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回顾2013:高考改革动真格 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2014-08-19 09:11:45 来源:新华教育

  【编者按】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36个年头,为追求高考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性,高考一直在经历着变革,未来几年年高考的变动都有哪些?中国高考改革的未来走向是什么?小编特盘点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为将要踏入考场的考生网友指引一些方向。

  =====回顾 高考恢复三十六年历次重大改革=====

  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暗示着被废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开科的可能。

  经过44天的争论,当年10月,教育部终于拿出可行性方案: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当年冬,500多万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六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在中断了十年后,大学的车轮重新滚动。

  图片来源:人民网

  1983年 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4年 开始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

  1985年 实行双轨制。

  1989年 高考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6年 高校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增加

  图片来源:人民网

  1999年 教育部考试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000年 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 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3年 高考由7月提前到6月举行。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 全国推广的分省命题

  2005年 开始实行的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 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7年 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NextPage][/NextPage]

  =====探究 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大动作=====

  “减少英语考试分值,提高听力比重”“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万众瞩目的中高考改革,出人意料地在北京打响了“头炮”,并随之引发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热议。

  今年1月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首要内容。此后,包括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地都相继传来酝酿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消息。10月22日,北京市发布《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对社会征求意见。有专家指出,北京此次公布改革思路,预示着酝酿多年的我国各地中高考改革终于破冰。

 

[NextPage][/NextPage]

  北京高考调整科目分值

  高考五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变外,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此次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其中,2016年起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NextPage][/NextPage]

  北京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省级奥赛一等奖不再加分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降至5分

  2014年高考报名将不再采集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和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这两项信息。此外,从2014年起,高中阶段获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的应届生将不再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烈士子女则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20分投档。 <<<详细

  各科命题调整

  -语文

  作文分为一大一小

  明年语文作文依然为60分,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全面考查写作能力。但此次拟增加的“微写作”却并不是要考查学生记叙或者描写事物的功底,而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英语

  开放作文变应用文

  根据新的命题思路,英语试卷难度将在2013年难度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明年高考英语将去掉开放作文,仍保持两篇作文,分值不变。

  -数学

  不出现奥数类题目

  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命题要求注重基本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考查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强调通性通法。同时注重数学应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概念、原理、方法、结合数据分析、数表观察、图像解析等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规避只能靠技巧求解的竞赛类的试题。试题中不出偏题、怪题,不出现类似奥数类题目,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理综

  提高试卷区分度

  2014年高考理综试卷难度在2013年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进一步提高试卷的区分度。

  -文综

  十八大精神入题

  2014年文综科目调整重点基本保持2013年命题难度和区分度,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考查的力度。

 

[NextPage][/NextPage]

  =====发现 2014年其他各省市高考政策改革=====

  高考加分 整体瘦身

  23省份加分项目调整

  已有21个省(区、市)正式公布了2014年高考加分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与往年相比,明年高考加分项目整体缩减,加分分值也相应降低

  2014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面对“全国联动”的加分瘦身: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被取消,加分不超过20分;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均被取消;体育特长生规定项目为8项,各省(区、市)自选项目一般不超过2个,加分均不超过20分。

  2014年,部分省(区、市)对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人物”的加分也进行了调整,含金量也有所下降。

  奥赛省赛区一等奖不再加分,体育特长生项目最多10个,而针对同一种加分项目,各地的具体政策和分值也不一样。

 

[NextPage][/NextPage]

  各省市高考改革进行时

  山东:听力考试取消

  2011年起不再分文理科的高中生明年毕业,山东夏季高考也将随之进行变革,考试采用“3+综合”模式,“3”指语文、数学(分数学1和数学2)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分为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考生可根据特长兴趣自主选考。高考时间由两天半缩短为两天。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详细

  山东春季高考将首次增加现场专业技能测试,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实现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详细

  福建:高考方案明年公布 现在高中在校生不受影响

  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指出高考改革办法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部分省份先行试点,2017年全面推行。福建会否成为改革试点,尚未有确定消息。昨日,记者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将在明年教育部“大政策”出台后,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目前暂无法给出确定的答复。由于高考改革的新方案有提前三年公布的原则,因此,现有的高中在校生高考方案不变。

  浙江:高考改革也在探索中

  近年来,浙江也一直探索属于自己的高考之路。

  浙江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建华的一句话道出了高考改革的必然性,“教育改革这些年成效有喜但是并不明显,关键还是我们高考的指挥棒以分数作为考取唯一的标准,同时高等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不充裕。”他认为,这些年一直讲素质教育但不效果不明显,根本还是要通过高考制度改革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脱颖而出,除了成绩外,还要兼顾学生的人格的培养。

  据陈峰介绍,浙江省正在酝酿高考的改革,将以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的空间,鼓励学校大力开发选修课为主,同时高考配套的招生录取也在探索中。<<<详细

  广东: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广东自2010年以来一直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执行,仍考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主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列为高考录取必要条件。目前,广东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NextPage][/NextPage]

  全国各省市异地高考政策汇总

  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正式公布了2014年高考加分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与往年相比,明年高考加分项目整体缩减,加分分值也相应降低。

省 市 异地高考政策 实施时间

北京

相关要求:在京参加高职的学生父母有北京市的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有合法稳定住所、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不含补缴)的。仅限高职【详细】

2014 年

上海

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其子女在上海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市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详细】

2014年

广东

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详细】

2016年

天津

相关要求:须在津连续就学达一定年限,父母在天津有合法稳定职业并依法纳税;在天津有合法稳定住所;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详细】

未定

重庆

第一个条件是考生具备在重庆高中阶段三年连续完整的学籍;第二个条件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家长在重庆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合法稳定的住所就可以了。对于在重庆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报考对口的高职本专科招生考试完全放开了户籍的限制,只要具备三年完整学籍,无论其父母是否在重庆,都可以在重庆报考。【详细】

2013年

黑龙江

只要在黑龙江省累读三年,父母拥有合法职业和合法固定住所,就可以在当地报名高考。【详细】

2013年

吉林

进城务工人员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其随迁子女在我省普通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详细】

2013年

辽宁

在辽宁省高中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在辽报名参加高考。【详细】

2013年

江西

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在江西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本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详细】

2014年

河北

流入河北省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河北省参加高考。【详细】

2013年

河南

凡在河南省就业的非就业地户籍人员子女,父母一方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学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并与当地户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初中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须具有流入地正式学籍;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须具有当地学校正式学籍。【详细】

2013年

山东

一是必须有山东省完整三年高中阶段学习经历,二是须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籍,两者缺一不可。【详细】

2014年

山西

随迁子女在山西省境内父母经常居住地连续3年接受高中教育并有正式学籍的,在提供家长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前提下,可在山西报名参加高考,并享有与山西省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待遇。【详细】

2014年

陕西

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注册学籍、连续就读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中毕业学生还应有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详细】

2016年

安徽

符合三年完整学籍及学习经历的异地随迁子女可以在安徽参加高考。【详细】

2013年

江苏

凡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在江苏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随迁子女,均可在江苏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和本科、专科层次录取。【详细】

2013年

湖南

外省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可通过中考录取到流入地普通高中学习,或凭初中毕业证书通过注册入学进入流入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自高中一年级起(含高一的第二学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凭学籍证明和其父母居住证在湖南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在湖南连续就读两年以上(含两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可参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详细】

2013年

湖北

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下称随迁子女),具有省内高中阶段教育学籍并在省内完成三年高中阶段教育学习,且监护人有合法稳定职业、在现居住地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详细】

2013年

福建

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详细】

2014年

浙江

从高一年级开学时就在浙江省高中阶段连续学习,在省电子学籍系统进行高中电子学籍注册且按规定完成高中学业,中间不中断(因故经批准同意休学的除外)。【详细】

2013年
海南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连续居住满6年,本人初一到高三年级在海南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海南省就读6年,同时在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海南省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满6年。【详细】 2014年

云南

考生本人户籍转入云南满三年,在云南高中连续就学时间满三年,具有相应学籍,其父(母)亲在云南具有三年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社保缴费记录的情况,就可报考云南省属院校。【详细】

2013年

新疆

须有小学、初中、普通高中12年完整学籍,其父母在疆具有连续12年以上(含12年)合法稳定职业和居住证,并在新疆有一年以上社保交费记录及纳税证明。【详细】

2014年

广西

在广西完成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外来人员,只要其父母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满足以上“双合法稳定”条件。【详细】

2014年

四川

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就读满一定年限并取得初中阶段学籍的学生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中考;凡在四川省就读的初中、高中毕业学生均可在当地报考在四川省招生的中等职业学校。【详细】

2014年

宁夏

考生本人须在宁夏初中和高中学校连续就读满6年,具有宁夏高中阶段学籍和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考生父或母在宁夏具有连续6年以上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在宁夏累计缴纳3年以上社会保险参保费。【详细】

2014年

甘肃

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本人及子女均具有三年以上甘肃省户籍,且子女具有该省连续高中三年学籍的,可在甘肃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甘肃省连续高中三年户籍和三年学籍的,可在该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2015年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甘肃省连续高中三年学籍的,可在该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详细】

2013年

内蒙古

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家长在内蒙古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职业且纳税(或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仅限报考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详细】

2014年

青海

从外省到青海省从事工商经营、个体私营者的子女在青海省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院校,必须具备户籍条件: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及考生本人户口一并迁入青海省满五年。【详细】

2012年

贵州

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取得贵州省初中毕业证书,高中阶段在贵州省连续就读三年,有贵州省高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考生高考报名前,其父亲(或母亲)在贵州省居住,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持有贵州省居住证(或暂住证)和在贵州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三年以上(含三年)。【详细】

2014年

 

西藏

暂未出台

 

 

[NextPage][/NextPage]

 =====讨论 高考改革何处去?=====

  人才培养要全还是要专?高考不分文理,好不好?

  教育部日前表示:对于高考,将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学生或可以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将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练洪洋:国民教育面向的是大众,应该将普通知识的教育和国民道德的养成当作第一选择,专门人才只是第二议题。取消基于应对升学、培养专才而采取的文理分科也就成为应有之义,这是对百年来跑偏的中学教育目的的一次大纠偏。

  李光金:文科理科分分合合的历史,也是一直以来高考改革最明显的轨迹。公允而言,文理分科也有很多积极效应,不能一概否定分科的价值。

  谭敏:取消文理分科,才是让绝大多数人全面发展的正途。取消高考文理分科,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而且,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打牢各种知识的基础,知识面更广,也更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NextPage][/NextPage]

  网友热议外语或退出高考:是弱化还是回归?

  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这意味着最多人考的外语——英语有可能退出高考。消息连日来引发热议,“喜大普奔”者有之,“累觉不爱”者有之。

  过半网友支持退出

  在某网站发起的“外语拟退出高考引争议,你怎么看”投票中,53%的网友支持外语退出高考,34.8%不支持。在网友“羽翎羽”看来,这解救了无数奋斗在英语路上的学子。

  也有人认为不宜全面退出,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更是表示“很不开心”。

  网友“我爱看电影”说,英语作为当代最为通用的语言,有它的重要性,虽然考试不看重,但还是要付出努力。<<<详细

  赞成观点

  @泰山第一青松:外语退出高考,太好了!其实不是做相关工作的,英语还真是用处不大。

  @山新: 生不逢时,如果当年高考没有英语,就没有什么可以阻碍我了!外语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考的。

  @baby鸡叨不叨:早退两年就考清华了……

  @LOVE二硕2013:作为一个过来人,真心觉得这是个好事,退出高考不等于放弃,只能说中国式教育体制把英语教得畸形了。改变也许会带来坏处,但更可能带来新的转变!

  @牛伯伯:外语这种东西,有需要的人自己去考外语认证更好。

  @入籍百草:语言类学科,有语文就可以了。英语,上大学后有需要的人才学,没有需要的人根本用不上。数学,希望保留,并降低一点难度。学数学也许日常用得少,但是利于锻炼大脑思维的,很重要。

  反对观点

  @你是一种信仰带给我力量:现在英语依旧是国际通用语言,学好对以后就业有好处。反而高数什么的,谁用得到那个啊?

  @刘大:取消了英语也不会学好语文、国学,回归传统,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学习时间再多也没用。

  @goodlucktofzm:竟然把最实用的一门给取消了,为以后的孩子们感到担忧,读书的时候不好好学,到了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就发愁了。

  @杉杉:我现在觉得当时学的最有用的一门课就是外语!

  @溪枫Vv:英语还是需要的,你去找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了,多少大学生应聘时才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后悔以前应该多学点,不一定会看得懂专业文章,但口头上一定会说。

 

[NextPage][/NextPage]

  中国教育改革往哪走

  教育改革往哪儿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今,“各人自扫门前雪”式的单项改革越来越难奏效,教育的明天,希望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现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是说简单、单项的改革都改了,留下的都是硬骨头,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而且涉及人事、财政、户口等社会各项制度,需要系统考虑、整体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式改革。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深层次矛盾也不断凸显。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改革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改革深入的主要挑战;各自为阵,各方面利益难以平衡,利益相关方的改革积极性欠缺则是最为现实的阻力。

  评论:一年多考不只是高考“减压阀”

  12月7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作为一种评价选拔机制,高考的“优胜劣汰”是无法回避的。不过,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游戏规则,降低考试的偶然性,使结果更为公平公正。就此而言,“一年多考”不只是高考“减压阀”,把一年一考的“百米冲刺”变成一年多考的“马拉松”,更能够“路遥知马力”,全面衡量一名学生的能力,真正遴选出优秀人才。

 

[NextPage][/NextPage]

  =====展望 高考改革未来的走向=====

  教育部:招考“总纲”定 减少高考总科目探索文理不分科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12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将修改完善,印发实施。方案包括“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等内容。他表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教育部将征意见:不统考英语 招生综合会考成绩

  日前,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披露了高考改革七大举措和改革亮点。报道披露,改革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一高考时举行。报考高职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据了解,方案将于明年初公布,明年底前各地须出台细则,2017年推广实施。

  教育部:拟每一门课程学完即可高考 一门一清

  今后的考试主要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学生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的压力。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