩子们‘晾’在一边,她们就会想办法主动和孩子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有时会略显急切,这就是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的原因。”

  在走访中,记者也听到了许多妈妈的心声。

  “其实,有时不是真的想要让孩子做点什么,只是简单地想找个理由和她多说说话。”女儿正读大学的刘女士表示,很多时候,妈妈善意的唠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管教与关心,更多的是一种接近儿女的方式。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妈妈的认同。儿子读高中的张女士说:“自从孩子长大之后,我和他就很少有什么共同语言了。他喜欢的那些明星我不认识,他玩的那些游戏我也不懂。他好不容易在家待上一会儿,不是玩手机就是打游戏,也不怎么和爸妈说话。有时我想和他说说话,就只好聊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比如‘少玩点游戏’‘最近学习怎么样’‘压力大不大’‘有时间多运动’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引来他的反感,我其实也很无奈。”

  这份无奈让许多妈妈感同身受。“儿子读初中以后,就不怎么喜欢和我说话了,每次问他什么,他都是爱答不理的,非常不耐烦。看到孩子在家里话越来越少,我还以为他变内向了,特意为此去学校找了班主任。结果班主任告诉我,孩子在学校很开朗,好朋友也很多,课间经常和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原来,他只是在我们面前变得沉默了。”提到孩子的变化,另一位妈妈的神色显得有些落寞。

  长沙市某位高中生的妈妈林女士从抽屉里拿出儿子在小学手工课上为她做的礼物,怀念地说:“有时候,真希望他永远不要长大,一直是那个黏在我身边的小孩。”

  理解是最好的攻略

  多次和妈妈“斗智斗勇”之后,一些孩子也摸索出了与妈妈和谐相处的诀窍,那就是——懂事。就读于长沙某大学的余同学说:“其实,妈妈的那些念叨,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好。明白了这一点,面对妈妈的唠叨时,我也就不会那么抵触了。妈妈问什么就答什么,妈妈说什么就听什么,耐心一点,态度好一点,妈妈唠叨几句也就过去了。当然,如果我们在家的时候,能好好地表现,有时间就和爸妈聊聊天,没事就做做家务,这样的话,妈妈根本就不会对我们念叨。”掌握了这套秘诀,余同学现在和妈妈相处得非常融洽。

  “首先得理解妈妈,了解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李姜南说,“妈妈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平时妈妈和孩子说点什么或问点什么时,孩子不要总是敷衍或者不耐烦,应该给予她真诚的回应,最好还能适当地表达对妈妈的爱与感恩。比如,在被妈妈关心照顾时,说一句谢谢;在生日和节日时,给妈妈送上一些祝福。一旦妈妈得到了情感上的回应,她就会感到幸福,自然也不会急切地想办法接近孩子。实际上,不少孩子在与爸爸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对孩子的关爱方面,父母都是一样的,只是妈妈更容易表现出来而已。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爸爸。”

  “父母都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爱护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应该学会理解父母,主动和他们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样,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在和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应注意方式与尺度,过度的关心与教育,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如果孩子能主动和父母沟通,父母也能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那么亲子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邵阳市某中学教师张婷菡认为,互相理解、加强沟通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法宝”。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