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宋福林)10月27日至31日,代表全国高校机械工程领域最高水平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圆满落幕。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伍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再创佳绩,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出色的综合素养。其中,由胡蒋明、杨益文、康家宁组成的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由王飞扬、史包义、肖智组成的团队获得全国三等奖。这是继上届比赛后,学院再次将该项赛事的最高荣誉收入囊中,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积累与持续领先优势。
本届大赛“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赛项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前沿,深度融合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生产系统集成、产线数字孪生三大核心模块。在短短120分钟的极限时间内,选手们需协同完成从工业以太网构建、网络安全防护,到数字孪生模型搭建与调试、PLC高级控制、多轴伺服驱动协同,直至整个生产系统的运维优化。这不仅要求选手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考验着他们在真实工业场景下面对复杂问题的系统设计、快速响应与精准调试能力。
优异成绩的背后,凝结着指导教师团队与参赛学生的智慧与汗水。在学院机制学院谌侨、刘稳、李阳、赵世俊等老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带领下,备赛团队充分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牺牲大量课余与节假日时间,在实训室反复推演技术方案、模拟极端工况,开展多轮高强度、系统化训练。从参数的精细调整到程序的逐行优化,师生们将工匠精神融入备赛的每一环节,最终在国赛舞台上完美展现了学院学子的精湛技艺与昂扬风貌。
“这次比赛的综合性和时间压力前所未有,正是老师们系统化的指导和‘以老带新’传承下来的实战经验,让我们能在赛场上沉着应对,高效完成任务,将平时的刻苦训练转化为最终的胜利。”一等奖团队队长胡蒋明在赛后激动地分享道。
赛场载誉归来,育人步履不停。学院将以此大赛为新的起点,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高端平台,将大赛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无缝融入日常教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航空智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输送更多“懂理论、精技能、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比赛现场

获奖团队合影
编辑:黄权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