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文武)为了达成“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教育理念,给师生种下理想的种子,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10月11日下午迎来一场学术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华罗庚重点实验室主任、著名数学家周向宇先生受邀走进校园,以“向先贤们学习数学”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数学讲座。
讲座在学校党委书记周文美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拉开帷幕。周文美指出,学校重视数学发展,率先推进数学学科群建设,构建“无数学不郡外”生态,鼓励师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向数学家学习,种下学好数学的种子!
周向宇从中国数学史的光辉篇章讲起,以华罗庚先生的名言“数学是我国人民所擅长的学科”为引,指出数学学习需“横贯纵通”。他通过《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等经典著作,梳理数学思想的源流与根本,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来龙去脉”。周向宇表示,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其核心在于交叉融合与逻辑推演。
讲座深入浅出地回顾了数的概念演化——从自然数、基数到序数,并阐释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奠基性贡献。周向宇以“结绳记事”与“书契”为例,说明古人如何通过简洁符号解决记数与运算问题。他重点介绍了中国创造的十进位置制历史: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十进制萌芽,西周金文推动其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筹算”技术趋于成熟。通过《墨子·经下》《孙子算经》等文献,周向宇生动展示了算筹在乘除、开方、分数运算中的巧妙应用,并揭示其背后“数位值”的核心思想。
周向宇以2025为例,拆解其数学特性:作为完全平方数(45²),它可表示为两平方数之和(27²+36²),亦是1至9立方和与等差数列之和。通过沈括的“隙积术”、杨辉的“垛积术”等案例,他展现了中国在高阶等差数列领域的领先成就。
在几何领域,周向宇聚焦《周髀算经》中商高与周公的对话,阐释“勾股定理”的证明与“折矩”“积矩”思想,表明其开创了命题证明的先河。他进一步以“魔术中的数学”为例,通过扑克牌游戏揭示同余定理(如模4同余)的规律,并关联至“物不知数”问题与“中国剩余定理”,彰显中国古代数学在解决不定方程中的卓越智慧。
周向宇总结道,中国古代数学不仅推动物质文明进步,更深植于精神文明之中。从《孟子》的“规矩之道”到司马迁的“人道经纬万端”,数学思维贯穿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他鼓励学生从先贤智慧中汲取自信,以“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宣传真理”为使命,传承中国数学的源头性贡献。
本次讲座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与互动推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讲座之后,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举手,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互动氛围感满满。
近年来,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为弘扬长郡“朴实沉毅”的优良传统,营造“立德树人,兴文强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实施“院士讲坛”系列课程,此次活动是继丘成桐先生、袁亚湘院士开讲后的又一次数学盛宴。学校通过院士讲坛让师生与学术顶级大师面对面,激发兴趣,打开视野,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让师生近距离感受科学风采,了解课本之外的世界,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立科技报国志向!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