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覃业彦 覃丽慧)5月9日,教育部新时代赵华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赵华带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金桥实验小学的精英管理团队,不辞辛劳,抵达位于湘西北的石门县第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石门一完小),开展了一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成员校诊断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从多维度、多视角深入了解成员校的办学现状,全面提升工作室及其辐射区域校长的领导力,同时为石门一完小的“幸福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刚踏进校园,工作室一行人便被石门一完小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书画墙上墨香四溢,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德育基地庄严肃穆,诉说着红色历史的深重。乒乓球训练室内,孩子们挥汗如雨,乒乓球声清脆悦耳,传递着运动的激情与快乐。
随后,工作室成员深入课堂,观摩了两堂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
五年级语文课堂上,郑娟老师执教文言文《杨氏之子》。她巧妙运用“重读、释词、解意、品读、拓展”五步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词义,联系实际,体会文言文的精炼与智慧。郑老师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甚聪惠”的多种表达方式,更将知识迁移运用,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表达魅力。
二年级数学课堂上,张玲老师带来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她借助点子图和计数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深刻理解数位的概念。在巩固练习环节,张老师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学校运动场跑道规格是200米,要跑1000米,需跑多少圈?”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议课评课环节,工作室成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赵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黄义用“实、巧、亮”三个字概括了两堂课的特点,并从语文要素落实、方法渗透、思维训练、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语文课的“实”;从环节设计、方法运用、难点突破、拓展延伸等方面高度评价了语文课的“巧”;从情境化教学、思维格式化、文化渗透量、读练结合量等方面充分肯定了语文课的“亮”。同时,专家还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关于情境化教学、教学评一体化、以及以学定教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接下来的座谈交流环节,石门一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阳洁英满怀深情地介绍了学校近几年来在“幸福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以“让幸福教育向美而行”为主题,从“提出幸福教育、实施幸福教育、深化幸福教育”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校如何通过构建幸福校园、成就幸福教师、打造幸福课堂、培养幸福学生,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发展的成长环境。
赵华校长呈现了一场题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 教师核心能力新要素》的主题讲座。她从道德情感修养、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教师核心能力的新要素,为教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她还强调,在智能化时代,校长们迫切需要思考配备人工智能助理的期望。
石门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博在寄语中对石门一完小寄予厚望,希望学校能聚力吸取、融合、提质,形成自身经验,引领石门县域教育优质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诊断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分享。”大家一致认为,工作室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石门一完小的办学现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石门一完小的教师们也受益匪浅,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教育部新时代赵华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石门一完小的“幸福教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石门县域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