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报道 胡佩锋
作者按:结缘赫实,起因于一场仓促的为孩子择校之旅。2009年,由于工作单位搬迁至当时还相当偏僻的羊舞岭社区,心疼孩子前往市中心就学每天长达二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和先生决定将孩子送到位置最近、当时还同样年轻的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就读。说实话,当时我们是很犹豫的:这所年轻的学校能够教育好孩子吗?六年匆匆而过,深深为赫实教师的敬业和责任所感动,为赫实的开拓创新进取所触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欣喜,我和先生越来越庆幸当初的“英明抉择”。那么,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孩子“妈妈,你想和我一样快乐生活吧,来我们学校工作吧“的宣告中,成为赫实一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深融于赫实“合作互助,共同成长”的文化当中,我对自己终有一日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锐变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充满信心。今天,我谨以这样的双重身份,来为“我身边的好学校”——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代言
说起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魅力在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支撑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呢?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这是一所实践着教育良知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有这样一群追梦者,他们满怀的教育热情,只是为了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能够真诚欢笑,幸福成长。为此,他们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反复尝试、探究、创新,创立了适应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的体验式全人教育模式,其中包括两大特色教育:“二·五”游艺课堂和“三·三”德育模式,带领着孩子们走上了快乐学习的探秘之旅,学习成果已经有目共睹。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感受一下这所我们身边的好学校独特的魅力吧。
赫实传说——书写奇迹,铸造品牌
很多人说赫山实验学校在业内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学校创建于2006年,从一片没有校门的荒草坪黄泥地奇迹般地成为益阳市硬件设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从当初招生时教师全体出动,苦苦游说学生家长送孩子来校就读,到现在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能通”,却依然名额难求,要求入学的学生已经远远超过学校能够接纳的能力。学生由当初的五百多人奇迹般地增加到现在的4300多人,学校也在一片猜疑声中坚定而踏实地从新校弱校走向强校名校,成为“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学校,坚定地实现了当初“三年打基础,六年造精品,九年创品牌”的发展愿景……
赫实骄傲——合作探究,体验幸福
胡佳——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附中特招,并被清华大学著名教练李光明收为门下弟子。在“感动校园”十佳学生颁奖典礼上,她深情地说:“在这所温暖的校园里,老师教会我知识,教育我做人,鼓励我自律自强,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胸怀梦想的自信少年。如父如母的老师们的悉心关怀和教导,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周雅珏——2011年益阳市中考状元。在赫山实验学校九年的学习和生活,“自主、自治、自由、自信”的理念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升华”的课堂文化助他快乐起航,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她就读的益阳市名校箴言中学的老师们反馈道:“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习惯好,自治能力强,这样的学生我们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箴言中学一直保持着和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的密切交流,很乐意招收该校的学生。”
曾政钦——以优异成绩获得第六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称号。在家长会上,她的母亲这样感慨道:“是学校倡导的快乐学习,在尝试中体验幸福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变得自信起来。”
初91班谢竞思等八个学生考进长沙四大名校;高睿,初34班毕业,2015年高考文科益阳市第二名;贺晓曦,初54班毕业,雅礼中学高二体育特长生,长沙市运动会多项第一名。小37班罗君宇成绩优异,是学校著名的足球明星、写作才子,被特招入宁乡碧桂园就读……
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一直坚持实施“合作探究的体验式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区内名列前茅。年年中考,年年领跑赫山教育。中考录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年年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0%。2015年录入省级示范学校的升学率更是达到了71.3%。学校一直致力于“减负增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善于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人。坚持这样的理念,学校创设并致力于“二·五”游艺课堂模式”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前述几位只是其中的代表,更多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全面发展,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找到并培育了自己的兴趣,获得了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自己的终身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赫实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走在环境清幽的校园,“静、雅、美”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尘不染的主道边,名人铜像庄严肃穆。要是正好赶上下课时段,你不时可见欢乐的、正在搞卫生的孩子身影。这是学校倡导“绿化环保我最行,哪里不美哪有我”,宣讲绿色环保意识以后,我们可爱的“环卫小天使”的自发行动。
走到教学楼,走廊内随处可见悬挂的名言警句,习作展示栏内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作品灵气逼人。环目一顾,稍加注意总能发现一两位弯下身子和孩子们平等交流的教师,这是赫实倡导的“雅”文化之“举止雅”应有之义:言传身教,从我做起,把孩子们当朋友,尊重关心每一个孩子。
走进教室,黑板上方墙壁上“自主、自治、自由、自信”的学校文化标语无比醒目;课堂里,孩子们真诚的笑容,分小组热烈的讨论声一定会让您无比惊讶:这,这是在上课吗?是的,这就是赫实推行的“二·五”游艺课堂和“三·三”德育课堂的一个场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个不一样的课堂吧。
“二·五”游艺课堂
“二·五”游艺课堂能让身在课堂的你感觉到“静、炫、闹、乐”四个明显的阶段,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言语很少,主要任务在于安排和引导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活动。
在让你感受“静”的教室时,同学们自主预习,标出“重点”“难点”“感兴趣”“问题”进行独学,给了孩子们一个独立的空间去沉思,从而了解本课内容该掌握哪些,哪些方面我还不了解。
然后走进“炫”的舞台,各组成员团结一致,快速进入各自担当的角色,充分发表意见,这无疑是一大转折,让每个孩子都充分意识到我们都是课堂的主人。
再就是来到“闹”的超市了,评委是学生自己,大家互相质疑,然后共同寻找答案,这种氛围更有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巩固,再加上老师及时的疏导,适当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们更加透彻了解所学内容该如何掌握、巩固。
最后的快乐闯关,更是精彩纷呈,各组成员大显身手,跃跃欲试,从“基础关”到“点将台”和“大反转”,每组成员为了本组获得最高的分数,互相补充,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孩子们快乐地思维,快乐的冲关,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大胆展示,积极参与。这里成了每个孩子的舞台,充分培养了孩子们的领导能力、自主能力和自信能力。
“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我真是太幸福啦,原来学习可以这样的轻松,充满激情。”孩子们发出由衷感慨。
“‘二·五’游艺课堂用两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我为赫山实验的改变感到骄傲,为孩子能走进赫山实验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改革,不仅让孩子们情商、智商有一个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一个巨大的蜕变。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初53班的段鑫毅家长这样评价道。
“赫山实验学校的课改氛围浓郁,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十分赞同也十分支持此次高效课堂模式!” 初53班罗翰泉的家长汤波老师这样说道:“‘二·五’游艺课堂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同伴的帮助,团结的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赫山实验的天空会更加靓丽多彩,赫山实验的前景会更加辉煌。”
“三·三”德育课堂
“三·三”德育课堂包括体验式德育、人文经典诵读、常规德育三种模式,课堂形式多样,不可尽览。那就请和我一起来参与一下小学部别开生面的德育体验课程《开笔仪式》吧。
在学校小操场上,小学部所有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已经按年级站好队列。在小主持人稚嫩的童声中,开笔仪式开始了。
仪式第一项是“正衣冠”。要求所有孩子动起手来,自正衣冠,老师在队伍前示范,寓意着孩子们要整理好自己的穿戴,从现在开始,端正自己的行为,这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礼的第一步。
仪式第二项是“朱砂启智”。 老师们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在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仪式第三项是“击鼓明智”。寓意着让孩子耳聪目明、茅塞顿开、创业建功。
仪式第四项是“书写人字”。教师在队列前示范,所有孩子举起小手,在空中跟着书写。寓意着希望孩子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仪式第五项是“行拜师礼”。由各班班主任根据主持人号令在本班队伍前示范,学生学做。
最后是“学长赠礼”。5、6年级学生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卡片、书签送给一年级小朋友,表达他们的美好祝愿。
这样珍而重之的活动能够让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增强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的熏陶应从娃娃抓起,品德教育更应从娃娃抓起。
让学生快乐地倘佯在知识的海洋,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幸福,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牢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而是由一代代师生共同积累和传承的生命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一定会将这一份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永远铭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