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李欣
当商务英语与制造业工厂碰撞,能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蓝思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经常能看到李敏枝拿着笔记本,向生产线上的师傅请教的身影。得到的答案都被她仔细地记录下来,厚厚的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进入公司实习的11周里,我已经写满两大本笔记本了。”
外国语学院商英2101班李敏枝向我们展示着她的学习笔记,“这些专业知识都是我所欠缺的,也是我作为QPM(Qualiy Project Manager,品质项目管理工程师)所必备的。”
“英语+技术”破壁
从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校就业助理团信息部副部长,到潭州书院辅导员助理;从“三下乡”田野调研,到创新创业竞赛赛场,李敏枝的学生时代始终与“忙碌”相伴。她坦言:“大学的意义在于突破舒适圈,多尝试才能找到方向。”
大一时的李敏枝曾计划考研,但在校就业助理团信息部的工作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通过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和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李敏枝敏锐捕捉到就业市场的风向——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于是她积极向老师们寻求实习机会。2023年7月,大二的她作为第一批实习生进入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担任外贸业务员。这家公司专注于3D塑胶类食品玩具的生产,产出像“哈利波特”“哪吒”等爆火IP的周边产品。
在工厂车间,她第一次直面生产线流程,从注塑、移印、抛光和喷涂工艺流程的学习到质检报告的撰写,全英文的沟通场景让李敏枝意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不只局限在外贸或教育领域,制造业也需要既懂技术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技术”的复合能力,是她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锚定目标,主动出击
招就办刘人源老师,同时也是外国语学院商英2101班班主任。她偶尔会刷到李敏枝深夜仍在坚持学习打卡的朋友圈,刘人源老师说:“李敏枝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执行力的孩子。”
锚定就业的目标后,李敏枝便朝着提升职场竞争力的方向去努力,在强化专业硬实力之余,她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有一次,李敏枝与姐姐聊天时,姐姐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第一个实习平台很重要,它不仅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之后找工作的基础。”李敏枝将这句话深深记在了心里。
“对未来感到迷茫,可能不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是方向太多,担心自己没有选到最好的。”对李敏枝而言,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然后逐一排序、抓大放小,才是关键所在。
李敏枝开始“海投”简历。
大四上学期,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她一场不落,但所招岗位大多不符合她的职业规划。为了找到更多就业机会,李敏枝还特意跑到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跨校参加校招会。
在找工作的几个月里,李敏枝累计投出了126份简历。尽管大多简历都如石沉大海,但她还是收到了8家企业发来的面试邀约。
其中,就有她心仪已久的企业——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敏枝回忆当时收到蓝思科技的面试邀约的心情:“我很雀跃,很向往,也有些自卑和担心。但我想他们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抓住才行。”
李敏枝不仅提前深入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情况,还积极思考面试时的自我介绍策略,精心琢磨如何突出自身优势,力求在面试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在第二轮面试中,面对全英文的面试环境,李敏枝镇定自若,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自己在校内外的实习和竞赛经历,以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她自信大方的表现、认真的态度和丰富的实习经验,成功打动了面试官,获得实习机会。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初入蓝思科技,面对完全陌生的品质管理领域,和“无人指导”的困境,李敏枝不免有些焦虑。但她没有抱怨或等待,而是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敏枝在刷手机时发现,其他公司在招聘软件上对岗位要求的描述十分详尽。于是,她将这些“品质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职责整理成册,并主动找领导反复沟通,明确自己在公司内的成长方向。
蓝思科技作为制造业大厂,拥有多条生产线。生产线上的每个细节和原理,都是李敏枝从未接触过的。为了快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她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四步学习法”:先仔细观察同事操作,再亲自上手实践,随后请教同事核验操作是否规范,最后总结形成操作标准。
李敏枝给自己定下了每周的学习计划。白天,她就扎根车间学习设备参数,晚上,就整理和记忆行业术语。
“在职场中,很少有人主动来教你,在办公室里,小零食往往是最能拉近感情的。”于是,李敏枝自创了‘小零食社交法’,通过分享零食与同事们拉近关系,并主动帮同事处理打印、数据录入等琐事,以此换取学习设备操作的机会。
短短2个月内,她就写下了近百页笔记。此外,她还会根据每周的学习成果撰写学习周报,主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
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李敏枝成为部门唯一对接国际客户的实习生,并勇挑重担,主导某国际品牌新品打样的数据汇报工作。
然而,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与印度客户的沟通中,因口音差异,导致双方理解出现偏差,造成一个样品损毁。这次经历给李敏枝敲响了警钟,她深刻认识到,在与客户交流的时,一定要“抓取关键词”,对把握不准的内容,需要再次确认。
“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敏枝吸取了这次误解客户意思的教训,积极运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推动解决了设备测量数据异常的技术难题,协助完成了新品打样阶段的品质管控。最终,她从同期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了正式的offer。
从一名二本学子到中国500强企业的工程师,李敏枝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制造业工厂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了一场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她的故事充分印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唯有打破认知茧房、深耕实践、主动创造机会,才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正如她所说:“没有白走的路,你学的每项技能、做的每件小事,终会在某个时刻,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